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很多句子、诗词流传到现代,现代人读这些诗词不一定能领作者的意思,总是凭自己的臆想来猜测其意,特别是引用时不引用全部,而是一部分,更加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如单讲“相濡以沫”与“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以德报怨”与“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完整的句子与分开则,意思完全相反。再加上读者对古代文化、历史背景了解和不够,也都会产生歧义。
就有一首很著名的诗,这首诗几乎家喻户晓,但让很多人解读时产生误解。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完整的诗原本共8句,在我们上学时,只学前面了4句,并且题目改为《䓍》。给人解释的意思是:
诗的主题变成了讴歌了草的生命力极为强大,大致意思为古原之上,野草一副茂盛的样子,一年经历一次枯败与繁茂。一望无际的旷野上,那些野草遵循着四季的变化,枯荣交替。重点还讲了“枯荣”则形象地表现了野草在自然规律里的顽强生命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火没办法烧尽野草,只要春风一吹,便又焕发了生机。“野火”对“春风”,“烧不尽”对“吹又生”,再次形象地展现了野草惊人的生命力,讴歌了它们生生不息、永不言败的品质。并且还衍生出:“斩䓍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等一系列的派生词。我们也就这么理解、这么接受了这些说法好多年。
后来,到了社会上,自己翻阅唐诗宋词时,发现这首诗还有后四句。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书上是这么解释的,春草一直蔓延到了古道,阳光下的广阔绿野连接着荒城。“远芳”“晴翠”与上文的野草繁茂、生机勃勃相对应,展现了野草的芳香与青翠。“侵”表现一种活力,展现野草顽强的延伸生命;“接”则展现野草的范围之广,连绵不绝,把远处的荒城也连接在一起。“古道”会让人产生一种远行、送别的联想,蕴含着伤感的情绪;“荒城”则给人以荒原绝域的想象,暗含了离别的凄凉情绪。
而且,诗的题目也不是“草”,而是“赋得古原草送别”。
本人细细品读这首诗和解释,包括自己读这首诗的个人感觉。总觉得不太对劲!前四句写草的生命力旺盛,和后四句离别的凄凉怎么凑不在一块。而且本诗的题目《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送别诗,而且是在考试中写出来的。不是作者在真正送友人时有感而发写出这首千古名诗句。
如果,这首诗主题仅仅是因为送友人而发,也未免格局太小了,整个诗的内容结构的解释过于牵强。因为前四句看起来非常励志,而后四句则是非常伤感,合成一首诗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后来,查询了一些古籍,发现我们一直曲解了这首诗的意思。把诗分开,前四句成为励志诗也行。但合在一起却不能这么理解。
正确的理解应该这样:
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大唐王朝国力步入衰落的时代,全国到处发生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四周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是虎视眈眈着中原大地。当朝为了暂时的安宁,采用和亲政策,把公主远嫁番邦。除了太宗、中宗和玄宗早些时期,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等嫁吐蕃是在国力强大的情形下形成风光出嫁。后续随着国力的下降,和亲多少带一点委曲求全。事实上历史上自汉代以来,汉族王朝与不知数民族和亲之事就没有断过。
而白居易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对这种感触应该很深,所以在考试中写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目的是以物咏史,表达自己对国力衰败时和亲政微的看法。虚拟描写和亲过程中送别的和亲队伍时的场景和当时惆怅之情。
诗中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指的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接壤之处,本来有双方老百姓在安居乐业,但是民族间常年打仗。双方的人都跑光了,原来的城池也废了,田地也荒了。所以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指的是为了求和,又得把人送过去,“王孙”指的送去的和亲的公主和皇族中派去的人质。这里的王孙不是“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
为什么和亲或送人质呢,当然是敌强我弱,为了暂时的安宁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重点这个“又”字则告诉读者这种事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每年都会发生,每年到了春天时,又得送人过去,所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达了诗人对当朝不争气的一种看法,或说是报怨。
白居易所暗讽的不仅仅是当时的唐朝,也包括从汉以来,凡遇国力衰退时就用和亲的办法苟且求安。如:历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等事件。
这首诗正确的理解起来,本诗真正的主题借和亲一事,表达作者不不满,但这是在考试中所写,不能写得太直白,太直白也不符合写诗的手法,通常是以物咏志,以物抒情,以物咏史,巧妙的通过描写边境荒城的草每年的枯荣,暗指年年都要和亲之意。
因此,我们读书一定不能断章取义,以免曲解原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