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春季高考复习资料求推荐(山东春季高考教材知识点整理第三册)(1)

一、作者简介

朱光潜(qián):笔名孟实、孟石,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

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具有现代科学形态和独特体系的,比较完整的美学专著);《西方美学史》(中国第一部系统阐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悲剧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诗论》。

二、文体:议论文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议论文的逻辑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称为引论,本论,结论)

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

三、基础知识

1.注音

职分(fèn) 隽永(juàn)

囿于(yòu) 相称(chèn)

履历(lǚ) 漕运(cáo)

阔绰(chuò) 懈怠(dài)

淘汰(tài) 侥幸(jiǎo)

应变(yìng) 苟且(gǒu)

怯懦(qiè nuò) 资禀(bǐng)

勾当(gòu dàng)剖析(pōu)

2.多音字

(1)勾:

①(gōu):勾结、一笔勾销、勾心斗角

②(gòu)勾当:事情,今多指坏事情:罪恶~。从事走私~。

(2)当

【dāng】

①老当益壮:年纪虽老而斗志更坚,干劲更大。当:应该。益:更加。

②首当其冲: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冲:要冲,交通要道。

【dàng】

①当真、正当防卫

②长歌当哭:古乐府《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后用“长歌当哭”表示以长声悲歌代替痛哭,多指书写诗文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③安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安步以当车”, 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3)济

【jì】

①假公济私:假借公事的名义,取得私人的利益。

②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帮助或益处。

【jǐ】

①济济一堂: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 济济,众多的样子。堂,大厅。

②人才济济: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③济南市

(4)假

【jiǎ】

①狐假虎威、假公济私

②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

③假途灭虢[jiǎ tú miè guó] 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④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假,借。

【jià】休假、度假村、请假

(5)应

【 yìng】

①应接不暇: 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指来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暇:空闲。

②供不应求:供应的东西不能满足需求。

③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应允。

【yīng】

①应该、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应届生

②罪有应得:得到了应该得到的惩罚。形容处罚恰当,并非冤枉。

③默然不应:沉默不语;不响应;不应合。

3.词语解释

【相得益彰】彼此相互配合更能发挥各自所长。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冲突。悖(bèi),相反、违反。

【得鱼忘筌】捕到了鱼就忘记了筌,比喻成功后就忘了赖以成功的事物、条件。

筌(quán),捕鱼的竹器。

【假公济私】假借公事的名义,取得私人的利益。假,借。济(jì),补益、助成。

【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不学无术】既没有学问,也没有本领。

【顾名思义】从事物的名称联想到它的含义。

四、主要内容

文章首先从“业”字的常用意义出发,剖析了学业、职业、事业三个概念的内涵和联系,由此总结出它们之间三位一体的关系。

接着针对学业与职业相冲突的两种情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然后指出择学择业首先应考虑的是个人的禀赋和兴趣,切不可受错误观念的影响。

然后作者阐述只有具备“公”与“忠”的德行,才可能在学业和职业中成就事业。如果存在不劳而获的心理,即使成功,也将无益于社会。

五、论证方法

1.类比论证

是一种通过用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其中,“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通过比较两种相似的事物,主张因为两种事物相似,因此在其中之一成立的现象,在另一事物身上也应该成立。

如:一辈子拘守一部讲义的人绝不是一个好教员,一辈子拘守一部步兵操典的人绝不是一个好战士,余可类推。

将一辈子拘守一部讲义的教员、一辈子拘守一部步兵操典的战士和那些不注重学习的人作类比,推导出如果只固守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就不可能成为事业上的成功者。

2.比喻论证

也称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1)得鱼忘筌,钱赚到手了,学业和事业有无成就却不必管。

(2)这个世界是冷酷无情的,一个人如果想以寄生虫的心习,去侥幸获取只有勤奋的蜂蚁所能获到的花蜜,他终久必归自然淘汰。

(3)万一他成功侥幸一时,社会所受的祸害也就很大,一条寄生虫有时可以危害到一个人的性命。

【注意】类比论证与比喻论证的区别

类比是同类相比,比喻是异类相比;比喻论证的喻体生动形象,类比论证是用同类已知事物同所要论证的事物做比较。

3.举例论证

也成例证法,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

(1)有些学文艺的人对于人生世相看不出丝毫情趣,遇事称斤称两,谈吐干燥无味,他们理应学商业或是法律。有些工程师根本没有科学的头脑,却喜欢做点旧诗,结交大人阔佬,他们理应干政治。

(2)最显著的例子是大哲学家斯宾诺莎,他为着要保持学术思想的自由,拒绝当大学教授,宁愿操磨镜篇的职业,借以营生。

4.引用论证

引用论证是“道理论证”的一种,也叫“引证”,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1)“行行出状元”,世间宁有哪一种学问不能学好,或是哪一种职业不能做好?

(2)我们必须谨记着“不问收获,只问耕耘”一句至理名言。

5.正反对比论证

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 ,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1)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命运的主宰,每个人的江山都依仗自己的奋斗才打得来。这个世界是冷酷无情的,一个人如果想以寄生虫的心习,去侥幸获取只有勤奋的蜂蚁所能获到的花蜜,他终久必归自然淘汰。

(2)学问也好,事业也好,都要尊重这种公道公理,才不至发生弊端。公的反面是私。世间许多人许多事都败于私心自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