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摄影大师作品赏析(纪实摄影大师马克)(1)

纪实摄影大师马克·吕布,系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

1957年1月1日,纪实摄影大师马克·吕布得到了中国的签证,他一天都不愿意耽搁,就在当天从香港地区进入了内地,香港这边的警察不愿意开车送他过去,冷冷地说:“要去,你自己走过去。”马克·吕布回首望了一眼永远比内地旗杆矮一截的香港地区的英国国旗,大步跨过了边界。1957年,风云变幻。而1957年的第一组中国报道,也是奠定他殿堂级大师地位的一次东方之行,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二次为期5个月的长途旅行。从那时起他先后多次访问中国,观察和记录了在中国发生的若干历史事件,他和这个国家的不解之缘就此开启。他拍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

著名摄影大师作品赏析(纪实摄影大师马克)(2)

马克·吕布拍摄的周恩来照片

2010年,为了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的《直觉的瞬息——马克·吕布回顾展》到沪的马克·吕布已经88岁,在从机场进入上海市区的车上,他迟缓却清晰地回忆起50多年前第一次进入中国的那个场景:“从广州到北京,坐火车要2至3天。南京长江大桥还没有建起,火车到了江边,我们还要坐船渡江。在重庆,第一次坐上了中国的飞机。”

2010年,《直觉的瞬息——马克·吕布回顾展》,展出了马克·吕布的近120件摄影作品,多为黑白照片,穿插少量近期创作的彩色作品,还有数张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珍贵作品。他因此而来到上海。

2010年,马克·吕布真的有些老了,法语与英语的边界从他的脑海到唇边的反应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让老人看起来疲惫不堪,却对窗外的上海的景致兴致盎然。多年前的回忆时不时地跳出来镶嵌到当下与本人的谈话中:“我发现我爱上了这个地方,虽然不会说中文,而且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外国人是不允许和中国人随便说话的,但是我非常喜欢以那种方式和角度观察这里。”作为玛格南图片社(MagnumPhoto)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他拍摄过周恩来、毛泽东,参加过法国抵抗运动,拍摄过1968年巴黎的“5月风暴”,成为越战中唯一获得准许进入越南拍摄的摄影师。1990年之后几乎年年访问中国,老人也见证了中国社会从一个世界急速奔向另一个世界的过程。

著名摄影大师作品赏析(纪实摄影大师马克)(3)

2010年3月5日,87岁的马克·吕布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直觉的瞬息——马克·吕布摄影回顾展”

摄影是记录

此次展出的照片中,有他偷拍的一张毛泽东鼓掌的照片,从技术上而言,光线、构图都不能称为完美,甚至是一幅很糟糕的摄影作品,然而这是他唯一留存下来的毛主席会见波兰总理时的图片记录。还有他1957年拍下了在中央美术学院里面被写生的裸体女模特,1966年最后的裸体写生课。那时的中国,面对相机镜头,还充满了警觉、戒备与神秘。

与马克·吕布同时代的摄影大师之作品,以黑白照片居多,一方面因为当时摄影胶片的成像技术仅限于此;另一方面,当大多数人习惯把世界以黑或者白来区分的时候,在这些大师的影像里,还能看到介于黑白之间的灰。

马克·吕布作品的背后,是漫长的旅途——印度、伊朗、越南,以及对全人类的同情心。他最著名的照片之一是《埃菲尔铁塔的油漆匠》,拍摄于1953年的巴黎。这张照片描绘了一个正在粉刷建筑物的工人,他的造型就像是栖息于塔间的舞者。马克·吕布的照片中常出现单一的人物。在安卡拉,中心的人物剪影映衬着工业背景;在法国,一个男子躺在地上。垂直的构图强调了风景、树、天空、水,还有风吹拂过的草丛,所有这一切,都围绕着人物而展开。

著名摄影大师作品赏析(纪实摄影大师马克)(4)

《埃菲尔铁塔的油漆匠》——马克·吕布最著名的照片之一

摄影是光

马克·吕布1923年出生于法国里昂,14岁就从父亲那里得到一部简单的柯达相机。在他8岁的时候就拍摄了生平的第一张照片。当时他正在玩耍,一对夫妇站定在他的面前并请他拍一张照。这个羞涩的小男孩犹豫地举起相机,颤抖着按下快门。他感到自己做了违禁的事。即使现在,作为知名摄影师的马克·吕布,依然有一点儿这样的感觉。莱卡相机M6型,35毫米镜头,以轻柔顺滑的快门拍下他的敏锐捕捉,莱卡的快门是轻柔而谦卑的,像马克·吕布的心。几十年的拍摄生涯,他坚持只使用现场光,让他的镜头保持着视觉的温柔。步履不复稳健的老人,轻声说:“我不是一个政治人物,我面对那么多人时不会说话。”“摄影”在他的眼里,就是光,而他喜欢云、雾、阴影,即使没有阳光也还能够适应,家乡里昂的阳光在他的记忆中依然是最美丽的阳光。

卡帕(Capa)在玛格南图片社为他接风时,发现他很害羞,就对他说:“到伦敦去,在那里可以找女人,学英语。”马克·吕布于1954年抵达英国城市利兹,但是,他既没有找到女人,也没有学会英语。这座灰色的工业城市笼罩在哀愁的气氛中,似乎仍旧停留在19世纪,这使他想起了自己的出生地里昂。于是他回到了伦敦,将胶卷交给一位摄影编辑。然而,那位仁兄二话没说,就先说了下面这句话:“卡帕过世了。”大惊失色之下,马克·吕布又返回了巴黎。然后,他把所有的事情忘得干干净净:利兹、胶卷,以及那里的梦中情人。

1943年至1945年期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名工程师,马克·吕布参加了法国的抵抗运动。在工厂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决定当个业余摄影师。1951年他遇到布列松,布列松非常欣赏他,但是却不希望他离开工作的工厂。1953年,他加入了布列松等人创办的玛格南图片社,两年后成为正式成员。1956年他访问中国5个月,1957年和1965年又两次访华。当越南战争爆发后,他进入越南,从越南和美国两个方向记录战争的残酷。这段时间他在亚、非、东欧的许多国家旅行摄影。1979年退出玛格南图片社。20世纪90年代以后几乎年年访问中国。

马克·吕布拍摄照片时不喜欢跟其他记者去抢最好的位置和角度,遇到暴力、血腥、折磨人的场面,他宁可闭上眼睛、盖上相机的镜头……政治记者式的摄影,其实并不适合马克·吕布的真性情。马克·吕布的足迹遍布全世界,他将镜头对准了日常生活,注视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将多年拍摄上海的照片做成了一个小型影像作品,其中的马克·吕布常常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偷偷拍下身前的一组被拍者和拍摄者。那些站在“美好景象”布景前的纪念照,间接地透露出当时世俗的理想和审美趣味,也间接地告诉人们那个时代象征“美好”的事物究竟是什么。以纪实摄影闻名的马克·吕布再三申明他反对“纪实”,“一张照片,并不比任何一个人在公共汽车里随便说的一句话更重要”。

(本文摘自《艺术第一眼》)

著名摄影大师作品赏析(纪实摄影大师马克)(5)

《艺术第一眼》

徐佳和 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2022年出版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积累的艺术评论和文艺随笔,荟萃当代众多有影响的东西方艺术家、画家、摄影大师、世界知名美术馆馆长、策展人等,勾勒出他们的上海之行以及他们与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也勾勒了上海艺术家在异乡对于艺术的艰苦探索、对于家乡的深情回望。

作者:徐佳和

编辑:袁琭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