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唐朝诗人王之涣曾在此写下了千古名篇《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毁于金朝末期的战火中。鹳雀楼是如何毁于战火的?还得从贞祐南渡说起。
贞祐南渡
自1211年起,蒙古铁骑不断南下攻打金朝,金人接连惨败,甚至连金中都差点被攻破。等到金宣宗即位后,由于实在招架不住蒙古铁骑的侵扰,于是就迁都南京汴梁,史称“贞祐南渡”。在金人南渡前夕,有人曾提议迁都河中(河中古称蒲坂,即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市)。认为河中“背负关陕五路”,“南阻大河”,“前有绛阳、平阳、太原三大镇”,东南有中条山掩护,堪称“万全之固”。可惜,河中处于黄河以北,又无现成宫室,最终败给了汴梁。
攻守拉锯战
河中虽然没有成为金朝的都城,但其“西阻大河,东倚太行,潼关在其南,龙门在其北”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贞祐南渡后又担负起屏障河南的重任。在蒙金之战的后期,河中一度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开始了频繁而残酷的攻守拉锯战。
阿禄带弃守河中
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前后,完颜阿禄带奉命驻守河中。阿禄带畏敌如虎,到任伊始,就大肆征调河中周边的民夫,不分昼夜,加固城墙,增修楼櫓。
然而,没过多久,蒙古军攻陷了绛州,绛州在河中北边。消息传来,阿禄带不战而逃,临走前下令放火焚城,大火烧了一天一夜。
事后,金宣宗觉得放弃河中太过草率,下令逮捕了阿禄带,又命人前往河中修复破损的城池。
侯小叔火烧鹳雀楼
由于河中处于蒙金交战的前线,官员们不愿来此就职,朝廷开始提拔本地人。金宣宗元光年间,负责镇守河中就是一个名叫侯小叔的本地人。
元光元年(1222年),木华黎率领蒙古大军,攻打河中,城内军民顿时陷入了恐慌,后趁侯小叔外出,举城投降蒙古,侯小叔只能逃往中条山。
木华黎接管河中后,在黄河上搭建了一座浮桥,匆匆率军西去。逃到中条山的侯小叔,集结了10万人马,趁蒙古主力西去,河中兵力薄弱,进行偷袭,重新收复了河中。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夜袭战中,鹳雀楼也因此被毁。
元光二年(1223年) ,木华黎得知后方发生变故,发兵再次攻打并占领了河中,侯小叔孤军奋战,巷战而死。后来,金军又再次夺回了河中。像这样攻守拉锯战,不知在河中发生了多少次。
窝阔台汗亲征
直到金哀宗正大八年(1231年),此时距离金国灭亡不到4年,窝阔台汗率领蒙古铁骑亲征金朝,来到了河中,蒙古大军又一次将河中围了个水泄不通,河中最终彻底沦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