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硬核说科普编辑|硬核说科普有这样一条人间天路,耸立于世界屋脊之上,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途经无数雪山、冰川、草甸、峡谷。在过去,生活在这里的人只能依靠牦牛搬运货物。西藏的险恶环境决定了这条路的不平凡。

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困难(修建青藏铁路有多难)(1)

青藏高原


世界之巅青藏铁路

我国总共用了51年的时间才将全段铁路修筑完成,被誉为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哪怕放在世界上也是登顶首冠的铁路建筑,因此还打破了世界级的吉尼斯纪录。创造了海拔最高,冻土土地最长的高原铁路,那么修建这条铁路都有哪些艰难呢?我国在修建铁路又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世界之巅青藏铁路

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困难(修建青藏铁路有多难)(2)

青藏铁路

青藏高原作为我们的世界屋脊,长时间以来可谓是与世隔绝,其地形险要,交通闭塞,物流不畅,高原居住的农民只能长期固守且自给自足。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困难(修建青藏铁路有多难)(3)

青藏铁路

全球百年工程,是世界铁路建造史上的一座丰碑。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20世纪,50年代,中央决策把铁路修到拉萨。由此便开启了这一世界级工程的修建。青藏铁路共有五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川藏铁路、店藏铁路、新藏铁路、甘藏铁路和青藏铁路。青藏铁路青藏铁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重要的进藏路线,被誉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2013年9月入选全球百年工程,是世界铁路建造史上的一座丰碑。

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困难(修建青藏铁路有多难)(4)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建筑过程

时间回到1955年,为了打通内地与心脏的交通,铁道兵受命入葬勘察线路。三年后,1958年9月,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开工建设,当时的新中国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筑路工人在漫山大雪之中,只身棉衣护躯体,顽强精神见天路,他们用鲜血与生命铸就了现在的世界奇迹。

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困难(修建青藏铁路有多难)(5)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当时工程技术水平和经费所限,铁路修修停停,直到1984年的7月30日,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才得以完工。正式通车运营的一期工程只有814公里,仅仅是这800多公里,我们用了28年才修建完工。可见在海拔三千米以上修铁路,在那个年代是多么的不容易,也得有这一群可爱筑路工人们的奉献,我们才能在21世纪的今天乘坐铁路领略祖国的大好山河。给你们致敬。

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困难(修建青藏铁路有多难)(6)

筑路工人

后经过多次扩能改造,并对前沿勘察探测,于17年后,2001年6月29日,二期工程正式开始投建。这次是由格尔木至拉萨路段,总长度为1142公里。格尔木市是入藏的一个重要分界点,由格尔木南下,首先就要进入昆仑山脉。昆仑山又称万祖之山,是中国第一神山,发生在昆仑的神话故事数不胜数。昆仑的神秘让人向往,却又止步于高山险路之前因为恶劣的环境,险峻的地势让人望而却步。如今青藏铁路的建成,也让我们先开了昆仑神山神秘的一角。

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困难(修建青藏铁路有多难)(7)

昆仑山

筑路工人克服种种困难

在古代,人们认为昆仑山为天地即席之处。昆仑山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海拔均在四千米以上,这里的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百分之50,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0度,生存条件极为恶劣。沿昆仑山脉峡谷向西南,昆仑山口就横立在眼前,这里是入藏的必经之地,也是筑路工人打一场恶仗的地方,集中全力打响一场大战。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海拔4648米,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设有两道防水层,一道保温板,一道混凝土,施工难度之大,堪比修筑长城。但是施工难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困难(修建青藏铁路有多难)(8)

穿过昆仑山的青藏铁路


高原反应环境恶劣

去过高原的人都知道,人体在进入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有可能产生各种不适,统称为高原反应。而其中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是最危险的,甚至可以致命的存在。通常人们生活在这样高的纬度都困难,更不要提还要进行重体力劳动了。青藏铁路的施工人员需要背着五公斤重的氧气瓶干活,边吸氧边干活。这也算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地之一了,人员配备、人员设施解决了。

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困难(修建青藏铁路有多难)(9)

背着氧气瓶工作的筑路工人


修建铁路时遇到地方冻土层问题

但是还有一个最为致命的难题,也是世界性难题,那就是怎么在冻土上修筑铁路。因为青藏高原建设是百年大计,需要考虑几十年甚至百年间的工程安全,还要考虑全球变暖对冻土的影响。于是主动冷却方案应运而生。首先是矿石路基降温方案,中科院程国栋团队经过无数次实验后确定10到30厘米粒径的碎石降温效果良好,而粒径为22厘米时,对冻土的降温效果最好。这种多空隙的块石路基能够有效地保护冻土,冬季从路的极地集中排出热量,夏季则较少吸收热量,类似于一种一半导体。

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困难(修建青藏铁路有多难)(10)

中科院程国栋团队

其次是通风管路及这种圆形的水泥管,通风管不但起到降温的作用,还能抵御青藏高原不断抬高而产生的地基。第三种方法是热棒降温法。热泵中装入液态氨,吸收土壤热度后,变为气体上升在热棒底部遇冷空气可以通过散热片带走热量,重新凝结为液态流回到热爆网负循环。如果遇到非常不稳定的冻土层,则采用筑桥的办法,将乔基深深打入地下的永冻层,建成永不下沉的大桥。通过这些手段,彻底解决了铁路沿线的冻土问题。铁路继续前行。

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困难(修建青藏铁路有多难)(11)

工作人员监测冻土

就进入到唐古拉站,唐古拉站。海拔506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这里气候变化多端,七月冰雹,八月飞雪,号称人间的生命禁区。而中国人最不缺的就是不服输的精神,也从不畏惧一个又一个的挑战,终于于2006年7月1日九点许全线通车,全长1142公里。

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困难(修建青藏铁路有多难)(12)

青藏铁路庆祝大会

这是中国奇迹,也是世界奇迹,这也是连接新疆和西藏的重要交通要道,对于加强新疆和西藏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青藏铁路对于改变落后贫穷的西藏和新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更好地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一起实施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同时,青藏铁路具有重要的国防意义。众所周知,西藏、新疆是我国的边境城市,与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青藏铁路的开通,第一有利于中外经济贸易的往来,大大节省了贸易。往返的时间,对于加强西藏边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暂时承担重要的国防运输,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青藏高原再也不是闭塞的世外桃源,而青藏铁路的修筑成功,注定在我们的基建史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困难(修建青藏铁路有多难)(13)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