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照最出名的那肯定就是海鲜,作为中国第一渔村,海鲜是最地道、最新鲜的。一旦有渔船进港,一箱箱的带鱼、鲳鱼、黄鱼等从船上麻溜的滑到岸上,眼不急手不快的话,你是抢不到一手海鲜的。大早上从宁波市区、奉化城区赶过来买点海鲜的人,只能买点二手货。桐照的海鲜,最好的吃法就是清蒸,撒点生姜、葱花、盐,直接上锅蒸一下,鲜的能掉眉毛。

说起美食,让我最回味的,就是口味重的黑暗食材:蟹酱、糟鱼、霉鳓鱼,我称之为“桐照三臭”。这种口味,就跟榴莲一样,喜欢的人甘之如饴,不喜欢的人闻之而逃。“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是“三臭”的共同点,也是下饭神器,令人回味无穷、欲罢不能。

桐照的蟹酱一般是用瘦弱的白蟹做的,而且要在船上做的才好吃。将白蟹洗干净,摘除胃、腮、心后,捣烂加盐,放进罐子里一段时间就成。吃的时候盛出来一点,不用太多,可以下饭,也可以做沾料。蟹酱烤土豆最是好吃,将蟹酱当做盐,加水烤,土豆带有一股浓郁的蟹的鲜香味,拿根筷子串上几个,可以当零食,也可以做主食。

蟹酱在蟹的腌制品里属于食物链最低端,最高端的就是红膏炝蟹,逢年过节,必不可少。把捕上来最饱满丰盈的白蟹做成炝蟹,腌制炝蟹的蟹必须是活的,水必须是烧开冷却后的水,盐分按照口味适量,盐水漫过白蟹放在容器里,第二天捞起装进保鲜袋放进冷冻室,要吃的时候切成块,蟹肉入口细腻柔滑,那种又咸又香的味道,经久不绝。红膏炝蟹是送人的高级货,如果不跟外地人说清楚,就会闹出笑话。我记得有一年,我外婆给在南昌的亲戚带回去一些红膏炝蟹,只只饱满。过了几天,南昌的亲戚打电话过来说,白蟹蒸熟后没有肉,只只都瘦。炝蟹蒸熟后还能吃吗?所以送人红膏炝蟹,一定要说清楚,这个切开后,沾点醋就可以吃了,千万别上锅蒸。

红膏炝蟹是在家里普及了冰箱后才流传起来,还没有冷冻设备的时候,做的最多的是蟹股。把白蟹洗净,摘除胃、腮、心,对切后放入调好盐水的透明玻璃瓶里,放在阴凉干燥处,过段时间就能吃了。蟹股制作起来容易、便于存储。嫩白饱满的蟹肉,看着也让人食欲大增,吃起来更是满口生津。

去年夏天,阿慈给我拿来一大瓶糟鱼,自己糟的,糟就是酒酿、醪糟,糟的应该是米鱼。一般糟鱼的过程是这样的,新鲜的鱼洗净腌制一个晚上,然后晾干,去头去尾,切成块状,在酒酿里浸润,再层层放进坛子里,倒入酒酿,漫过鱼块,密封储存。别人也有用鳗鱼、金枪鱼、炸弹鱼、马鲛鱼糟的,最好的是大鲳鱼,糟大黄鱼的那就是土豪了。阿慈拿来的糟鱼,蒸后肉质松软、骨烂如泥。夹上一口,入口即化,既有醪糟的酒香,也有鱼的咸香。用蒸熟的土豆或者芋艿沾一点吃,也是良配,我是极喜欢吃的。

当然,还有霉鳓鱼,其实应该叫咸鳓鱼。桐照一带有“三抱咸鳓鱼”的讲究,什么叫“三抱”呢?我专门去了解了一下,把刚捕获上船的鲜活鳓鱼用重盐涂抹,甚至肚子里也得灌一些盐,这是第一抱;过一周,再用盐涂抹一遍,这是第二抱;到船靠岸后,放到缸里再腌,用重石压住,这是第三抱。过个一二月,就成了正宗的三抱咸鳓鱼。鳓鱼还有个讲究,人家黄鱼吃嘴唇,鲳鱼吃下巴,带鱼吃肚皮,鳓鱼居然是吃鳞。那泛着亮光的鱼鳞一片叠着一片,晶莹剔透,银白透亮,颇有嚼劲,这也是鳓鱼与其它带鳞鱼类的区别。清蒸霉鳓鱼、霉鳓鱼蒸蛋、肉沫咸鳓鱼等等,这都是可以上桌的名菜,风味独特,常尝其味,不觉厌腻。

这些老底子的美食,总能唤起记忆深处的味道,只会随着时间发酵,愈发绵甜、醇厚。

便宜的家乡美食 老家的美食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