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标题中的问题答案放上来:(1)“哪吒”这个词,准确的读音是(né zhā),声调也要读准;(2)噊字的正确读音读yù,不读jué。很多网站标注错误是把它注成了“谲”的读音。详情请见相关字词条,无兴趣内容请忽略。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79课,讲《说文解字》“口”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六个汉字中同样有多个是生僻字,学习枯燥,请坚持。今天的六个汉字分别如图:
(今天要讲的六个汉字)
1、嘮。1986年《简化字总表》依偏旁简化为“唠”。读音有四个:
(一)chāo。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嘮,嘮呶,讙(同“欢”)也。从口,勞声。”形声字,用于词汇“嘮呶”,本义是喧哗声。
(二)láo。主要用于词汇“唠叨”,指说话噜嗦。比如《红楼梦》第七回:“那周瑞家的又和智能儿唠叨了一回。”注意读音的声调,这里的唠叨和我们平常说的唠叨略有不同。
(电视剧《红楼梦》周瑞家的与智能儿说话)
(三)lào。读这个音,是现代汉语音中最常用的读法。方言。说话、闲谈。比如,有话慢慢唠;来咱们唠一会儿。唠嗑。比如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箫队长没有唱歌,也没有跟别人唠嗑。”
(四)xiāo。这个读音现在较少使用,同“詨”。指呼叫声。《集韵.爻韵》:“詨,吴人谓叫呼为詨,或作唠。”显然,这也是方言用法。
嘮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嘮字的小篆写法)
2、呶。有三个读音:
(一)náo。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呶,讙声也。从口,奴声。”形声字。本义是喧闹。《广韵.肴韵》:“呶,喧呶。”比如《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有:“宾既醉止,载号载呶。”客人已经喝醉了,又是叫来又是闹。又比如刘禹锡的《壮士行》:“里中欣害除,贺酒纷呶号。”用法一样。
本义之外,又用叹词。比如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一章:“呶,信在这里,你看嘛!”
(现代作家李劼人像)
(二)ná。这个读音专用于词组“嘮呶”,喧闹。《集韵.麻韵》:“呶,嘮呶,谊也。”
(三)nǔ。同“努”。凸出。现代汉语常用。比如茅盾《小圈圈里的人物》:“说着用嘴巴向贝师母一呶。”茹志鹃《给我一支枪》:“她没有回答,还是用嘴向村外呶了呶。”多指呶嘴以指示方位。
呶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呶字的小篆写法)
3、叱。读chì。《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叱,诃也。从口,七声。”(注意字形,右边是一个七,不是一个匕首的“匕”,那是另外一个生僻字,现已不常用。)形声字,本义是大声呵斥、责骂。《玉篇.口部》:“叱,呵也。”比如《公羊传.庄公十二年》:“(仇牧)遇之(宋万)于门,手剑而叱之。”再比如柳宗元的《古东门行》:“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这句诗讲汉御史冯敬被刺时的情景,暗指武元衡被刺,即随身的护卫在听到歹徒是叱声时都逃开了(可见是大声)。柳宗元被贬柳州,有很大原因是武元衡对刘禹锡的不满,但听到宰相武元衡被当街刺杀,柳宗元还是大抱不平,这是柳宗元的品格。
(柳宗元像)
本义之外,叱还有三个用法:(1)呼喊;吆喝。《吕氏春秋.至忠》:“王叱而起,疾乃遂已。”意指齐王呼喊着站了起来,病于是就好了。再比如白居易《卖炭翁》:“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叱指吆喝牛的声音。
(白居易《卖炭翁》诗意)
(2)用作象声词。比如陆游的《岳池农家》:“春深农家耕未足,原头叱叱两黄犊”指吆喝牛的声音。
(3)用作叹词,两种用法:<1>呵斥的声音。《集韵.质韵》:“叱,声也。”比如《庄子.大宗师》:“子犂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相当于子来说:“去!躲开!不要惊动了造化!”<2>呼唤的声音。比如《太平御览》卷九六五引《汉武内传》:“上以所持杖击未央前殿槛,呼朔曰:“叱!叱!先生来!来!先生知此筐中何等物也?”喊人的声音。
叱的小篆写法如图:
(叱的小篆写法)
4、噴。1986年依《简化字总表》偏旁简化为“喷”。有三个读音:
(一)pē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噴,吒也。从口,賁声。一曰鼓鼻。”形声字,两个意义:其一就是“叱”;愤怒。就是《说文》的“吒也”,徐灏的《说文注笺》称:“今俗语犹谓吒人曰喷”现代汉语里仍然称叱人叫喷人,比如,喷他;其二指吐气;嚏喷。就是《说文》的“鼓鼻。”《广韵.慁(hùn)韵》称:“噴,吐气。”比如《战国策.楚策四》:“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千里马向前低下头,喷着气,抬起头,大叫一声,声音直冲云霄。这是汗明对春申君的比方,伯乐遇到千里马之后,千里马兴奋的样子。
(千里马遇伯乐)
又比如《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不觉打了两个嚏喷。”
(打嚏喷)
以上两本义之外,喷又指急剧湧射而出。《广韵.魂韵》:“喷,潠(xùn)也。”比如《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百足虫说:)“你没有见过吐唾沫的吗?喷出来,大的像珍珠,小的像雾气。”再比如“喷泉”的喷。
(喷泉)
(二)pèn。读这个音时,用作量词。指开花结实的次数。比如:头喷棉花,豆喷豆角。
(三)fèn。吹奏(管乐器)。《集韵.问韵》:“喷,吹声。”比如辛弃疾《念奴娇.我来吊古》:“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一声谁喷霜竹)
噴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噴字的小篆写法)
5、吒。有两个读音:
(一)zhà。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吒,噴也,叱怒也。从口,乇声。”形声字,本义是愤怒。桂馥的《说文义证》称:“叱怒也者,《声类》:‘喑唶,大吒也。’《史记.淮阴侯传》:‘项王喑恶叱咤’《索隐》:‘咤或作吒。叱咤,发怒声’”项王震怒咆哮。这里是引申义,指因愤怒而发出的声音。
(项羽塑像)
本义之外,吒还有其他意思:(1)进食时口中作声。《玉篇.口部》:“吒,《礼记》‘无吒食’,谓嫌薄之。”这是说,《礼记.曲礼上》里的“毋吒食”,郑玄注称“嫌薄之。”孔颖达注称:“咤,谓以舌口中作声也,似若嫌主人之食也。”古代吃饭,舌头在嘴里发出声音,是很不礼貌的行为。(2)叹惜。唐代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二:“咤,又作“吒”,引《通俗文》曰:“痛惜曰咤也。”晋代郭璞《游仙诗》有:“临川哀年迈,抚心独悲吒”的句子。
(二)zhā。读这个音时,用于神话传说中的人名用字。比如《封神演义》、《西游记》中的哪(né)吒、木吒、金吒等。其中以哪吒的名字最易读错,因为两个字都是多音字,声调又不易读准,它的标准读音应当是(né zhā)。
(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
吒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吒字的小篆写法)
6、噊。读yù。这个字很多网站标注读音时均标注错误,好在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和汉语大字典》均标了正确读音yù,即《广韵》所标“余律切”,它不读jué。之所以有这个错误的读音,完全是把它当成了另一个字:谲。这种情况的发生有情可原,详细如下:
噊,《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噊,危也。从口,矞声。”形声字。本义有两种解释,《尔雅.释诂下》称“噊,危也。”王引之《经义述闻》称:“危有二义,一为危险之危,‘几、烖、殆’是也;二为诡诈之诡,‘噊’是也。噊盖谲之别体。”也就是说,这个字本义有两个:(1)危险;(2)诡诈。如果仅解作“谲”的意义,就少了危险这个意义项。“噊”字可以写作“谲”(并不是等于谲),于是很多网站直接就把“谲”的读音给了“噊”,其实可以这样写并不代表直接可以把读音也改掉,所以请一定注意。
(鸟鸣枝头)
本义之外,噊还指鸟鸣。《广韵.术韵》:“噊,鸟鸣。”《集韵.术韵》:“噊,鸣也。”
以上本字均没查到典籍有实际应用实例,暂缺。噊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噊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179,部分图片引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