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一定要有个怕的人吗(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怕的人才行)(1)

文 | 果妈 (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参加婚礼的时候,酒席上同桌的一个5岁大的孩子,很挑食,不喜欢吃青菜,还特喜欢吃酸辣猪肚,辣得大口嘘气,吵着要喝水,妈妈就哄着他说,先吃几口青菜,吃了就不辣了。

于是,给孩子夹了一点刚上桌的青菜,吹了几下递给了孩子,结果孩子刚嚼了一下就吐了出来,把筷子一甩说好辣。

妈妈脸上有点挂不住,哄着孩子说水凉好了,喝了就不辣了。

喝完后,孩子还吵着要吃酸辣猪肚,妈妈就说了孩子几句"等会还辣到了就活该",孩子立马发脾气,抹泪,吵着就要吃。

小孩子一定要有个怕的人吗(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怕的人才行)(2)

"你再吵,就不要跟我坐了,去你爸那里坐,看你还敢不敢闹?"妈妈这句话一说,孩子瞬间不吵了,瘪着嘴继续抹泪。

好像,身边挺多家庭都存在着这么一种情况,孩子吵闹时,妈妈管不住的就会抬出爸爸来,爸爸管不住的就抬出妈妈来,孩子立马变乖巧。

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一个扮红脸一个扮黑脸”,很多父母都认为在家里孩子必须要有一个怕的人才行。

孩子有一个怕的人,是真的更有利于管教吗?

果妈问了身边好些家长,包括一些祖父母辈,发现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在家里有一个怕的人,管教起来会便利很多。

比方说:

孩子做作业磨蹭,各种借口想逃避,只要说一句"你再不好好写,等你爸爸回来,看怎么收拾你",孩子就会安静地做作业了,虽然写起来,一样磨蹭,但好歹动笔了。

小孩子一定要有个怕的人吗(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怕的人才行)(3)

孩子去商场,看上一款玩具,不买死活不走,一屁股坐地上,怎么讲道理都不听,只要说一句"待会回去,衣服脏了,妈妈骂就别哭",立马从地上起来。

孩子去做客,和小朋友玩得太嗨,很闹人,叫他不听,只要说一句"你不听话,等会你爸来打你了",瞬间安静不少。

诸如此类,生活中只要孩子不听话,仿佛搬出那个在家里扮"黑脸"的人来,比什么都好使。

不可否认,这种家庭管教方式,确实见效很快,但毕竟,孩子之所以会变乖,是因为害怕而顺从、屈服,当孩子长大后,有力量对抗了,就管不住了。

这种管教方式,只是方便了父母,却会对孩子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坑害了孩子。

小孩子一定要有个怕的人吗(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怕的人才行)(4)

这些不利影响,家长不可忽视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两个家长一唱一和,把孩子往套里引,就犹如"打一巴掌给个甜枣",但是孩子内心受到的伤害,却不是一个"甜枣"就可以抚平的。

1、孩子很难建立"平等对人"的心态

有怕的人,就有不怕的人。

孩子也是精明的,在怕的人面前,孩子会压抑自己,假装乖巧;而在不怕的人面前,就会越来越骄纵蛮横,久而久之,很难建立"平等对人"的心态。

小孩子一定要有个怕的人吗(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怕的人才行)(5)

康康是家里的独生子,妈妈对他会比较宠溺,爸爸则比较严厉,所以,每次要什么东西,都只敢悄悄地缠着妈妈买,各种磨人,在爸爸面前却提都不敢提。

父母的分角色教育,也让孩子学会了分角色待人,养成投机取巧的坏习惯。

2、孩子容易产生矛盾心理,父母威信力度降低

对待同一件事,父母截然不同的态度,会让孩子陷入"手表定理"困惑。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给一个人一块手表,当别人问这个人时间时,这个人能够快速而且自信地说出时间;然而,当给这个人两块不同的手表时,这个看表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说出时间了。

因为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手表现象"。

小孩子一定要有个怕的人吗(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怕的人才行)(6)

并由此而引伸出了一个结论:在做事情时,只能有一个指导原则或价值取向,尤其在家庭教育中一定不能前后矛盾。

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红脸和黑脸,对教育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双重标准,当孩子自己都没有判断的时候,甚至可能不知道该听谁的,父母的威信就降低了。

拿破仑在带领队伍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

"宁愿要一个平庸的将军带领一支军队,也不要两个天才同时领导一支军队。发命令的只能是一个人,而不能两个人平起平坐,一个不服一个,这样只会坏事,不会成事。"

小孩子一定要有个怕的人吗(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怕的人才行)(7)

3、破坏亲子关系,孩子缺乏安全感

不管家里谁扮演严厉的那个人,孩子因为害怕,自然会选择更亲近"对他好"的人,所以,很不利于亲密亲子关系的建立。

比如说:

父亲唱黑脸,一般来说父亲更加会倾向于忙工作,对孩子的陪伴本来就比较少,孩子自然会不喜欢跟自己"害怕"的爸爸相处,所以更喜欢粘着妈妈。

时间长了,在孩子的印象中,爸爸固定的印象就是严厉、不可亲近,和爸爸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冷淡,甚至是抵抗叛逆。

母亲唱黑脸,孩子天生就对母亲有种依赖感和信任感,如果,母亲对自己的态度一直是比较严厉和疏远的,那么孩子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小孩子一定要有个怕的人吗(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怕的人才行)(8)

4、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性格容易走极端

小雨爸妈在孩子还没出生时,两人就约定当孩子犯错后,一个人负责批评,一个人负责打圆场。

一直坚持到了孩子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妈妈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调皮捣蛋,甚至故意惹祸,一问才知道,原来小雨很羡慕好朋友有爸爸妈妈爱,但是自己却只有妈妈爱,没有爸爸爱。

妈妈跟他解释,爸爸也是爱他的,小雨却反问"那为什么爸爸从来都没有夸过我,只会骂我和打我",妈妈听后竟然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父母的前后不一致态度,会让孩子时而感受到温和,时而感受到责骂,孩子的情绪也会变得波动不稳,在父母一方那里过度乖顺,所造成的压力,很多时候都释放到另一方身上。

当孩子习惯于从一方得到宠溺的时候,很容易形成依赖性讨好的人格,甚至于走向极端耍无赖,又或者是软弱无条件顺从,这些对孩子个性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孩子日后的成长。

小孩子一定要有个怕的人吗(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怕的人才行)(9)

父母需要纠正"管教思维",这3招帮你更好的管教孩子

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刻意去唱红脸黑脸,不仅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很多快乐,也让孩子失去了独特的成长空间。

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更好的管教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好,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采用一种比较有效又不伤害孩子的方式进行。

1、建立父母"真正的"权威

真正的权威,不是用"严厉、打骂、恐吓"等手段来使孩子服从,而是孩子从心底认可你的管教。

前提条件就是,尊重孩子,并赢得孩子的尊重。

当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充分的爱与肯定时,孩子对父母依恋与信赖感会增强,遇到问题也会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从而愿意接纳父母对自己的管教。

这时,父母在孩子心里的健康的威信便产生了。

小孩子一定要有个怕的人吗(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怕的人才行)(10)

2、家长之间要统一教育战线

心理咨询师李晓煦参考《行为与习得》一书得出,黑脸红脸与阻断 (Blocking) 效应。

他表示:

不少家长奖惩孩子的时候会分工,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做错事的时候,那个讨厌的家伙也在,就会受惩罚;做对事的时候,那个喜欢的家伙也在,就会有奖励。

家长希望孩子习得对错与奖惩的联结;孩子实际习得红脸黑脸与奖励惩罚的联结。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

父母的一唱一和,反而会让孩子学会察言观色,孩子的改变行为,不是因为认识到了对与错,而是根据父母的反应来逃避惩罚或获取奖励。

在这个过程中,规则和道理本身就被忽视了,所以,家长之间要统一教育战线,更有利于管教孩子。

比如说,著名的演员黄磊就从来不赞成"一个红脸一个黑脸"的教育方法,女儿多多做错了事情,黄磊和孙莉会一起说她错,她要是对了,也会一起夸她。

小孩子一定要有个怕的人吗(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怕的人才行)(11)

他说:"如果孩子知道父母有不同的立场,她就会钻空子,知道爸爸这边不行,就去妈妈那边,这样并不好。"

3、"温和而坚定",有原则有底线

"温和而坚定"是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常常提到的一个观点,源自于美国心理学大师科胡特的"不含敌意的坚决",即无论你怎样,我都不会有敌意产生。

父母对待孩子,要想化解难管教的矛盾,首先就是要坚定,即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底线,不能一味迁就孩子,溺爱孩子,该立的规矩趁早立;

其次是温和,无论孩子有什么情绪或要求,父母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安抚好孩子后再来开导孩子。

如此一来,才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毕竟,情绪激动的孩子,是听不进去道理的,而吓唬式管教,容易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尝试用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去和孩子相处,你一定会发现,这会是比"红黑脸"的反差刺激更能让孩子认可和接受的一种方式。

小孩子一定要有个怕的人吗(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怕的人才行)(12)

果妈结语

养育孩子从来不一件容易的事,教育孩子任何一种方法,有效还是无效,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家长的思维观念,一个是长期的坚持。


我是两孩妈妈 - 果妈,一直从事教育行业,正面管教践行者,专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及干货文,解决爸妈育儿烦恼,让爸妈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个赞,或转发哦。你们的鼓励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更多好文:

1)"爸,你也开车来接我一次吧,让我长长脸",爸爸一席话点醒孩子

2)不要夸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请用以下4种语境表扬孩子

3)70岁老人为辅导孙子,隔窗“偷听”上课,网友称她为“最美奶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