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塘豆腐

是义乌人餐桌上

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烧鱼头、凉拌……

在巧手烹饪下

它以各种面貌的美味登场

80后大叔做的夜宵(一天做1500斤也不够卖)(1)

正宗的宗塘豆腐怎么制作

跟着商贸君一起去看看

宗塘豆腐出自宗塘村,这里是义乌历史名人宗泽后裔聚集区。相传,宗泽留守汴京(现开封)时,曾为军中的患病官兵亲手制作宗塘豆腐。宗泽后人传承豆腐制作技艺已经几百年了,鼎盛时期村里约有三分之二的人以此为业。

80后大叔做的夜宵(一天做1500斤也不够卖)(2)

宗小娟是宗塘豆腐制作工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从十几岁便开始做豆腐、卖豆腐,至今已有50多年了。

宗小娟介绍,宗塘豆腐的制作工艺较为繁琐,从大豆选材、浸泡、磨浆、蒸制,到过滤、点豆腐、凝结,再到最后的压榨成型,大大小小得经过八道工序。

80后大叔做的夜宵(一天做1500斤也不够卖)(3)

“卤水点豆腐”这一环节,是做好宗塘豆腐的关键步骤。宗小娟全神贯注地站在装满熟豆浆的“豆腐井”前,拿着一个木制长柄小勺,不停地顺着同一个方向搅动,边搅动边倒入少量的盐卤。“这个看着简单,实则大有讲究的,什么时候倒盐卤、倒多少都是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一旦没掌握好比例,盐卤豆腐就无法凝结成型”。慢慢地,“豆腐井”里的豆浆颜色发生了细微变化,静置一段时间后,摇身一变成了豆腐花。

80后大叔做的夜宵(一天做1500斤也不够卖)(4)

豆腐有了雏形,之后再将它们舀入定制的豆腐架里,用纱布包好,进行两次压实成型。经过2个多小时的忙碌,正宗的宗塘豆腐就做好了。

80后大叔做的夜宵(一天做1500斤也不够卖)(5)

在老义乌人的记忆里,宗塘人挑着豆腐在家门口叫卖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如今的宗塘豆腐,依旧广受欢迎,每天早上六点半,宗小娟和丈夫傅寿法就会来到鸡鸣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前卖豆腐。

傅寿法:

“平时一般做500斤左右的豆腐,不到8点肯定卖完了。过年前那段时间太紧俏了,每天加班加点做上1500多斤,也不够卖,有些老顾客凌晨4点多就来排队了。”

宗小娟说,现在除了本地人购买,时常还有在上海、杭州等地工作的义乌人回来购买,甚至有老顾客将真空包装好的宗塘豆腐寄往国外。

80后大叔做的夜宵(一天做1500斤也不够卖)(6)

这口豆腐

你爱了吗

转自:义乌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 义乌交通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