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战争是人类痛苦的伤疤,然而为了更多人能够享受和平,老一辈军人不惜牺牲自己,来保全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当初的抗美援朝战争,让我们的军队付出了惨痛的牺牲,那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功臣们,在余生当中却再也不愿向人提起在战场上发生的一切。他们虽然有大功在身,却甘愿过普普通通的生活,他们没有把功劳当成炫耀的资本,也没有伸手向国家要求待遇,而是默默的隐姓埋名坚守着那份国家和平的心愿。

一等功老兵隐姓埋名40多年(老兵隐姓埋名42年)(1)

正文

身边的人们可能知道他们有过上战场的经历,然而却从来没听他们提起过自己立下了多么大的功劳。刘祚坤老人就是一位在朝鲜战场走出来的老功臣,在战争结束之后,因为他是功臣,当时组织上曾出面给他安排一份优越的工作,不过刘祚坤没有接受这份特殊的照顾。他心里在为那些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着想,虽然自己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可毕竟还是个手脚健全的人,以后完全有能力维持生活。反而是那些在战斗中落下伤残的战士,他们才是真正需要照顾的人,自己不能跟他们争指标。

一等功老兵隐姓埋名40多年(老兵隐姓埋名42年)(2)

刘祚坤老人从来不要求什么待遇,可是有一年孙子申请参军,却被告知没有指标。老人这才不得不对有关部门亮出功臣的身份,这下一举惊动了组织的高层。当工作人员询问老人有什么要求时,老人表示,只是提出希望自己的孙子能够参军报效国家,别无他求。一个经历了残酷战争的老兵,在退伍后仍关心着国家,自己老了就让孙子挑起保家卫国的担子,足见老人对国家的爱有多深。

一等功老兵隐姓埋名40多年(老兵隐姓埋名42年)(3)

刘祚坤对侵略者的痛恨是从小就有的,1929年他的父母就死在日寇的手上,他是在艰难苦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过他靠着能吃苦的毅力,学得一手木工手艺。建国时25岁的他已经娶妻生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凭借一份挣钱的手艺,一家人的温饱也有了保障。不过紧接着1950年朝鲜战斗就打响了,炮火波及了我国的东北,随即志愿军火速入朝参战。1952年报国心切的刘祚坤,应招参军入朝,当时他被安排到了辎重连,并且在抢救重要战场物资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后来被授予一等功。

一等功老兵隐姓埋名40多年(老兵隐姓埋名42年)(4)

刘祚坤参军的时候妻子已经怀孕了,并且还有三个孩子,他毅然舍小家参军,牺牲不可谓不大。然而回到地方后,刘祚坤为人保持着一一贯的低调朴实,就连关系最近的村里人都不知道他在战场立下过一等功。回到家里他还是靠着干木工活挣钱养家,村里人大都对战场上的事情感兴趣,偶尔就让刘祚坤给大伙说说,然而当有人问及自己的情况时,他则表示自己就是战场上一个打零杂的,没到前线去过,相对之下他口里的战友却个个神勇。

一等功老兵隐姓埋名40多年(老兵隐姓埋名42年)(5)

实际上刘祚坤所在的辎重连才是最危险的,军队一入朝补给线就遭到美军飞机重点轰炸的对象。一旦补给线被掐断,前线的战士没吃没喝,没有弹药部队很快就会垮掉。本来当时的气候环境就让物资运输变得极为艰难,再加上飞机的轰炸,能够送达前线的补给非常有限。当时前线战士最好的口粮就是炒面,没有水就沾着雪吃进肚子,这些都被刘祚坤看在眼里。

一等功老兵隐姓埋名40多年(老兵隐姓埋名42年)(6)

相比之下美军的补给则完善得多,不仅有火炉帐篷和水袋,吃的食物也是供应充足,从质量到数量都远超我军的供应水平。然而刘祚坤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抢救航空汽油,当时运油车遭到美军的轰炸,刘祚坤和战友冒着汽油燃烧爆炸的危险,拼命抢救航空汽油。火焰的高温没能阻挡他们抢救的行动,一桶桶汽油被刘祚坤和战友运到安全的地带,那一次刘祚坤独自抢下85桶油,跟战友加在一起一共抢出了300余桶。而刘祚坤也在抢救过程中负伤,当油桶全部被抢出时,刘祚坤已经被累得昏倒过去,正是这次抢救行动中刘祚坤立下了一等功。

一等功老兵隐姓埋名40多年(老兵隐姓埋名42年)(7)

结语

退伍后的刘祚坤,报国的热情从来都是有增无减,不仅自己当过兵,还教导后辈长大要保家卫国。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孙子98年也报名参军,却因为没有指标而落选。刘祚坤这才亲自找到了有关部门,在老人亮明身份后,立刻引起了高层的重视。经过组织认真核实之后,这才得知眼前这位朴实的老人竟是一位一等功臣,更难得的是整个朝鲜战争中总共才有99人立下一等功,而刘祚坤老人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向英雄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