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上篇《大秦帝国开篇:秦孝公遇商鞅图强变法,一代强秦由此崛起!》讲到强秦之崛起,商鞅在秦孝公时期大展宏图,其官职也由先期的左庶长升至大良造。

公元前337年,秦惠文王嬴驷即位,此时的商鞅早已被世人称为“商君”,其威望和能力已达到空前高度。但当年的太子事件已深深烙印在嬴驷的心里。此时的公子虔(嬴驷曾经的老师)已闭门八载。秦惠文王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大秦帝国秦惠文王是谁(大秦帝国连横篇)(1)

△嬴驷剧照

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名嬴驷,太子事件的主角,年少不懂事的他已长大成人。古语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更何况是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呢(在古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其两个师傅,一个因他割鼻子,一个因他脸上刺字)。

大秦帝国秦惠文王是谁(大秦帝国连横篇)(2)

△嬴驷剧照

嬴驷一上台,各方势力就开始摩拳擦掌。其父嬴渠梁即位时面对的是一个明面上的烂摊子,而他所面临的是一处处暗礁。主要来自于三方,商鞅已成君,而其仍属于公,且尚未称王;宗族势力错综复杂,早已怨气升天;其他六国虎视眈眈。

嬴驷能成为第一位秦王(在此之前的秦王属于后世追认,他是在位时自称秦王),其政治手腕是非常娴熟的,可谓是炉火纯青。

大秦帝国秦惠文王是谁(大秦帝国连横篇)(3)

△嬴驷剧照

他先联合宗族势力消灭了自己最大的对手-商鞅,紧接着又反过来以打击错误为由而铲除了自己的同盟-宗族势力,进而得以巩固权利。对外则采用张仪之连横政策,开疆拓土。

其三步走的策略是很精准的,首先是为什么要先消灭商鞅且是酷刑车裂呢?因为商君在当时的权利和威望足以盖过君王,这就是所谓的功高盖主!不清除不足以稳王权。

其次,为什么要先联合宗族势力,然后又除之呢?

大秦帝国秦惠文王是谁(大秦帝国连横篇)(4)

△商君剧照

通俗地讲就是敌人的敌人是自己的朋友,或者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所以嬴驷采取了联合宗族势力而车裂商鞅的做法。既达到了报仇血汗的目的,又巩固了与宗族势力的关系。

但是,他作为一代君王,且是一位继续为一统天下而奋斗的王,他很清楚要想维持强秦,变法是图强的必要条件。而宗族势力是明确反对变法的。

大秦帝国秦惠文王是谁(大秦帝国连横篇)(5)

△车裂商鞅剧照

因此,嬴驷一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操作,达到了各个击破的目的,巩固了自己的大后方,维护了王权。解决了内患,下一步就是外患问题。

左膀右臂

外患即其他六国的虎视眈眈,怎么消除呢?俗话说就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既要来文的,也要来武的!这位秦惠文王继承了其父的优点,继续发挥求贤令的作用。

文之代表张仪,武之代表司马错闪亮登场,这两位堪称他的左膀右臂。我觉得张仪的丰功伟绩不在于他游说成功多少国家,而在于他提出了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的连横思想。

大秦帝国秦惠文王是谁(大秦帝国连横篇)(6)

△张仪剧照

在如今看来,连横两字看似很平淡,无非就是合作共赢的意思。但在那个年代,实属不易,即使放到如今,又有几人能真正悟透合作共赢的思想呢?

张仪采用远交近攻的连横策略,以达到结交齐国与楚国,打击韩国与魏国。当时的齐国在现今山东位置,而秦国在现今西安位置,可见二者有多远。后来的秦昭襄王采用了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思想,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区别只是在于一个是侧重守,一个侧重攻!

大秦帝国秦惠文王是谁(大秦帝国连横篇)(7)

△司马错剧照

另外,世人皆知白起,却不知司马错。但是司马错的军事才能及运筹帷幄能力与白起是不相上下的,甚至可以说是司马错成就了白起。事件主要有二,①力排张仪之议勇夺蜀国;②白起师傅之一。

在当时作为一名武将,能力排张仪之议而灭掉蜀国。这在战国时期是绝无仅有的,何况对手还是鬼谷子之徒-连横家张仪。张仪可是一开口,就能让魏国送秦国两个郡的人,而白起是不具备此项技能的!

大家可能只记得白起战无不胜的功绩,可其长平之战斩杀巨多降卒的行为为世人所诟病。

结语

秦国之内忧外患都被秦惠文王一一瓦解,如果秦国的下一代君王能与之媲美,那历史可能就会被改写!虽然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无法去时空穿梭,也无法去改变。但是在君王时代,秦王是怎么一步步精准布局的呢?又是怎么平复当时百姓之情绪的呢?

大秦帝国秦惠文王是谁(大秦帝国连横篇)(8)

△远交近攻策略

种种疑问我们都只能推测,秦惠文王当时的心理变化我们也只能通过相关史料的蛛丝马迹去揣摩!但秦王朝的大幕就此拉开,似乎离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又近了一步!

历史的潮流犹如一条正弦曲线,在波峰未到之前,形势一片大好。可一旦过了波峰,则物极必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