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补天龙八部史005期:逍遥派的大弟子,扫地僧】

扫地僧的真实身份你可能想不到,他可能是逍遥子的真正大弟子(不是童姥)。他在少林寺的隐藏要么是逍遥子的一个布局,要么是他挣脱逍遥子布局后采取的“小隐隐于野”。

逍遥子和天山童姥是什么关系(逍遥子的首徒不是童姥)(1)

一、逍遥子的逃脱

前面两篇我写的是逍遥子究意是谁。

宋初有一人,其名潘阆。潘阆文采风流,词名无双,性情疏狂而热衷入世,四海飘零却好似神龙。潘阆与宋初睡神仙陈抟极有渊源,他的师承极有可能便是陈抟。加之他又以逍遥子为道号,故而我肯定,武侠位面的逍遥子便是与之交叉的世俗位面的逍遥子,便是潘阆。

逍遥子曾两次卷入皇位之争,关于他何以如此热衷谋算,我会在下一篇回答里详细阐释。

现在我们只需要知道,在第一次皇位之争——秦王赵廷美案发后,潘阆以大智慧逃脱了朝廷的海捕。

他一共用了三个步骤:

1、抓捕之时,他奔入邻家,一番陈说利害,邻家不得不助他躲藏。

2、风声过后,他化装成和尚逃出了京城。

自髡其发,易缁衣,持磬出南熏门。(自己把头发剃光,换上僧衣,敲着木鱼走出汴京)

3、以一首《酒泉子》之词风行天下,旋奔走于公卿士夫之门,士大夫爱惜他的文名,自有人向皇上说情。

逍遥子和天山童姥是什么关系(逍遥子的首徒不是童姥)(2)

二、逍遥派真正的大弟子

众所周知,童姥、无崖子及李秋水为逍遥三老,她们似乎是逍遥子仅有的三个弟子。

然而这只是明面上的牌。

其实扫地僧入门的时间比三个人更早,那时他还不叫扫地僧,我们姑且以“大师兄”代称。

982年,秦王案发,逍遥子潘阆化装为僧,远走吴越。

大师兄的入门便在这之后不久。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逍遥子和天山童姥是什么关系(逍遥子的首徒不是童姥)(3)

大师兄,姓名不详,两浙路临安府盐官县(今海宁)人,此即《酒泉子》中观潮之地,大师兄亦即词中之“弄潮儿”,时年仅十二岁。

与潘阆交好的王禹偁曾写有一篇《潘阆咏潮图赞并序》,据考,这篇文章创作于986年或987年初。

无论哪一年,潘阆的《酒泉子》都应该写于986年,因为必然是词在前、风行在后、赞序最后。

大师兄入门时间可以确定便在986年,这一年为北宋雍熙三年。而到1003年,六岁的童姥才拜入师门。所以大师兄比童姥大23岁。

其年表如下:

974年,大师兄出生。

986年,入逍遥派。

1049-1054年(仁宗皇祐年间)间,遁入少林。

1093年,以扫地僧身份出场。

逍遥子和天山童姥是什么关系(逍遥子的首徒不是童姥)(4)

三、逍遥子的布局

逍遥子一生,勇猛精进,其智如渊,其谋似海。

他既然敢掺合进皇位之争,而且两次都是反对的赵光义,我们可以想象,这多半是为了替死于烛声斧影之下的赵匡胤复仇。

猜想在他的布局中,大师兄应该要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就是他的复仇理想的继承者和延续者。

最终大师兄成了扫地僧,以慈悲为怀,悲天悯人。这种继承和延续当然大非师父逍遥子的本愿,然而却不能说他违拗了师命,他只是像萧峰一般,做出了自己认为最适合的改进。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我相信大师兄由道入佛,由杀而止杀,已经是真正的参透了复仇的含义。

他虽是僧,骨子里却是热血的侠,而绝非四大皆空的佛。

逍遥子和天山童姥是什么关系(逍遥子的首徒不是童姥)(5)


997年赵光义死,真宗赵恒立。赵恒死于1022年,仁宗赵祯立。

仁宗最后一个年号是嘉祐,延续八年,为公元1056年—1063年。

巧合的是,当1093年的少林寺大战扫地僧出场,慕容复问他躲在少林寺多久了,扫地僧亲口说道:

我记不清楚啦,不知是四十二年,还是四十三年。

山中无日月,既然他自承记不清楚,那么其实40年到44年都有可能,总之是40年左右。仁宗驾崩那一年是1063年,距此时正好三十年,按虚数则是三十一年。

仁宗在位四十一年,共用了九个年号,曰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佑。

我们基本可以认定,扫地僧是在仁宗后期隐居的,大概时间为皇祐年间(1049-1054年)。那么他是不是在确定皇帝是个仁慈之君后才放心而去的?

两人之间,是否曾有过联系?

有过相惜之情?

仁宗活了54岁,他死之后,讣告送到辽国,几十年后萧峰的结拜大哥耶律洪基曾痛哭流涕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这个“四十二年”之中,两国交好不动刀兵,是否有大师兄从中斡旋、奔走甚至厮杀争斗的功劳?

直到少林寺之战,萧峰正气凛然,不愿作慕容氏手中的杀人之刀,其行其言,掷地有声:

兵凶战危,世间岂有必胜之事?大宋兵多财足,只须有一二名将,率兵奋战,大辽、吐蕃联手,未必便能取胜。咱们打一个血流成河,尸骨如山,却让你慕容氏来乘机兴复燕国。我对大辽尽忠报国,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因而杀人取地、建功立业。

这一番发自肺腑的宣言,很明显感动了大师兄(我们可以认为,他一直在一旁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他在萧峰身上看到了师父的坚持,看到了师门的遗训,看到了从前纵横江湖的热血,看到了从前与帝皇论交的少年,也看到了从前的自己。

于是《天龙》一书中的天人之章破空而出:

忽听得长窗外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善哉,善哉!萧居士宅心仁善,如此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

这是真正的神来之笔,扫地僧自此登场,惊艳了世人。

贵逼人来不自由,几年辛苦踏山丘。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莱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

他年名上凌云阁,岂羡当时万户侯?

逍遥子和天山童姥是什么关系(逍遥子的首徒不是童姥)(6)

前情回顾:

003期:逍遥子的真实身份;

004期:逍遥子的师承来历。

——————完——————

文/王事情

率意谈噱,靡所不包;或曰无心,或抒怀抱。本人尽量专注神话历史、武侠历史及南北朝历史揭秘,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及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