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我们交出这样的答卷(7)】,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天津群艺馆群文?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天津群艺馆群文(津门这群文艺人)

天津群艺馆群文

【年末我们交出这样的答卷(7)】

光明日报记者 刘茜 陈建强

冬季第一场大雪覆盖天津,虽然天气清冷,人流骤减,但一些演艺剧场气氛仍旧浓烈。

九河下梢的天津,商埠繁荣,是我国北方的曲艺之乡。

曾经,天津就是曲艺的大码头。“北京学艺,天津唱红,上海赚包银。”京剧、河北梆子、相声、评剧、天津时调、天津快板、京韵大鼓、评书……那个年代,艺人们如果能够赢得天津观众的认可追捧,就等于通过了“试炼”,想成“角儿”的南北艺人必须要在天津登台演出。

今天,曲艺依然是天津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滋味。从撂地说唱到茶馆剧院、从舞台荧屏到移动网络,海河水孕育了一批批文艺人,他们与时俱进,用出色的才华和新颖的表演,诠释着对艺术和人生的热爱。

相声艺人:传承创新寓庄于谐

台上,一方醒木,一柄折扇,说学逗唱;台下,一杯茶,一碟瓜子,笑声不断。去茶馆听相声不仅是外地游客的必选项目,也是天津百姓重要的休闲方式。

天津是相声窝子。1930年初,我国第一个专门演出相声的场所——“连兴茶社”在天津南市东兴市场兴建,集结了当时众多相声艺人:张寿臣、侯宝林、常宝霆、马三立……

82岁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魏文亮是地道的天津人。1954年,已成名的相声演员尹寿山搭档14岁的魏文亮在连兴茶社演出。晚上十点多,魏文亮表演中途打了个哈欠,被尹寿山瞪了一眼,他没在意,又张了一下嘴。尹寿山抓起扇子来狠狠地打了他一下,转身下台了。最后是宽容的观众解围,喊住了尹寿山继续演出。从此,“艺德”二字便刻入魏文亮的心里。“谁把观众当成傻子,谁就是傻子!”他常把这句话放在嘴边,提醒自己,也告诫晚辈对待观众要有敬畏心。

很少有一种艺术门类像相声一样,在一个半世纪内经历多次变革,传承至今,依然深受大众追捧。新媒体时代走红的相声演员,他们一边在小剧场里穿着大褂,弹着三弦,讲传统段子,一边综合多种表演形式,善用社交平台收获人气和关注度。

“不要娘炮吃桃桃”“文明使用远光灯”……在短视频平台上,自称“红鲤鱼与绿鲤鱼”的两个年轻人,身着传统长衫,用天津快板、对口相声等形式,批评讽刺社会的不正之风,因为内容鲜活、语言幽默,不到两个月时间,粉丝量超过25万。

“红鲤鱼与绿鲤鱼”是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演员刘纪铭和万毅夫。平日,他们排练话剧;业余时间,他们看新闻、跟热点,把百姓关心的话题创作成短视频产品,深受网友欢迎。

网络演出与传统舞台演出有区别吗?刘纪铭说:“短视频只有两分钟,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兴趣点,就会被放弃。对专业演员来说,使用网络,需要研究学习。”

“我们不敢把自己在微视频上的表演称之为相声,相声界是有师承的,我们没有拜师。”刘纪铭和万毅夫很忐忑。的确,相声界讲究师承和辈分。但魏文亮肯定了他们的作品:“这两个年轻话剧演员创作的小段子,针砭时弊,有教育意义,挺好。比较起来,有的相声演员,表演哗众取宠,讨好观众。‘找乐’,这是绝对错误的。相声作品的目的不仅是让观众笑,而且要让观众在笑声中反思,琢磨出一些人生道理。传承创新、寓庄于谐是相声传承百年,经久不衰的内在原因。”

专业的观众:与名家相互成就

天津观众爱文艺,懂文艺,对演员苛刻是出了名的。

魏文亮说:“小时候,经常去看京剧,学京剧演员的唱腔。一位京剧名角到天津演出,亮相时唱坏了,观众马上喝倒好,毫不留情,不过后面的演出中,他越唱越好,观众们马上掌声雷动。”

位于京津唐中心腹地的天津宝坻,有着800多年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久负盛名的评剧和京东大鼓均发源于此。此地大唐庄村的业余评剧团已有90多年历史,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据不完全统计,天津市区内,京剧、评剧票友组织有几十个,远郊区则更多,票友们每隔两三天都要聚在一起切磋唱戏,这些票友又带动很多戏迷。“今年演出评剧传统剧目《打狗劝夫》时,剧场座无虚席,后台都站满了人。”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夏冬说。

1991年,天津市和平区文化馆举办了全国第一次海选——首届“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30年过去了,报名参赛的票友从国内扩展到全球,5万余名京剧票友参与活动。

亲历了“和平杯”的30年,天津市和平区文化馆原馆长寇援颇感欣慰,票友们的技艺日益精湛,京剧表演也给生活带来了精气神。

第十五届“和平杯”十大“名票”获得者吴华飞,早年遭遇不幸,她一边打工一边抚养孩子。想起那段日子,吴华飞苦笑:“身心疲惫,难以支撑。”到京剧院团做清洁工,让她有更多机会接触京剧,爱唱爱跳的天性得到释放。京剧就像一束阳光照进了她的生活,经过刻苦学习,她站到了票友展示的最高平台上。

荣获第十四届中国京剧十大“名票”的张志国,是河北石家庄的一名出租车司机,他经常边开出租车边听京剧,没人时就亮起嗓子放开唱;天津地铁司机支帅是位30岁出头儿的小伙子,从小受票友父亲的熏陶,迷上了唱老生,他演唱《捉放曹》选段,台风沉稳老成,被评为十大“名票”。

…………

观众是内行,“名票”林立,让在天津登台演出的演员在艺德和艺术水平上比拼。

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里,评剧《革命家庭》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参演剧目正在演出。两度梅花奖获得者、天津评剧院院长曾昭娟作为主演,在聚光灯下完美地演绎了一名革命者的一生。谁能想到,此时,她的腿里还埋着两枚钢钉。

20年前,曾昭娟作为一名青年演员,与恩师一起参加第一届评剧节,当她演出《黛诺》选段时,掌声雷动,久久不停……这个场景一直刻在曾昭娟的心里:“我要对得起这个舞台,我要对得起观众。”

打开手机微信,搜索“潋艳”二字,就能看到天津京剧院实验团团长王艳注册的公众号。公众号开设了四个专栏,分别介绍京剧的历史、传统剧目、演出动态、师生情谊等。她说:“过去京剧的观众大多是中老年人,近些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传统艺术的演出环境和市场向好,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王艳是国家一级演员,她很自豪地说:“只要演出挂牌有‘领衔演出王艳’,剧场就爆满。观众看重角儿,角儿就得艺正、身正。”

“天津的演艺市场风气比较正,在这片土壤上,艺人严守行规,看重脸面。角儿好,首先是德好。”夏冬与王艳的观点完全一致。

青年艺人:观众是知己倒逼好作品

天津人幽默豁达,语言类表演艺术在这里生根发芽。25岁的河北姑娘李优,大学毕业后放弃了专业,在天津演出脱口秀。不借助网络虚拟空间的粉丝赚流量,没有饭圈,没有经纪公司介入,她火了!

北方演艺集团市场营销中心主任任博用票房佐证了李优的“火”:“以李优为代表的天津脱口秀俱乐部演出票150元一张,开票10分钟就能售罄。从票房来看,李优应该是天津脱口秀的标志性人物。”

“脱口秀”虽是舶来品,因与中国的相声天生投缘,内容从生活拾取灵感,很快受到青年观众青睐。与专业相声演员不同,天津脱口秀俱乐部的演员几乎都是兼职,有老师,有律师,有房屋中介销售人员,有大学生,有外卖小哥,还有出租车司机……表演内容大都是各自工作领域或生活中的感受,非常接地气。

借天津文惠卡政策的东风,李优和伙伴们登上了天津演艺网的官方网站,走进了剧场,正式成为了天津文化惠民演出中的一种。“文惠卡发行已六年,观众很挑剔,不持续创作好的作品,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我们只是搭了个平台,谁努力谁成功。”任博说。

“看完一个脱口秀的演出后让我记住的不是笑,而是观点,用一种开心的方式表达看世界的角度。丰富的个人经历可以为创作提供大量的素材。”李优当初就是被脱口秀演员抛出的观点所吸引,“同样遭遇悲催的事,脱口秀演员能够看到它幽默的一面,哈哈一笑,让人觉得明天依然美好,满满的正能量。”

李优和伙伴们的演出非常成功,但是收入并不理想。“一张门票150元,满座305名观众,收入的一半给剧场,剩下的钱,参与演出的6名演员平分,一个月两三场。”

任博建议李优引入经纪公司,包装以后再上线,并愿意帮她联系相关公司,但李优婉拒了。

李优说:“天津有最好的观众,观众幽默,逼着演员拿出最好的作品,观众与演员台上互动,逼着演员提高舞台表演力和反应。这种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互动,是线上短视频无法得到的,尽管剧场演出投入较高,‘涨粉’慢,但‘观众是知己’的感受还是鼓舞着年轻演员们踏踏实实创作和表演。”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19日0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