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齐本安真实结局(突围中齐本安的形象塑造是不成功的)(1)

《突围》终于收官。主角齐本安在《突围》中是作为一个敢于改革丶敢于反腐败的领导干部正面形象来进行塑造的,但是纵观电视剧提供的齐本安的人设样本,基本上是失败的。但这无关靳东的表演,而是编导的问题。

第一,不注意言行。上任伊始,在就职大会上那句“你们要重新认识我,我也要重新认识你们”,确实容易让人想入非非。一般就职表态,不会这样说话的。基本上都是肯定前任工作,表态如何做好工作,宣布对自己的廉政纪律要求。同时上任初期将办公室放在贵宾楼,虽然是临时的,但明显不妥当。一般自我要求严格的领导干部绝不会选择宾馆房间做办公室的,特别是齐本安家就在京州,将办公室放在宾馆,食住在宾馆,就更不合适了。还有为与靳董交接工作,竟然追着靳董行踪跑到云南去交接工作,留下了公费旅游的口实。这在现实中也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任何一个继任者都不会这样急吼吼地这样去找前任交接工作的。特别是这个前任还是集团总部领导,而且齐本安又在总部工作多年,现任职京州中福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级别应该是正厅职,不应如此缺乏职场常识和领导干部起码的政治修养与业务素质,观其言行就象个刚入职的懵懂莽撞的无知员工。

第二,不注意策略。齐本安一到京州,一是听说棚改五亿元被挪用,立即在中层干部会议上大声质询石红杏,惊动王平安,假装生病离场,而他明知王平安有问题,却只吩咐陆建设一人陪他去看病,结果王平安出逃,事后他还埋怨陆建设"你还能干什么事"?完全没有反省自己不讲究策略的失误。

二是听说京州京胜两矿以四十七亿收购又将以十五亿出售给同一家公司长明集团,且林满江涉嫌一亿元交易费用问题。齐本安竟大张旗鼓、嚷嚷着一查到底。还经常私下与石红杏、牛俊杰夫妇议论,透露上级意图,毫无保密观念,甚至当面向林满江求证,打草惊蛇。这都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现。对于这种涉及如此巨额资金、涉及到总部主要领导的要案,一是不能听风就是雨。二是应该很策略地向有关当事人(经手人)旁敲侧击,如果没有此事,应该立即在适当场合辟谣,维护领导形象。三是在有实证情况下,不能停留在与人议论发牢骚层面,应该向负责纪检工作的张继英书记甚至国资委徐书记反映,以便尽快采取措施,处理相关干部,挽回经济损失。然而我们没有看到齐本安采取果断措施,结果证券公司总经理王平安跑了,五亿棚改资金打水漂,两个矿最终还是出卖给了长明集团。

第三,不遵守组织原则组织纪律。第一次,被革去党委书记职务,即使这是林满江一手操纵的,但这毕竟是以党组名义下发文件的,即使有意见,也应该服从。但他一闻讯,就在电话里向林满江发泄不满,而且在集团人事部长宣布陆建设为党委代书记后,竟不让陆作表态发言,立即宣布会议结束,还命令人撕去横幅,这是极不理智的心胸狭窄的错误行为,是公然对组织决定组织原则的藐视。第二次,齐本安被撤销董事长职务,在林满江等人宣布决定前,他故意坐在下面,林满江叫他上台,他又语带讥讽地说什么董事长赐座,宣布免职决定后又马上站起来,提出要重新坐到台下去。公开与集团领导叫板对抗,连起码的表面尊重都没有。无论如何这时林满江代表的是组织,不是他个人。这两次公开表示对领导对组织不满的粗鲁任性的举动都是在大庭广众中当着京州中福全体干部表现的,其行为根本不象一个领导干部,倒象少不更事的愣头青,甚至象无礼搅局的滚刀肉。很难相信群众会赞赏与拥护这样的领导干部。所以后来国资委徐书记赞扬他能上能下,从观感上怎么也与齐本安的行为对不上号。而片中有关领导居然没有对齐本安这种目无组织原则组织纪律的行为提出哪怕一句批评或者提醒,客观上对齐本安的不当行为进行了肯定,这是不恰当的,是对齐本安形象的严重损害。

其次,他刚到京州中福任职,两个二级单位领导,王平安与李功权先后向他行贿,他只是拒绝了之,没有看到他对两人行贿问题采取任何动作,比如召开党委会议提出处理意见,并向分管纪检工作的张继英书记请示报告。当他听到了有关林满江的腐败传闻,通过审计发现了京州中福小金库等腐败问题,我们都没有看到他主动向张继英书记请示汇报,更没有向国资委徐书记作任何反映。都是张继英书记主动找他听取反映。我们只看到他单枪匹马地与林满江小团体硬杠,只看到他把审计材料摔给林满江看,看不到一个正厅级领导有具的政治策略和智慧方式,看不到他向组织请示汇报的组织观念,以而削弱了这个人物反腐败的敏感性、判断力与行动力。

第四,不注重团结、不关心干部职工。齐本安一到京州中福,就与总经理石红杏针锋相对,为个办公室还发生争执。对副书记陆建设爱理不理,动辄训斥。一副高高在上的钦差大臣的威风。在公司主要领导层中关系搞得很僵。对下属二级单位领导也是如此,例如对中福能源的董事长皮丹,一脸的不屑。对与班子其他成员的关系,片中没有任何反映,看不到齐本安与他们的协调与沟通。即使是他主持的唯一一次民主生活会,也没看到他与领导班子成员沟通,专断独行,说开就开,一点不做好会前沟通工作。看完全剧,他就团结了牛俊杰一个人,有什么事都与牛俊杰商量,有什么话都与牛俊杰一个人说。

对京州中福职工群众,也没看到他有多大的感情。“三二八”事件发生后,就看到他去慰问自己的师傅,对其他受损者遇难者连个吊唁、慰问的镜头都没有,此后也没看到他深入矿工住宅区访贫问苦,与京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合力协调解决矿工住宅区棚改问题。

象这样的领导干部很难在班子成员中、在下级单位中、在干部职工中取得威信,获得人望。而没有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工作还能做好吗?

最后就是看不到他干了什么实事。他任职京州中福三个月,好象就干了一件事,就是审计。其实这个离任审计跟他没有多大关系,不是他要求的,更不是他负责的,这个审计按规定是由中福集团总部主抓的,审计出来的问题首先也不是向齐本安通报,而是向靳董与石红杏通报,向集团董事会通报,换言之,首先得知审计情况与结果的,不是齐本安,而是林满江他们,所以他把审计材料摔给林满江这个情节是胡编乱造的。林满江早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审计情况,而且如果有问题也早采取善后措施了,还需要齐本安来告知他吗?所以后面林满江紧接着给老婆打电话退钱,召开廉政会议痛批石红杏,都缺乏存在的逻辑。

一直要到审计整改才轮到齐本安介入,有的需要他负责整改,有的他也没资格过问,比如涉及小金库的问题,这需要中福集团总部来处理解决。而从片中来看,直到全剧终,似乎还没有形成正式的审计报告,在这种情况下,齐本安咋咋呼呼的,随便泄露审计情况,不仅不稳重丶不成熟,而且在现实中也是绝不可能的。全剧化了那么多镜头表现的前任离任审计,其实根本不是齐本安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编导明显缺乏审计工作常识。

除此之外,矿工住宅区棚改资金打水漂,林本安无可奈何。所谓的煤电深化合作方案,内容语焉不详,林满江还不批。所以实际上齐本安到任后并没有干什么实事,除了与林满江死磕,以及一系列不稳重不成熟的表现外,我们基本上没有看到他有什么管理企业的思路、素养、能力与水平,这样的国企领导干部形象,难以让人信服。

归根结底,这部电视剧没有很好地将国企反腐败与管理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最为诟病的地方。这也是导致齐本安这个人物塑造失败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