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亚雯

近日,一则鄄城县11岁女孩小雯走失的消息传遍网络,一时间成为市民关注的话题。直到10月8日17时许,这名女孩在她的一位网友家里被找到,目前已经回到家中。

近段时间,我市寻人消息为何会频繁刷屏呢?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带着疑问进行了采访。

11岁女孩走失,家人发布消息急寻

10月7日,吃过午饭,家住鄄城县彭楼镇的小雯想去姥姥家,便让其妈妈将她送过去。妈妈将她送至姥姥家之后,对她叮嘱一番就离开了。

当天15时许,她的妈妈再次来到姥姥家,准备接小雯回家,但不见其身影。她的侄子告知,小雯被其同学接走了。

2岁孩子走失5个多小时 又有孩子走失不(1)

直到吃晚饭的时间,小雯还没有回家。她的妈妈开始担心起来,并联系亲戚、邻居一起帮忙寻找,印制了寻人启事,并拨打110报警电话寻求帮助。

“我有个亲戚恰好是闪电救援队的成员,他帮我编辑了一段文字,在微信朋友圈传播了出去。”小雯的妈妈说,后来其家人又联系了斑马救援队,一起帮忙寻找。

“鄄城11岁女孩走失,上身穿一件牛仔褂,下身穿一条黑色裤子,脚穿一双拖鞋……”、“又有孩子走失了,这次是鄄城县的……”一时间,寻找小雯的消息传遍网络。

女孩在网友家,网友却称“不清楚”

虽然经过多方努力,但是当天并未找到走失的小雯。

就在小雯家人及救援队一筹莫展的时候,10月8日下午的一个电话重新燃起了所有人的信心。

“喂,我是鄄城县彭楼镇向阳村的,在我们村的树林里有个小女孩,和寻人启事上的小孩有些相似……”听到对方这样说,小雯的妈妈很是激动,她连忙和救援队员一起赶到了鄄城县彭楼镇向阳村。

当日17时许,小雯家人及救援队在鄄城县彭楼镇向阳村小学东找到了小雯及一起走失的小瑶。

“小雯这两天一直待在她的网友察某家里,但救援队到察某家里询问是否知道小雯下落,察某都说不知道。不明白察某为什么要撒谎。”当日下午,小雯的妈妈告诉记者。

小雯的妈妈还告诉记者,今年暑假小雯的哥哥刚换了一部新手机,旧手机留给了小雯。“小雯在手机上下载了‘快手’软件,这次与她一起走失的小瑶,以及收留她的察某,都是她在‘快手’上认识的。”小雯的妈妈说。

心理专家:网络寻人虽快,但会造成精神压力

对此事情,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副教授、心理专家刘英表示,小雯这么小的年龄就私自外出约见网友,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平时家长对她的关心不足。一方面表现在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少,另一方面是对孩子玩手机约束不够。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在孩子成长中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最近频频发生孩子走失事件,大部分都是由于孩子在家庭中得到的关心不足,或者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不亲密,或者有时候孩子在家庭中过得不快乐,所以他们便会外出找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刘英说,“有时候网络、手机软件等也只是孩子用来交友的一些媒介,发生这种事情之后,家长不要训斥孩子,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谈。”

为了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家长不仅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还要控制孩子玩手机。手机中的内容包罗万象,一旦孩子玩手机上瘾,就很难再听家长的管教。

提及通过网络寻人的方式,刘英长叹一口气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孩子走失找不到,家长会通过网络各媒介转发,这也是最近频繁传出人口走失消息的原因。虽然可以提高找寻几率,但对当事人却会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或精神创伤。”

截至本报发稿前,记者得知最新消息,小雯的妈妈为了感谢闪电救援队的帮助,将一面写有“及时救援,奉献爱心”的锦旗送到队员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