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城》中的主角,与其说是沙场征战的各路人马,倒不如说是神兽饕餮。在电影中的饕餮更像是好莱坞大片中的异形,那么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饕餮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今天的小讲堂要从《山海经》说起……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1)

电影《长城》中的饕餮兽

「上古恶兽有点萌」

饕(tāo)餮(tiè)的来历,要从《山海经》里的蚩尤说起。蚩尤是上古时期一位骁勇善战的部落首领,但是在与轩辕黄帝的战斗中被打败。黄帝斩下了蚩尤的首级,落地后带着怨气化为“饕餮”。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2)

汉代石刻中的蚩尤

《山海经•北山经》:“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在后人为《山海经》所作的注中,狍鸮就是饕餮。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3)

《山海经》中的狍鸮

汉代的另一部志怪小说《神异经》中,把饕餮描绘为一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的怪物。在电影《长城》中,眼睛长在腋下的设定基本上做到了,但是没有把饕餮兽设计成羊身、牛身人面,可能上图这种有点惹人发笑的形象实在是太不吓人了吧~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4)

电影《长城》中的饕餮兽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5)

「神秘的商周设计:饕餮纹」

到商周时期,“饕餮”出现在青铜器的纹饰当中。在现有发掘的商周青铜器中,有很多兽面装饰,在战国秦人的《吕氏春秋》中,第一次把这种兽面称为饕餮:“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6)

饕餮纹

饕餮纹是一个神兽的正面像,有对称的双角、双眉、双耳,圆瞪的眼睛、獠牙咧口,一些情况下会在两侧附有长条的躯干、四肢,而兽面周围的空白部分大多用云雷纹来填充。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7)

饕餮纹图解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8)

▲ 云雷纹是一种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纹样。圆弧形的也单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9)

饕餮纹 云雷纹的组合

那么这种神兽出现在青铜器上是什么意义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青铜器是干什么用的。当然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些放在博物馆中陈列的文物,但是退回到商周时期,青铜器却像今天我们的茶壶牙刷一样真实的存在于生活中。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10)

1901年陕西宝鸡疛鸡台出土西周青铜柉禁

现有的分类方式把商周时期的工具按材料称为“青铜器”,但实际上如果按用途分类,这些用具都是商周人生活中的餐具、酒杯、祭祀用具、乐器……而各种器具上的饕餮纹装饰,可能跟今天一个马克杯上画的HelloKitty是一样的。下图依次是来自商代的煮肉锅(鼎)、酒杯(爵)和乐器编钟。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11)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12)

战国 曾侯乙墓出土编钟(乐器)

当然事实不会这么简单。虽然在今天理解商周时期的生活十分困难,但是在历史学家的研究中,仍然对饕餮纹的意义做出了很多有说服力的假设:

最简单的理论是饕餮纹没有任何意义,仅仅是先人的一种装饰设计。但这种假设在复杂的饕餮纹样式和众多理论面前显得非常单薄~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13)

西周早期 青铜饕餮纹方座簋(簋guǐ:煮饭的锅)

一些学者认为饕餮纹是从牛的形象抽象而来的。牛角弯曲象征着弯月,于是饕餮就被推断为月神,代表着夜晚中给人带来光明。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14)

而另一些认为饕餮纹就是《山海经》中的神兽“肥遗”。因为“肥遗”一头两身,与饕餮纹的对称图案吻合,所以出现了这种假设,还有人认为饕餮纹是综合多种动物形象抽象出的兽面纹样。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15)

另一种说法中,饕餮纹起源于西方,与希腊传说中的戈尔贡面具、亚述神话中的胡姆巴巴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戈尔贡三姐妹是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三姐妹,著名蛇蝎女妖美杜莎也位列其中~胡姆巴巴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宗教的神明,在《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描述它“遍体覆盖鳞片,手为狮掌,脚是鹰爪,头上长着一对野牛角,尾巴和阴茎末端各是一只蛇头”。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16)

还有一种说法与饕餮纹青铜器的用途最为接近。很多饕餮纹都会出现在用于祭祀的青铜鼎上。“鼎”就是煮肉的锅。一些学者认为“饕餮”的形象来源于龙、凤等可以飞翔的动物,把它们刻在煮肉的锅上,它们会飞入神灵世界,成为神明的坐骑,带神明到人间。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17)

饕餮纹四足鬲(鬲lì:煮饭的锅)

同时,凶猛恶兽的设定也让饕餮纹时常出现在商代青铜兵器中;而很多时候,善战的饕餮也会成为古代墓室的守护者,或以镇墓兽的形式、或以饕餮纹的形式,出现在墓主身旁。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18)

商代 饕餮纹戈

有趣的是,今天第五套人民币中的20元中,也隐藏着一只饕餮哦~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19)

第五套人民币20元

「龙生九子,最能吃的就是饕餮」

明代徐应秋在《玉芝堂谈荟》中曾写道,“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虽然“九”应该是虚指数量多,但民间传说还是变成了龙有九个孩子。其中的一些版本中,饕餮也位列其中。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20)

在某些版本中,饕餮是龙的第五个孩子,由于太爱吃,把能吃的全都吃光了,最后竟然吃光了自己的身体,只剩一个头部,才变成饕餮纹中“有首无身”的样子。(而在民间传说中,正是因为太贪吃,饕餮才会站在鼎盖上。)

「暴食者饕餮:七宗罪之一」

“七宗罪”是中世纪天主教会所列举中的人类七大罪行,包括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暴食。暴食,不仅是浪费食物,更代表着“沉迷”,就像酗酒和赌博,由此成为七宗罪中的一宗。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21)

耶罗尼米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七宗罪之暴食

因为“饕餮兽”贪吃的本性,“饕餮”一词的意思被延伸为贪食,所以在“七宗罪”中,“暴食”有时也被称为“饕餮”。

远古四大凶兽饕餮(从青铜器纹样到长城男一号)(22)

从上古恶兽到商代图腾纹样,再到龙生九子的传说,饕餮既是“恶兽”也是“饿兽”。虽然它不是真实存在的生物,却也在历史传说中庇佑先民,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故事。至于电影《长城》中的饕餮是否真实、以及电影到底有没有被低估或高估,见仁见智吧~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享有自由评论一部电影的权利。

文字参考:索郎卓嘎《饕餮、饕餮纹之文化内涵研究》,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YT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资料整理温帕帕、图片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