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鹰进行曲》,是现在各国正式庆典上经常会演奏的著名进行曲,采用三段式曲式,每段是二段式,包括引子,即,共有六段,其风格分别是:威武,豪华,雄壮,从容,豪壮、热烈,等等。

这是一首近乎完美的进行曲,创作于1893年,作曲是奥匈帝国音乐家约瑟夫·弗朗茨·瓦格纳,当时作为奥匈帝国军歌。奥匈帝国国徽,为双头鹰;军旗,为双头鹰旗。

双头鹰进行曲吉他合奏(说说欧美著名进行曲)(1)

奥匈帝国国徽

奥匈帝国,1867到1918,持续半个世纪,是欧洲本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包括奥地利、匈牙利、特拉斯瓦尼亚、斯洛伐克、克罗地亚、达尔马提亚等各部分。

在欧洲历史上,神圣罗马帝国作为统治全欧洲的帝国,持续八百余年,但是,十九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推翻了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了拿破仑帝国,取而代之,统治全欧洲,而哈布斯堡家族,被赶下神圣罗马皇帝的皇位,只得在其家族领地,建立了奥地利帝国,沦为一家诸侯。

当时的“三皇之战”,很好地说明了各国的地位:拿破仑一世,是统治全欧洲的皇帝,是一等皇帝;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是欧洲大诸侯,二等皇帝;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是欧洲外围的大诸侯,三等皇帝。

奥地利帝国于1867年改称奥匈帝国。由于俄国原为蒙古式国家,经十八世纪彼得一世大力改革,变为欧式国家,它不在欧洲,但属于欧洲外围,一直对于欧洲文化非常仰慕,常年与欧洲诸侯联姻,因此,俄国军队在进军时,也喜欢演奏更高一等的奥匈帝国的《双头鹰进行曲》。在俄国电影《难忘的1919》中,白卫军进攻红军占领的彼得格勒,在发动进攻时,就奏响了雄壮的《双头鹰进行曲》,以振奋士气,显示其欧式贵族气质,表示比由普通工人、士兵组成的红军要高人一等,力图在气势上压倒对手。

《难忘的1919》的电影作曲,是由俄国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完成的,他特意反映这个细节,实际上也表明了他对《双头鹰进行曲》的仰慕。

作为欧洲外围的欧式国家,俄军处处模仿欧洲国家的军队,在俄国电影《夏伯阳》中,白卫军对夏伯阳的部队发动进攻,主力是一个军官团,他们的鼓手打着小鼓,军官团踩着鼓点,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枪,以整齐列队前进,带队长官则手持指挥刀,带队冲锋在前,这些都是模仿欧洲军队的传统。

红军则不吃那一套,他们不列队,而是根据地形,机动灵活,分散行动,往往出其不意,对于白军整齐队列,他们混不吝,只管用马克辛机枪招呼,机枪声中,白卫军成排倒下,如同砍瓜切菜一般。1917到1922的俄国内战,红军击败白军,有不少原因,原因之一,就是红军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击败了白军军官团的整齐队列,还有,红军人多,包含各种人等,而白军则精英化,因此人少。

《双头鹰进行曲》,俄国仰慕,美国也仰慕,美国一直到二战前,一直是欧洲的年轻兄弟,那位创作了《星条旗永不落》的美国“进行曲之王”约翰·斐立普·索萨,对《双头鹰进行曲》推崇备至,因此,《双头鹰进行曲》成为二十世纪美国正式庆典仪式上经常演奏的著名进行曲。

《双头鹰进行曲》的作者,奥匈帝国作曲家约瑟夫·弗朗茨·瓦格纳,1856到1908,活了五十二岁。

另一位著名的瓦格纳,是理查德·瓦格纳,两人分属不同的家族,不过,分布于所有德语国家、以及荷兰、北欧、东欧的姓瓦格纳者,皆起源于萨克森王国,因此,他们拥有共同的祖先,这位祖先是萨克森的一位马车夫,也会制造修理马车,瓦格纳在德语中,意为“马车制造商”或“马车驾驶员”。

双头鹰进行曲吉他合奏(说说欧美著名进行曲)(2)

德国马车

理查德·瓦格纳,萨克森王国莱比锡市人,1813到1883,活了七十岁,他与舒曼同时期,都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德意志作曲家。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萨克森王国茨维考市人,1810到1856,活了四十六岁。

双头鹰进行曲吉他合奏(说说欧美著名进行曲)(3)

理查德·瓦格纳

理查德·瓦格纳的家族,世世代代,盛产音乐家,这个家族的祖先,是十六世纪的音乐家莫里茨·瓦格纳。

理查德·瓦格纳的代表作是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漂泊的荷兰人》。瓦格纳在音乐上,是德意志精神和反犹主义的代表。

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主人公是金发的齐格弗里德,还有英雄的女性形象,以及被广为赞扬的尼伯龙根式的忠诚。理查德·瓦格纳的歌剧,许多都是取材于日尔曼的英雄主题和传奇。这些传说非常适合作为纳粹的宣传,它们描绘了强大的金发德国人大胆、英勇地与外部敌人作战。

希特勒是瓦格纳的忠诚粉丝,每次听演奏瓦格纳作品的音乐会,他都要起立,站着听,以示景仰。

巴伐利亚州的拜罗伊特市,自1876年开始,至今,每年举办拜罗伊特音乐节,是世界各地瓦格纳粉丝的狂欢节。

最后补充一下,与《双头鹰进行曲》齐名的还有同为出身奥地利的舒伯特所创作的《军队进行曲》,但此曲风格轻松,是另一种风格。

其它著名的欧美进行曲还有: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柏辽兹的《匈牙利进行曲》、约翰·施特劳斯一世的《拉德茨基进行曲》、罗西尼的《威廉·退尔进行曲》、英国的《波基上校进行曲》、《掷弹兵进行曲》、《统治世界吧,不列颠!》、《威风凛凛进行曲》,以及美国的《星条旗永不落》、《共和国战歌》、《巡逻兵进行曲》、《万宝路进行曲》等等,容待后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