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云郑少秋(一举成就郑少秋刘青云周慧敏郭蔼明)(1)

今年是《大时代》播放26周年。该剧是TVB25周年台庆剧,并于1992年10月5日在无线电视台首播 。2015年,TVB星河频道重播了《大时代》。

当年《明报》评论:

如果没有《大时代》,郑少秋永远都是公子哥;

如果没有《大时代》,刘青云也只会演呆傻的角色;

如果没有《大时代》,周慧敏就是一个花瓶;

如果没有《大时代》,郭蔼明也不可能走红。

刘青云郑少秋(一举成就郑少秋刘青云周慧敏郭蔼明)(2)

《大时代》剧组全家福

确实,如果没有出演《大时代》的丁蟹这一角色,郑少秋的演技不一定被认可。无论是风流潇洒的盗帅,还是器宇轩昂的乾隆,人物性格都过于单薄。

郑少秋在深陷抛妻出轨的舆论压力时,坚持出演了丁蟹,奠定了他在香港影视界的地位。在2007年香港娱媒评选的百大经典电视角色中,让港人恨的咬牙切齿的丁蟹,力压周润发的许文强,拿下了第一名。

刘青云郑少秋(一举成就郑少秋刘青云周慧敏郭蔼明)(3)

郑少秋饰演“无辜”反派丁蟹

偏执、自私、暴力的丁蟹硬是被郑少秋演出了一种“我杀人,但这并不是坏事”的无辜神韵。在灭霸出现之前,这恐怕是最具魅力的反派角色。

金牌编剧韦家辉深谙鲁迅的名言: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如果没有方进新与罗慧铃这对苦命鸳鸯,丁蟹的蛮横无理或许不显得那么可憎。

在现实生活中与郑少秋不和的刘松仁,在《大时代》里饰演丁蟹的死对头方进新一角,将方进新儒雅刚正又痴傻可怜的人生经历演绎的淋漓尽致,“我需要工作赚钱”那一幕尤为虐心。

刘青云郑少秋(一举成就郑少秋刘青云周慧敏郭蔼明)(4)

方进新,刘松仁饰演

靓绝五台山的蓝洁瑛,饰演方进新的爱人罗慧玲,也是刘青云、李丽珍的继母。据说编剧一开始安排罗慧玲一角是两人的亲生母亲,但蓝洁瑛觉得自己生不出李丽珍和刘青云,才把角色从生母,改成了继母。

刘青云郑少秋(一举成就郑少秋刘青云周慧敏郭蔼明)(5)

罗慧玲,蓝洁瑛饰演

《大时代》作为TVB二十五周年台庆剧,美女如云,比如学历最高的港姐郭蔼明、性感成熟的李丽珍、青春可人的杨羚。但论观众缘最好的,一定是玉女掌门周慧敏。

刘青云郑少秋(一举成就郑少秋刘青云周慧敏郭蔼明)(6)

刘青云与周慧敏剧照

周慧敏在剧中饰演的大陆妹“小犹太”,情深义重勤俭持家,一曲《红河谷》不知敲开了多少男人的心房,成为无数少男的理想妻子,抖音成都小甜甜也比不了。

刘青云饰演的方展博,在戏里选择了周慧敏,而戏外,却和饰演龙纪文的郭蔼明走到了一起。两人二十年的婚姻堪称举案齐眉,从上红毯走秀,到下市场买菜,两手牵地从来都很瓷实,堪称虐狗界扛把子。

刘青云郑少秋(一举成就郑少秋刘青云周慧敏郭蔼明)(7)

刘青云与郭蔼明婚礼,1999年

实际上,《大时代》首播收视率并不理想,倒是因为剧中借抛空恒指大发横财的丁蟹与股灾画上了等号,每逢郑少秋有影视节目播出,恒指都会迎来不同程度的下跌。里昂证券还专门进行研究(Adam Cheng Effect),并发表研报。

刘青云郑少秋(一举成就郑少秋刘青云周慧敏郭蔼明)(8)

里昂证券针对丁蟹效应的研究报告,2004

丁蟹效应越传越神,《大时代》的口碑也水涨船高,2015年4月20日,香港股市牛气冲天,TVB顺势重播《大时代》,试图为股市降温,结果一举打破播放时段的收视记录,有意思的是,七天之后,恒指到达那一轮牛市最高点。

《大时代》的经典固然离不开群星们闪耀的演技,但其实主要成功在真实的再现了港人与股市的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剧中人的偏执与疯狂,不过是香港股市尔虞我诈、野蛮生长的一页注脚。

恒指在1972年底升至843点,到1973年则进入了最后的癫狂。2017年融创、恒大一年5倍的地产行情,在香港地产老前辈眼里算不上什么,七十年代初的地产股动辄都是要涨30倍的。

此时,达官贵人贩夫走卒都视股市如金矿,任何新股上市都会获得二三十倍的资金认购,交易所抢新股的人拥挤到政府出动消防员疏散。

火热背后就是一出出荒诞剧,《大时代》中多次提到的股票“世界天线”就堪称黑色幽默的经典。香港天线公司1972年上市,这家声称主营家庭电视信号接收器(俗称天线)的空壳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写了“公司尚未开始经营…对未来派息未能保证”。

刘青云郑少秋(一举成就郑少秋刘青云周慧敏郭蔼明)(9)

但就因为当时电视刚刚普及,人们听到“香港天线”的公司名就展开无限遐想,认为公司潜力无穷。香港天线上市后股价从1元一度飙升至33.5元,当人们意识到在楼顶竖一根铁线即可接受电视信号时,已经股灾了,这家公司最终也清盘退市。

名字起的好,股价低不了。这一宝贵经验后来被A股的匹凸匹、神州高铁、神州长城等公司借鉴。

时任港督麦理浩出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屡次呼吁投资者不要过分投机,并指出政府正考虑干预股市,抑制过激的炒卖活动。“即日鲜”(早上买,下午卖)都能赚钱的股民,自然对这些扫兴的话毫不在意。

刘青云郑少秋(一举成就郑少秋刘青云周慧敏郭蔼明)(10)

当时金银证券交易所会员的陈葆心曾描述当时的盛况:“不但是流连街市的家庭主妇,甚至是和尚师姑也要买卖股票…家庭佣工亦只会到那些可以代她买卖股票的人家工作…股票经纪炙手可热,连茶楼待应也会对那些经纪另眼相看,招待得格外殷勤……”

刘青云郑少秋(一举成就郑少秋刘青云周慧敏郭蔼明)(11)

股票行情好,消费升级就顺理成章,“鱼翅捞饭”、“白兰地漱口”、“老鼠斑做鱼蛋”等令人咂舌的炫富成了那段行情最好的注脚。

1973年2月3日,农历大年初一,这是中国历法中的“癸丑牛年”。投资者们相信这是个好兆头,市场还将牛气冲天,但不少政府官员及工商界领袖都对市场深为担忧,并多此提出警告,叮嘱投资者要小心股市泡沫。

刘青云郑少秋(一举成就郑少秋刘青云周慧敏郭蔼明)(12)

1973年3月9日,恒指在一片欢腾中冲上了1774.96点的历史新高,但没人知道这个周五就是市场的顶部了。3月12日,周一,股市因发现3张蓝筹股合和实业的假股票开始暴跌。

此前政府收紧银行对股市的借贷,导致买盘不足,而股价急跌则又触发了孖展(融资)爆仓潮,卖盘更加汹涌。股市逆转的如此之快,以至于沉浸在长牛梦中的市场还没反应过来。

刘青云郑少秋(一举成就郑少秋刘青云周慧敏郭蔼明)(13)

不少股评认为是技术性调整,还在建议“逢低吸纳”,政府也被这种乐观迷惑,在4月4日发表“买卖股票之盈利须纳税”的广告。实际上此时股民已经是惊弓之鸟,消息一出,市场抛售潮更加猛烈,4月9日恒指就已经跌破1000点,短短一个月,指数跌去4成。

到了1973年7月中旬,恒指已经跌破500点,股市急跌初期前仆后继抄底的股民,但后来都被“反手被困”,被港媒称作是“大闸蟹”(套牢者)。随着加息和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到来,1974年12月恒指创下新低150点。

《大时代》拍摄于1992年,编剧韦家辉在剧末给方展博安排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大奇迹日,先跌后涨,让方展博最终击败丁蟹,并逼得丁蟹和四个儿子跳楼自杀。

刘青云郑少秋(一举成就郑少秋刘青云周慧敏郭蔼明)(14)

当然,方展博也是惨胜,家里人几乎都已经死光,在他获胜之际,他祭奠的却是整整一家人的遗像。这似乎给了一个隐喻:从事投机的人,基本都不会有好下场。

在电视剧最后,方展博破译了股叶天给他的留言:

股市原意,乃让集资投资有其地,社会向荣,人皆有赚。惜人性贪婪,耗尽心思,巧取豪夺,乐土成炼狱,血雨醒风,杀戮不息。无数人荡产倾家输性命,胜者则丧良知人格,余于股坛数十载,未尝见一真正赢者。智者应知此乃一处永无赢家之战场,取胜唯一法“及早离去”。

“及早离去”这句正能量话语,在遍地金句的《大时代》里,显得一点儿都不起眼。对一个躁动的社会来说,不撞到投机失败的南墙,群众们是不会回头的。

刘青云郑少秋(一举成就郑少秋刘青云周慧敏郭蔼明)(15)

仙气依旧的周慧敏和倜傥风流的秋官

多少年后,51岁的周慧敏身着粉色蕾丝加金边超短裙,仙气依旧;而72岁的郑少秋,一袭黑色风衣配金丝框眼镜,仍然倜傥风流。但其实我们都知道,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