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有一段常被引用的话:“我每天会提醒自己一百次,我的内在和外在生活都是仰赖他人努力的结果。所有,我必须竭尽全力,希望能以同等的贡献回报我从过去到现在自他人身上所获得的一切。”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爱因斯坦的话实质上是想告诉我们两件事:一是感恩,感恩他人成就了自己;二是懂得感恩之后,要用行动回报外界、回报他人。

感恩之后,就是回报

经常感恩,我们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回报。而付出越多,我们自然也会收获更多。这样我们就参与进了一个良性循环。所以,说感恩之心能带来更多的美好与富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我们现在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我看到很多家长都做得很好。家长们孝敬老人,让孩子跟自己分享食物,等等。我也在努力学习、总结、反省。

首先,我们可以让孩子看清自己跟他人的依存关系,看清恩惠来源,看到他人的付出,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这是产生感恩心的前提。

我们家小区比较清静,白天在小区里遇到最多的就是保洁阿姨和保安叔叔。记得从女儿能听懂话时起,每次带她在小区里散步,遇到保洁阿姨,我就跟她说:“看,阿姨把这里打扫得多干净啊!”这样说了一段时间,后来就不常说了,因为时间久了,保洁阿姨都认识她了,碰见了,女儿有时能主动问好。这些阿姨也很自然地跟她说话。有时她要去什么地方玩,不等人家问,就无比兴奋地告诉保洁阿姨:“我要去公园了!”显然把对方当成熟人来分享自己的快乐了。我想,能让她看到人家工作的价值,尊重他们的劳动,把他们当成熟人和朋友,这就是好的开端。

女儿上幼儿园后,第一周还好,第二周开始有些不爱去。当她跟我抱怨时,我岔开话题,说:“你应该感谢老师啊,老师也想在家里呆着,那多舒服啊,可是老师不能在家,得去幼儿园照顾小朋友们。”她停止了抱怨,想了想,问我:“老师家什么样的?”我说那你明天记得问问老师。然后我又教育她一通,老师多么辛苦,要体谅老师,多配合协助老师,别的小朋友哭了,要帮助老师去安慰他们,等等。我想,把她的思路这样转移了,能帮助她坚强起来,少一些自怜和抱怨。

感恩教育给父母(感恩教育一定要下跪)(1)

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较让孩子看到自己是怎样的优越

有几天我女儿抱怨幼儿园的饭菜没有家里的好吃。我翻报纸刚好看到一篇扶贫助学活动的报道,其中一个孩子高考考了600分,家里非常贫寒,为了给妈妈省下钱治病,他常常几顿饭都不吃,他从没买过新衣服……我给女儿念了,不知她听懂多少,反正表情凝重,想必是被震撼得够呛,正在严重共情。我想等她大了,一定带她去参加这类活动。我还给她讲过我自己小时候的生活状况,她都非常爱听。她边听边给加料:“妈妈小时候的滑梯都是黑色的!”——黑色是她认为最糟糕的颜色。

当然这样的教育也不要太过,因为孩子现在的优越本来是好事,不是他们的错。关键是要让孩子看到还有不一样的生活状况,要知道自己的优越,要学会知足。

其实,与其总是在嘴上唠叨这些,说你如何优越,好像要孩子对此产生负罪感一样,那还不如索性不给孩子提供太优越的条件。

说教必须有,但更好的办法是:省下一些说教,同时降低一些物质标准。

当了妈妈以后,我才开始理解其他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劲头。看着孩子可爱的小脸,我们真是愿意把一切都买来给他,只为了让他能高兴。所以说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的欲望不好控制,而是家长满足孩子的欲望不好控制。

我不知道有没有专家研究过:是否孩子物质越是匮乏,他就越懂得知足与感恩。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所有欲望都得到满足的孩子,他的快乐其实是更少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孩都在超市门口坐那种投币的摇摆车。我的女儿两岁时很爱坐,我规定最多只能坐两次。她对这个规定很满意,跟姥姥还是宋姨出去时,也从不多坐。我看到有些孩子是想坐几个就坐几个,家长丝毫不加限制,我听说过有个5岁的孩子最多一连坐18个!

这个小事让我发现:其实小孩是喜欢合理的限制和规定的。这些限制和规定会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权利范围,知道自己是在一个被大人所掌控的框框里,知道界限在哪,由此他会更有安全感。而 一切要求都被满足的孩子,就会有一种迷失感,他可能慢慢地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了。他失去了为了得到什么东西而等待、而努力的乐趣。同时,他也真的会对得到的东西更不珍惜了。

感恩教育给父母(感恩教育一定要下跪)(2)

当然,物质上该满足的还是要满足,关键是要适当地设定限制,让孩子体会到期待、盼望的感觉,让孩子充分领会事物的价值,帮孩子学会自律、知足,学会珍惜,进而生出感恩之心。

在学习方面,随着孩子长大,家长可以逐渐引导孩子多了解各个学科的发展史。我曾经翻看过一本书《多重宇宙——一个世界太少了?》,由两位德国人合著。书写得很生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科学家们为了科学研究曾是怎样的努力,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过去还看过一本由一位80后才子曹天元写的《量子物理史话——上帝掷骰子吗》,也写得同样生动有趣。这样的书,对理科感兴趣的高中生大概就能看了。

家长引导孩子了解这方面的东西有什么益处呢?学科发展史可以让孩子们看到各门学科发展到今天是多么的不易,看到自己所学的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那么孩子就会更加珍视每天所学的知识。心里存有感激,学习起来态度一定不同。有了这样的视野,那么在感激和敬重之后,他自然会想到要去继承,并且要努力去探索,自己将来也搞出点名堂来。

教育感恩,还要让孩子多动手去做事情。

可以在家里做家务,可以跟保洁阿姨打扫小区,可以找机会参与各行各业的劳动。觉得英语课本学得差不多了吗?给孩子一些素材或是一个主题,让他自己编写一个单元的教材……

教育感恩,还要让孩子学会凡事都看到积极的好的一面,学会发现事物的独特价值,让孩子习惯于在平凡的事物中寻找值得感谢的地方,锻炼从错误、失败和逆境中去学习、去成长的能力。

堵车时,感谢有这个空闲时间可以放松一下、想想事情;班里有淘气的同学,感谢他们的存在,锻炼了自己控制注意力排除干扰的能力;别人把脏活、重活都留给了自己,感谢他们的信任,给了自己额外的锻炼机会;感谢每一次错误和失败;有病了吃药打针很痛苦,感谢医学吧,西药是西医科学的成果,中药是祖国医学的智慧加上万物的精华……

最后想说,在教育感恩方面,生活中细微的习惯、礼节、仪式也是很重要的。

很多比较西化的家长认为,孩子是可以“没大没小”的,我们跟孩子要平等,不必太强调长幼尊卑。我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家长有正确的想法,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去把握这个尺度。

比如,我的女儿曾经很喜欢在家里玩幼儿园上课的游戏,她当老师,我们是学生,这时她对长辈都可以直呼其名。但是平时不可以。平时早起要问早晨好,睡前要道晚安,“晨则省,昏则定”。在外遇到熟人都要打招呼,但有时,有陌生的路人用莫名其妙的话去逗她,她不喜欢就不予理睬,我也不强迫她答话。这看似不礼貌,但我觉得在她的角度来看,她的反应是很正常的,甚至说明她有分辨能力,所以没什么需要改正的。

我也曾是想法很西化的人,但是有了孩子之后,我发现传统的一些教育方式也很有道理。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来客人时,小孩是不能一同上桌吃饭的。这在现在的孩子看来一定是太过分了。大一些时,可以上桌了,先吃完,必须说“我先吃完了,请慢用,请多吃点。”然后才可以离开。现在想,在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礼节的真正含义时,要求孩子先做到这些,养成这样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跟孩子平等,这同有长幼尊卑的概念并不矛盾。平等指的是人格上的平等,而不是完全平起平坐。正如有位外国教育专家所说,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而不是更多的一个玩伴。孩子需要父母位于他之上,处于主导地位。而做父母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把孩子摆在恰当的位置上。如果我们已经把孩子放在了皇帝的位置上,还怎么能指望他去感恩?

感恩教育给父母(感恩教育一定要下跪)(3)

父母养育孩子本是尽自己的本分,并不是为了日后的感恩。只要父母是无条件地爱孩子,并且不是溺爱,那么孩子自然是会爱父母、感激父母的。我们教育孩子要有感恩的心态,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受益,而是为了孩子有个健康的心态。

感恩也并不只是对父母的感恩,我们要培养的是前面说过的一种对事物的泛泛的感恩心态。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礼节、仪式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人拜祭祖先、拜祭天地、拜佛、拜圣贤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拜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是表达对宇宙万物、对佛与菩萨、对祖先、对圣贤的敬意和谢意。

在很多宗教及文化里,都有饭前祈祷感恩的仪式。现在看,这样的做法也是很有道理的。这样的仪式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感恩之心,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健康——我相信受到祈祷和感谢的食物吃下去对身体更有益处!

感恩之心是强求不来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平时小的礼节的要求,让孩子习惯于敬重长辈的做法。有了基本的恭敬和尊重,才有可能生出感恩之心。

据此,我想我们家长是否可以在自己的家庭里创造一些大家能接受的、可行的仪式,以便有更多机会去把我们的感恩心情表达出来。我们可以在饭前、在周末、在节假日,以自己独有的形式去表达感激、增强家庭凝聚力。

比如我曾告诉女儿在吃饭时,对自己要吃的东西说我爱你、谢谢你。她真的很高兴地去说了。她会对自己爱吃的东西说:“小米粒,我好爱你啊!谢谢你!小黄瓜,你好可爱啊,谢谢你!”她平时就很喜欢小的东西,也常对各种小东西说话,所以这在她看来是很自然的做法,一点都不别扭。

古话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就是这个意思,知道了这些食物的来之不易,也就会更加感激那些为此付出劳动的人。

心存感激之情,你心中的世界,将是无比美好的。

感恩教育给父母(感恩教育一定要下跪)(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