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人吵架时,你是否经常觉得自己笨口拙舌、无力还击?请进来学学刘备的手下面对孙权羞辱时,是如何反击的!

由于小说、评书、影视剧等方式的传播,令“三国”这段历史广为人知,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顺口说出一段“三国”故事来。这些广为人知的“三国”故事中,“诸葛亮舌战群儒”无疑是最精彩的篇章之一。诸葛亮能言善辩,面对东吴诸儒的诘问,他从容答复、游刃有余,令东吴诸儒满面羞愧、不能应对。然而这精彩的一幕,其实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诸葛亮开了“主角光环”,真实历史上诸葛亮只是作为使节觐见孙权,孙权手下的主战派和主降派在针锋相对、唇枪舌剑,所以“舌战群儒”这段戏是子虚乌有的。但是真实历史上,蜀国确实有一个辩才曾出使东吴,孙权想羞辱他,却反被他羞辱了,这个人叫做伊籍

诸葛亮舌战群儒真实背景(诸葛亮舌战群儒那是虚构的故事)(1)

诸葛亮舌战群儒

伊籍在《三国演义》中也登场过,或许是罗贯中不怎么喜欢他,因此对他着墨不多。伊籍在小说第34回登场,当时刘备在荆州,蔡夫人要害刘备,多亏了伊籍的通风报信,刘备方才躲过一劫,所以说小说中伊籍是刘备的救命恩人。历史中的伊籍,也确实是在荆州结识的刘备。伊籍和刘表原来是山东的同乡,他少年时就跟着刘表,后来随刘表来到荆州。当刘备落难来到荆州时,伊籍慧眼识珠,一眼就看出了刘备是个潜力股,所以时常登门拜访,请求刘备照顾。按说此时的刘备是寄人篱下,而伊籍却是经营多年,要拜托照顾,也是刘备拜托伊籍才对,但伊籍却心甘情愿放下身段、主动拜访,由此可见伊籍在挑选老板时,眼光可真够准的!

诸葛亮舌战群儒真实背景(诸葛亮舌战群儒那是虚构的故事)(2)

伊籍

后来刘表病死,伊籍就顺理成章得跟了刘备。当时刘备的日子并不好过,所以伊籍跟着他也是颠沛流离、吃尽苦头。终于刘备否极泰来,平定了益州,有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以后,众人论功行赏,伊籍先被命为左将军从事中郎,后来升为昭文将军,他的待遇在蜀汉文官集团中是数一数二的。刘备也非常信任伊籍,蜀汉建国以后,刘备命伊籍与诸葛亮、法正、李严、刘巴一起编订《蜀科》,《蜀科》就是蜀汉的根本法,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伊籍能与这四人一起编订,是何等的殊荣!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伊籍的能力来。

诸葛亮舌战群儒真实背景(诸葛亮舌战群儒那是虚构的故事)(3)

刘备

伊籍还有出众的辩才,其善辩之名估计是人所共知,最起码远在东吴的孙权是知道的。有一次伊籍奉命出使东吴,孙权就想在言语上打败他一次。当伊籍刚进殿向孙权行完礼以后,孙权道:“你侍奉无道之君很辛苦吧?”伊籍心知肚明孙权是什么意思,于是他回道:“就刚刚跪下磕个头而已,不辛苦。”

《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八·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遣东使於吴,孙权闻其才辩,欲逆折以辞。

籍适入拜,权曰:“劳事无道之君乎?”籍既对曰:“一拜一起,未足为劳。”

籍之机捷,类皆如此,权甚异之。

诸葛亮舌战群儒真实背景(诸葛亮舌战群儒那是虚构的故事)(4)

《赤壁》中的孙权

伊籍的机智应答,挽救了国家尊严,令孙权自己成了他口中的“无道之君”。这是不是像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羞辱晏子与齐国,却被晏子机智得反讽一般?所以伊籍与晏子一样,都有外交之才,这类人不能轻易羞辱,否则到头来可能是自取其辱。

你还知道哪些外交上的机智反击?欢迎在留言区分享出来。

欢迎关注“嘉道文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