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51.对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高中语文同步练习册分层次检测卷?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同步练习册分层次检测卷(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周周练5)

高中语文同步练习册分层次检测卷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5

1.对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比喻)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夸张)

C.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借代)

D.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拟人)

2.下列句子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B. 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C.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D. 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家公祭日是缅怀过去、牢记历史,借以向全世界传递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表达热爱和平的决心的措施。

B.唐山师院以围绕紧抓住世界发展趋势,全面向先进大学看齐,建立高品质学科结构,树立精品高校意识为重点,艰苦创业。

C.十一月的唐山,已是秋去冬来,驱车行驶在环城高速公路上,两侧一望无际的林带依旧是层林尽染、秋色宜人。

D.一项针对美国青少年看屏幕习惯的分析研究发现,大多数美国青少年使用电子媒介的时间接近每天7个半小时。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诗歌被称为“语言的经济”,就更应该 , , , , ,隐括最丰富的意义。

①使意到而言不到 ②以少量的语言 ③让微情妙旨

④言尽而意不尽 ⑤寄之于笔墨蹊径之外

A.②③④①⑤ B.②⑤①③④ C.③⑤①④② D.③④②⑤①

6.某班开展“走近兰州太平鼓”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为专题板报准备的三则材料,并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相传,明朝大将徐达西征,九攻兰州城不下,使制造了3尺长鼓,内藏兵器,趁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际,让军士扮作“社火”队员入城内,一举破城,赢得太平。从此,百姓年年擂鼓闹喜,祈求太平,并把所擂之鼓称为“太平鼓”。

【材料二】兰州太平鼓舞是群舞,表演时,众多鼓手前纵后跃,左旋右转,时而跳打、时而举打,起落有序,配合默契,犹如万马奔腾。鼓、钹、锣齐响,如春雷滚滚,声声震天。

【材料三】在兰州本地的社火活动中,人们常常看到,太平鼓的鼓手走到哪里,鼓声和掌声就跟到哪里。“打得好”“真带劲”的赞扬声和“再来一次”的呐喊声此起被伏。更有外地来的游客感慨:“这场面,这气势,太震撼了,相机拍不出来,下次带家人一起来看!”

参考答案5

1.C

A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寒星,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荃不察,化用《离骚》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荃,香草名,这里指民众;察,体察;荐,献,进献祭品。所以“寒星”“荃”都有比喻的意思。轩辕:黄帝。这里象征着古老的中华大地和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B项,“一日看尽”有夸张的成份。D项,“送”“动”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动作,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项,比喻修辞,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月下洞庭图:皓月之下君山如一只青螺,立于如银盘般平静的洞庭湖水之上。

2.C【解析】“浮光掠影”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不符合语境。

3.C

A项,“搭配不当”,可在“国家公祭日”前加“设立”;

B项,句式杂糅,删掉“以……为重点”或“围绕”;

D项,语序不当,“每天”应放在“使用”前;

4.A

B项,“献丑”是谦辞,用于展示作品或演出时,表示自己技能很差的谦虚说法,不符合这个语境。C项,“垂询”,敬语,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旧称上对下的询问。D项“内人”:用以称自己的妻子。A项“舍弟”,用于自己的弟弟。“家大舍小令外人”,使用正确。

5.C

本句话出自《王维抒情小诗的艺术特色》一文,该段文字谈论诗歌的语言言简意丰,而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较强,因而第一空应是③;⑤紧承③内容;另外①④两句联系紧密,先①后④,中间不能拆开。②句与后文衔接最好。

6.本题就给出了三则材料、三段文字。三则材料、三段文字分别讲述了:兰州太平鼓的由来和意义,兰州太平鼓的表演形式和鼓声,以及人们对兰州太平鼓的褒赞。只要我们把这三段文字的信息相加,就立即可以得到答案:兰州太平鼓意在擂鼓闹春,祈求太平,其表演形式多样,鼓声震天,获当地人和外地游客高度赞扬。

这就叫做各段信息相加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