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有卖肉饼的吗(今天去买肉饼)(1)

上午做完核酸后,爱人说身体有些不舒服,先躺一会儿,别喊,睡个饱觉。我说中午吃什么,她说去南面买几个馒头。

看着已到中午,爱人还在睡,我就想去大刚那儿买两张肉饼,不用再炒菜。饭店在楼下东行300多米,孩子回来后我们到那儿吃过几次饭,味道还行。我知道卖饼店占了饭店的五六个平方,单独核算,既对内也对外,每张饼6元钱,牛肉馅。

这种经营方式我后来才知道,有些类似于生物学上的“共生”关系。车站对过的李家大锅羊汤,我们十多年前就在那儿喝。有次结完帐出门,门口打烧饼的老板说还没给钱,我连忙付了并道歉。再以后我们先给烧饼钱。那里羊汤好,烧饼热吃更好,外焦里嫩,香喷喷热腾腾的,喝小酒前垫垫底,很恣儿。

突然想起刚做了核酸,按惯例是下午1点后解封,楼道门是不是还锁着?犹豫片刻,还是穿齐衣服,戴好口罩,出了电梯时,楼道门开着,西侧的饭店还在装修。

联想起许多学校正在准备开学,今天上午的核酸可能是最后一次,然后彻底清零。一路走过去,刘先生、山庄、食知髓等饭馆里面都坐上了人,感觉正常的生活状态正在到来,一时心下大慰,脚步也轻快起来。

过交通岗时,绿灯只剩下2秒,就是跑也过不去,我只好在路口等。这时对面过来一个老人开着电三轮,一路“凉粉、凉粉”喊着。我有心买一份,可这时正在路口不方便,等我瞄了一眼红灯扭过头时,那个卖凉粉的已没了踪影。

这时绿灯亮了,我快步走过去。幸亏我腿脚还利索点,若是再长了十多岁,34秒的时间,绝对过不去这么宽的大马路。

肉饼店有两个门,一个开在外面的大街上,一个能向店里开。我到时,肉饼店里面没人,饭店门口旁有个男人在串肉串。我问肉饼这里的人时,他朝里面喊了一声,说稍等。一个中年妇女过来,问要多少,我说两张肉饼。她转身到饭店里面的厨房去,回来时手里两个肉团和一块和好的面。

饭店里只有一桌客人,桌上一个花生米一个芥末粉皮,打开了三瓶啤酒。我找了个角落坐下,尽量不影响人家生意,翻开手机打发等待的时间。

现在什么生意都不好做,因为网络的普及,省略了太多的中间流通渠道,很多实体店关了门。城里面生意好的就只剩下一些饭店、超市和杂货铺,物流、外卖和快递倒逐渐兴旺起来。

没过多长时间,烙肉饼的妇女敲了敲我旁边的玻璃窗。我抬头看时,她指指外面,我明白肉饼烙好了,让我出去去取。

我用微信扫二维码付了款,提溜起她装在塑料袋里的饼,说了声“您忙”,便往回走。已近6月份,虽然今年春天气温比往年低,但太阳在往北回归线转移,是个无法阻挡的事实,没走多远就浑身汗津津的。

过路口时我注意到四下看看,没有看到卖凉粉的老人,估计是卖完回了家。这样的买卖就像钓鱼,或者鱼多饵少,或者饵多没有鱼,不是养家糊口的生计。每天做一架凉粉,除去成本,就是全部卖出去,也就是百多块钱,人工还得赔进去。

前段时间,有人1500元收购一亩小麦的青苗,大家也甘心情愿卖出去,是因为投入和产出一比较,还是这样划算。但普通老百姓可不知道,这样一来,触及了粮食政策的红线。

到家时爱人还在睡,我吃了一块,还有些烫嘴。我把塑料袋放在餐桌上,系好口,应该一个多小时后才会凉。

也不知道那位肉饼店的女人,在我离开后,还有没有顾客上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