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海华
神秘的短尾鸦雀
常见鸟儿中,若论喧嚷程度,最大的应数乌鸦、喜鹊等鸦科鸟类,它们个子大,嗓门也大。相对而言,鸦雀都是小小鸟,叫声细碎,不能跟发音相同的“鸦鹊”比。其中,在华东一带,最稀有又神秘的鸦雀,当属短尾鸦雀—这是一种属于“全球性易危”物种的鸟儿。哪怕知道了它们的具体分布区域,要想见它们一面,也得看运气。有趣的是,根据我多年拍鸟的经验,在2月晴朗温暖的日子里,找到这种鸟的概率最高。
短尾鸦雀全长仅10厘米左右,也就是说只有麻雀的2/3那么大。小家伙全身棕褐色,圆头圆脑,脖子下仿佛蓄着黑黑的胡须,看上去特别萌。冬末春初,在山区低矮的小竹林,运气好的话,可能会撞见成群的“啾啾”叫的短尾鸦雀。它们用又短又厚的嘴啃咬细竹枝,发出“哔哔啵啵”的声音,企图找出里面的虫子、虫卵之类的东西。它们吃东西时,经常会出现各种体操动作,最常见的姿态是“引体向上”。
不过,过了2月,尤其是过了3月中旬,要想再找到短尾鸦雀就很难了。那么,春夏之际它们到底去哪儿了?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繁殖?在繁殖期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特性?我们暂时只能推测:它们是垂直迁徙的,即在冬季高山上缺乏食物时结群下山觅食,然后在天气回暖时再返回山上去繁殖。
芦苇中的“啄木鸟”
短尾鸦雀虽然罕见,但住在山里的它们,栖息地环境有改善的趋势,这有利于其种群的壮大。但对于曾经有着“鸟中大熊猫”称号的震旦鸦雀来说,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
震旦鸦雀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局部地区及长江中下游的部分湿地,几乎完全依赖芦苇地生存。但近些年来,随着开发的加剧,大量湿地消失,芦苇荡不见了,震旦鸦雀也面临无处安家的窘境。
2017年2月,在杭州湾沿海的湿地旁,我原本在拍摄野鸭、鹈鹕等本地的越冬水鸟,忽见几只震旦鸦雀飞来,在枯黄的芦苇丛中跳跃。震旦鸦雀喜欢吃芦苇表面及苇秆里的虫子,会用又粗又厚且带钩的嘴咬开苇秆觅食,因此有人将其称为“芦苇中的啄木鸟”。与其他“话痨”鸦雀相比,震旦鸦雀显得比较沉默,我只偶尔听见它们发出有些低沉的鸣叫,这种叫声与其他小鸟发出的偏尖锐的声音截然不同。
本文来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