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写字,照着字帖样子写,按照自己的理解写,还需要有心法吗?心法是什么法?心法与笔法有什么关系?

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夫欲书者,先干研墨,然后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这是说,写字之前,书者要先在内心构思成熟,然后再下笔书写。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说,"瑩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虚拳直腕指齐掌虚,意在笔前,文向思后。"

古代书法大师都在说意在笔先,字居心后。这就把写字分成了动笔前与动笔时两个部分。

据此,把写字的方法分成两部分也就顺理成章了。

暂且把动笔前构思写字的

想法与过程称为心法,把动笔写字时的方法称为笔法。

写字五种笔法(写字的心法与笔法)(1)

把写字的方法区分为心法与笔法,对写字来说,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随着练习写字的深入,对写字理论与实践的认识与理解也会进一步加深。如果不进一步研究写字的原理和笔法,想提升写字能力就会受到很多限制。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难于学好某种书体或掌握某个书法家的书写风格与用笔方法。因为历代书法家都是有传承的,书法的原理和艺术性都是有理论论述和书法实践经验的。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说"盖结字而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练习写字提升笔力,必须研究古人传承下来的用笔方法,同时,更要研究,理解和掌握他们为什么这样用笔写字。

古代书法大师写字前都要深思熟虑,把要写的字形,用笔构思好,我们就必须学习他们谋划写字的"心法",掌握他们是怎样构思写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因此,学习写字,学习心法与笔法缺一不可,而写字的"心法“又往往被习字者忽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