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颗真心,传作文真经。大家好!今天继续分享小古文公益课程。阿宝老师曾获全国小学生小古文写作大奖赛伯乐奖,对于小古文教学始终倡导读写并举的观点。相关阅读:小古文公益课程合集(一)——阿宝老师的“作文经”(一六八)
专题10.为什么他写的游戏如此精彩?只因这一招
“双减”之下,同学们的课余时间多了,体育时间多了,和伙伴们玩耍的时间也多了。你和伙伴们玩了哪些有趣的游戏呢?今天,阿宝老师就来说说游戏怎么写。
写游戏,一般不会没话说,关键的是要学会详略得当,用描写的方法把过程写得生动有趣。到底怎么做呢?来读今天的小古文范文吧!
11.打雪仗
庚子年冬月十五,寒潮来袭,北风凛冽,大雪如约而至。少顷,天地一色,银妆素裹,薄雾缥缈,红墙瓦黛宛如仙宫。多年未见冬雪,与三五好友相约放学后到操场打雪仗。
操场覆盖积雪,顿觉宽敞。吾与好友热血沸腾,忘却严寒刺骨,遂划分阵营,裂据前后,孙湛等人踞左,吾等占右,众人紧握雪团,蓄势待发。一声令下,粉雪飘扬,你投我掷,难分伯仲。
此时,孙湛引军退,笑克欲追之,吾谓克曰:“不可追也,追必败。”克问何如?曰:“孤军深入,必被围之,犹如瓮中捉鳖。”克不从,追之,短兵相接,瞬时被围,大败而还。孙湛等人见势大笑。
吾谓众人曰:“手握雪弹,趁机追之,必胜。”克摇头拒绝曰:“吾已溃败,奈何复追?”吾曰:“湛等松懈,情势有变,追之必胜。”吾等遂双手握弹,趁其不备,追打。湛等察觉,速作防守,怎奈为时已晚!雪弹纷纷击中,溃不成军,吾等大胜。
吾等又鏖战十数回合,欢声笑语响彻操场,引众生欢呼驻足而观。正可谓,雪人雪仗众人欢,常言瑞雪兆丰年。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 陈昶宇
01
词语积累
北风凛冽 银妆素裹 薄雾缥缈
裂据前后 难分伯仲 瓮中捉鳖
雪人雪仗众人欢,常言瑞雪兆丰年
02
佳句赏析
孙湛等人踞左,吾等占右,众人紧握雪团,蓄势待发。一声令下,粉雪飘扬,你投我掷,难分伯仲。
寥寥几笔,当时的大概画面就有了。写游戏,规则不用写得太多,有详有略才漂亮。第二段可以作为一个略写的范例来看。
另外,“踞左”“占右”,“你投”“我掷”几组词语对得工整漂亮,体现出良好的文言语感。
03
教你一招
这篇小古文,最精彩的就是第三、第四段。一场小小的打雪仗游戏,被昶宇写成了斗智斗勇的排兵布阵,扣人心弦,出其不意,你说厉害不厉害?
这就叫“大词小用”。就是把一些意义比较“重”“大”,一般只用在反映大场合、大事件中的词放到同它不相称的小场合、小事情中去使用,这样就会使故事“升级”,变得丰富而幽默。比如本文中的“孤军深入”“瓮中捉鳖”等都是这样的用法。
作家们也很喜欢用这个方法哦,比如郑振铎在《猫》里写道: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小猫哪里懂得“畏罪潜逃”呢?这分明是大词小用啊!
专题11.“既生瑜,何生亮!”看哭多少二孩家庭
要问叙事作文中最难的部分,那大概就是——心理描写!据说为了凑出心理描写的字数,99%的孩子都用过这样一招:“我的心里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另一个说……”
拜托,到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搞定心理描写呢?
其实,要写好心理描写,最根本的还是提高自己的感知力,让自己的心灵变得细腻敏感,尤其要注意感情是如何变化的。今天这篇小古文作品就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读完以后,你一定也会被小作者深深打动。相关阅读:美文赏读:我的眼里只有你——阿宝老师的“作文经”(一四四)
12.既生瑜,何生亮!
忆往昔,吾乃父母掌中宝。诸多玩具,应有尽有,喜不自胜。然则好景不长,自吾妹出世,父母偏爱之,吃食、玩具皆先予之,吾常愤愤不平,母则曰:“尔乃兄长,礼让小妹理所应当!”吾竟无言以对。
期盼已久之科技节终至,师命众学子绘科技幻想画,吾冥思苦想,伏案创作三日,大功告成,沾沾自喜,忖之必能得师之赞誉。次日,吾欲携画面师,见画纸褶皱,上有诸多粗细长短不一之涂鸦,心痛不已!必是吾妹所为!吾怒发冲冠,箭步立于小妹前,厉声呵斥:“还我画来!”
彼一惊,旋即嚎啕大哭。母遂怀抱之,软语安慰,妹仍大哭不止。母怒目圆睁:“区区一画而已,何故凶妹至此?”吾甚是委屈,珠泪夺眶而出,谓母曰:“既生瑜,何生亮!”
作者|江苏常州市香槟湖小学五(1)班 于曜铭
01
词语积累
喜不自胜 好景不长 愤愤不平
无言以对 理所应当 冥思苦想
沾沾自喜 厉声呵斥 珠泪夺眶
02
佳句赏析
“既生瑜,何生亮!”
这句话巧用历史典故,既是文章的标题,也蕴含着本文感情内核。在《三国演义》的小说中,诸葛亮和周瑜皆有才华却各为其主,最终周瑜落败,令人痛惜。小作者用这个典故,对自己的处境发出叹息,这样的表达含蓄而深刻,值得鼓励和借鉴。
03
教你一招
这篇小古文朴素而动人。因为它描写的是人间最单纯的情感——对母爱的渴求。阿宝老师祝福曜铭能够走出这样的困境,也希望能给家有二娃的爸爸妈妈们提个醒,一定要注意公平,多关注孩子们的内心感受啊!
那么,为什么这篇小古文能写得如此动人呢?奥秘就在于“对比”二字。
开头的对比,突出了妹妹出世后自己的境遇,强调了自己在父母心中地位的落差,令人感怀。
接着,运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妹妹搞坏自己创作的幻想画后,不但没有被母亲批评,反而得到细语安慰,而自己非但没有得到母亲的理解,反而受到批评这件事。其中尤为精彩的是,小作者着重描写了自己为画作付出的努力和美好的期待,因此更加剧了最后画作被毁时的痛苦。
至此,画作被毁前后心境的对比,画作被毁后两人待遇的对比,交织在一起,汇成了小作者内心的委屈和不平,一声“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让感情抒发喷涌而出,耐人寻味。
专题12.五年级孩子写出古文版“爱国倡议书”,令人惊叹!
10月1日国庆节,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不知道小朋友们会不会想这样一个问题:“我还小,爱国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又不能保家卫国,只能到学校上上课罢了。”
这个问题呀,今天的小作者姚冠宇同学回答得太棒了。这简直就是一篇漂亮的爱国倡议书,完全不亚于党的100周年大会上那句“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阿宝老师推荐大家,一定要大声地朗读出来,感受一下。
当然,这篇文章的写作笔法也可圈可点。“爱国”这么大的主题,冠宇却有理有据,讲得特别清晰,这对于我们学习“如何把道理讲清楚”是特别有帮助的。要知道,对于一篇作文来说,清晰的思路比什么都重要,你可要认真学习哦!
13.论爱国
何为爱国?汝心默念:于国忠,遵于党,为国献身者,爱国是也。古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谓之爱国;陆放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谓之爱国;幼安“醉里挑灯看剑”谓之爱国;又或钟南山,八十又四高龄,仍以身抗疫,无愧于“国之重器”之名号。
至此,爱国似远于我中国少年,然非也。《少年中国说》有云:“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中国少年。”现我华夏,少年之多英,正因“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故少年爱国,则人民爱国,人民爱国,则国永兴。
然知爱国不远于吾辈,却不知如何行爱国之事。以吾之薄见,爱国应以贯日常小事矣。学生明礼爱学,于同学友善,无矛盾,则为爱国之事;商人于商童叟无欺,不行偷工减料之事,则为爱国之事;教师于教学兢兢业业,爱生如子,则为爱国之事……凡此种种,皆为爱国。
人人行此爱国小事,担己之责,则国必兴矣。
作者|北京新学道洛阳国际书院五年级 姚冠宇
01
词语积累
明礼爱学 童叟无欺 兢兢业业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醉里挑灯看剑”
02
佳句赏析
现我华夏,少年之多英,正因“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故少年爱国,则人民爱国,人民爱国,则国永兴。
这段论证写得非常漂亮。前半句援引梁启超名篇《少年中国说》作为引证,后半句的结论首尾相接,层层递进,有毋容置疑的力度。
03
教你一招
小学里是不要求写议论型作文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事实上,遇到问题应该怎样去抽丝剥茧地想明白,围绕观点怎样把道理说清楚,都是我们非常需要训练的。
对此,这篇小古文就做得很好。“爱国”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宏大的话题,可是小作者却层层如剥笋般,把这个话题最终落到了实处,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很简单,他把一个主要观点拆分成了多个分论点,辅以证据,一层层地说清楚。
第一个观点是分析“何为爱国”,即“于国忠,遵于党,为国献身者,爱国是也”,举的是历史上爱国名人的例子,文采斐然而有说服力,这叫“举例子”来论证。
那么这样看来,爱国这件事就“远于我中国少年”了吗?小作者引用了《少年爱国说》,引出第二个观点“少年爱国,则人民爱国,人民爱国,则国永兴”,这就叫“引用论证”。
最后,自然而然引出怎么爱国的问题。小作者的观点是“爱国应以贯日常小事矣”,并且又举了多个例子,最后以“人人行此爱国小事,担己之责,则国必兴矣”总结全文,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你瞧,一个大问题就这样一步步分解为三个小问题,而且论证每一个问题的时候,都会摆事实、讲道理,增加了说服力。这样的表达方法,你学会了吗?
专题13.游记这么写,《岳阳楼记》后继有人!
假期里,你有没有出去散散心呢?有没有撰写游记记录自己的旅程呢?
你可能会说:“唉,是老师布置的!都写腻了。”是啊,游记是我们小学里读得多也写得多的内容。但是,游记是真值得写,因为它不仅能记录你看过的那些美景,还能促进你学习和思考,让你有所感悟呢!
在此之前,阿宝老师也讲过写游记的方法——“抓住一点细腻描写”,这样可以帮助你避开流水账。今天,阿宝老师再教你一招——情景交融,叙议结合。
掌握好这一招,你的游记水平就能从“基础1.0版”跃升到“进阶2.0版”啦!
14.登汇波楼
庚子中秋,国庆佳节,同挚友游大明湖而登汇波楼。此楼建于元代,起于曾巩昔日所建北水门之上。古人曾记曰:“盖济南形胜,惟登兹楼,可得其全焉。”余拾阶而上,登楼远眺千佛山,朗朗晴空,飞云出岫;凭栏俯瞰大明湖,郁郁垂杨,轻舸泛波。一城山色半城湖之胜景,尽入眼底,心旷神怡,正如古人所记哉!
汇波楼今已辟为曾巩纪念馆,入楼内,观曾巩生平及文学成就,知宋熙宁年间,曾巩于此任知州时,通河道,修水利;肃治安,兴教育;探趵突之源,建百花长堤;为民减负,造福一方,深为百姓爱戴,而有“莲歌渔唱念曾公”之语。济南之佳山秀水,亦为曾巩平生之快,居济近三载,作诗七十余首,其有句云:“总是济南为郡乐,更将诗兴属何人?”
登斯楼也,览山色湖光,思古人先贤,可证绿水青山即为金山银山,金碑银碑不如百姓口碑之理。吾辈新时代之少年,当有报效祖国之志、奋发学习之为,存善心,行好事,利众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 刘澄霖
01
词语积累
朗朗晴空,飞云出岫
郁郁垂杨,轻舸泛波
02
佳句赏析
余拾阶而上,登楼远眺千佛山,朗朗晴空,飞云出岫;凭栏俯瞰大明湖,郁郁垂杨,轻舸泛波。
曾巩于此任知州时,通河道,修水利;肃治安,兴教育;探趵突之源,建百花长堤;为民减负,造福一方,深为百姓爱戴,而有“莲歌渔唱念曾公”之语。
登斯楼也,览山色湖光,思古人先贤,可证绿水青山即为金山银山,金碑银碑不如百姓口碑之理。
小朋友,你读过《岳阳楼记》吗?这篇小古文就有《岳阳楼记》的影子,但是并不是逐字逐句地模仿哦,而是学到了原文很多精彩之处。
比如《岳阳楼记》中用了很多对称的句子,古文中称为“骈句”。骈句会让全文显得文采斐然,气势磅礴,朗朗上口,你看上面的段落是否也一样?你能发现里面对称的句子吗?
03
教你一招
这篇小古文游记,最有特色的就是结尾的议论部分了。
游记里,我们一般总是草草地写一句“我真是流连忘返”就结束了,可这篇小古文却超出了玩乐层面,写出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自然境界就不一样了。
怎么做到的呢?首先要在描写上懂得取舍。既然最后要落到“追思先贤”的点上,前面的景物描写就要概括了。本文第一段借古书上的记载和一组漂亮的对称句就写出了登楼眺望壮阔风景,凝练而不失大气。之后,专心描写曾巩纪念馆,尤其是点出了曾巩所做的贡献,为下面的议论做了充分的准备。
一句“绿水青山即为金山银山,金碑银碑不如百姓口碑”既是对前文曾巩的评价,又牵出下文吾辈少年当有何为的感慨,过渡得巧妙而自然。
所以啊,如果以后你还想给自己的作文“凑字数”,不妨凑几句自己的思考和议论吧,反而会对全文有很大的升华呢!相关阅读:风景这边独美——阿宝老师的作文经(一四〇)
专题14.叙事作文三大难题怎么破?掌握这一点是关键!
对于大多数同学们来说,写叙事作文时有三个最头疼的问题:
第一,生活太平淡,似乎没啥可写的。
第二,好不容易写出来,却是流水账。
第三,终于不流水账了,又凑不满字数。
唉,是不是被阿宝老师说中啦?
其实,如果能掌握一项最关键的方法,这三个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这项方法,就是要学会“把事情写得一波三折”。
为啥这么说?别急,咱们先来读一读今天的小古文范文。
15.五官食薯
今日,吾母赠予薯片一盒,大喜,吾母万岁!
母取一薯片,似欲喂吾食之。吾窃喜,张嘴以待。母笑,置其于吾额头曰:“儿切记,勿用手!”吾瞬间惊恐,哀哉!
遂皱眉、眨眼、点头,眼见薯至脸颊,大喜!然薯骤然落地而碎。吾大怒,欲以手取之,母曰:“莫急莫急,稍安勿躁!”遂复取薯置吾额上。吾此次慎之又慎,皱眉、眨眼移薯至嘴角而速伸舌,惜舌短未达。吾慌,乃缓抽嘴角,薯落于领上,吾舔食之,味甚美哉!
母哂之,复置额上,吾点头似小鸡啄米,皱眉如遇大难,眨眼似目中进沙,薯瞬间急落,吾速伸舌,得之。
得薯易,食薯难,趣哉!乐哉!
作者|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六年级 刘语糖
01
词语积累
张嘴以待 落地而碎
稍安勿躁 慎之又慎
02
佳句赏析
吾此次慎之又慎,皱眉、眨眼移薯至嘴角而速伸舌,惜舌短未达。吾慌,乃缓抽嘴角,薯落于领上,吾舔食之,味甚美哉!
这段话用一组动词,把自己怎样吃到薯片的过程写得生动曲折。大家一定学会连用各种不用的动词哦,这对你描写记叙的准确性大有帮助!
吾点头似小鸡啄米,皱眉如遇大难,眨眼似目中进沙……
同样写自己食薯的过程,上一段是详写,这一段则是略写。虽然概括,小作者却充分地发挥了想象,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得一点不减趣味。
03
教你一招
吃薯片,这是多小的一件事!但小作者却把它写得妙趣横生、曲折动人。
用的什么方法呢?那就是“放大心里的波折”。我们来看看小作者的心理变化:
第一、第二段是第一组波折:由母亲赠薯片的“大喜”到玩游戏的“惊恐,哀哉”,一下就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第三段写食薯的过程:从眼看着要吃到的“喜”,到薯片不慎落地的“怒”,再到重新尝试的“慎”,担心吃不到的“慌”,最后到“食之,美哉”的喜悦,每一个“心动”的瞬间,都被清晰地记录了下来。这也是全文最重要的部分。
最后两段,差不多是对第二段的加强、升华和咏叹。
懂得了如何把事情的曲折放大,最开始我们提到的三个作文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没有内容写吗?连吃薯片这样的小事也能写;怕写流水账吗?些事有详有略就不怕流水账;怕字数不够吗?当你把故事的曲折写出来,字数也就不成问题了。
专题15.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吃颗甜甜的汤圆
孟子曰:“食色,性也。”对美味的渴望,源自人类的本能。几年前,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全国数亿观众一边追剧,一边流口水,一边流眼泪,足见美食的魔力。
同学们,你有没有写过那些令你喜爱的美食?你笔下的美食是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三尺;还是缺乏特点,令人索然无味呢?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王菁菁同学,嘬一口每位的汤圆。看看怎样把美食写出幸福的滋味儿。
16.母之爱若汤圆
吾乃甬州人氏。甬有一美食,曰汤圆,亦唤元宵,闻名于世,食者皆赞叹有加,吾亦甚爱之。
元日之晨,吾于梦中便闻芝麻香,必母为吾作汤圆矣!吾忙起身,入厨助之。
母置熟芝麻于机中,碎之,倾刻间,馨香四溢。继而,添猪油,白糖揉之,搅拌均匀,即成香甜如沙,口感不腻之馅料。
母问:“汝喜何辅料?”对曰:“核仁,枣泥,碎花生……”母一一应之,并将糯米粉置于盆中,加水揉捏,直至水粉互融。
吾见母额有细汗,遂取纸拭之,母与吾皆笑,爱意满屋。
继而,母搓粉团至长条,又摘成数小团,相继抟圆,捏至杯状,嵌馅料入杯中,置于掌心,屈十指揉圆。汤圆既成,排列成行,色泽雪白,晶莹光亮,只待下锅。妙哉妙哉!
少倾,汤圆已熟,母盛之入碗,递于吾。吾垂涎已久,急取一颗速咬之,馅如水泻般流淌于口中,满口糯甜,唇齿留香。
美哉!汤圆味甚美,母爱亦如汤圆,细腻甜润,暖人心扉。
作者|六年级 王菁菁
01
词语积累
馨香四溢 色泽雪白 晶莹光亮
馅如水泻 满口糯甜 唇齿留香
细腻甜润 暖人心扉
02
佳句赏析
母搓粉团至长条,又摘成数小团,相继抟圆,捏至杯状,嵌馅料入杯中,置于掌心,屈十指揉圆。汤圆既成,排列成行……
这段话写母亲做汤圆的过程,连用十个动词,每个动词都不同,让人感叹小作者的用词之准确!细腻的动作描写,折射出的正是母亲制作时的细腻用心,暗暗透出母爱的光彩。
03
教你一招
写美食,离不开的话题之一就是食材。对于读者来说,哪怕没有吃过这样东西,但是见到你写的食材,也就能联想这道美食的味道了。
你看,这篇习作就是把食材一样一样写开去:先写馅料,写了芝麻磨粉时如何馨香,添加猪油白糖后又“香甜如沙,口感不腻”;次写辅料核仁、枣泥、碎花生和外皮制作;最后汤圆出锅,则有满口糯甜、唇齿留香之口感。
整体读下来,层次很清楚,叙事也顺达,是很好借鉴的方法哦!
不过,本文还有第二大亮点,就是小作者始终把母女之爱融合其中,从早晨起船到为母拭汗,再到结尾点题,汤圆的味道已经与母爱的味道融为一体。
这不禁让人想起《舌尖上的中国》里的解说:家,生命开始的地方。在同一屋檐下,人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专题16.虽然他只写了一个地瓜,我却看得通体生暖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你知道这些关于美食的诗句都是谁写的吗?对啦,就是北宋大诗人苏轼。古往今来,人们对美食的喜爱是割舍不了的,从苏轼的诗、袁枚的《随园食单》、李渔的《闲情偶寄》到现代作家梁实秋的《雅舍谈吃》、汪曾祺的《知味集》《四方食事》,“吃”这件在生活中最平常的小事,恰恰承载我们太多的感情和记忆。
所以,“美食”主题谈的却不仅仅是美食,能从里面学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生活中最平常的事物,怎样写成一篇作文?怎样写出它的特点?怎样赋予它感情?
学会了这些方法,相信你再也不会有写作文没东西写,写不长,不会显得尴尬了。一起来走进今天的小古文范文,寻找答案吧。
17.烤地瓜
隆冬时节,父携余夜归。虽无冽风,凉气刺肤,微麻。忍寒疾走,至巷尾菜店,灯光荧荧,照亮一隅。忽觉缕缕甘香,勾得腹内馋虫欲动。转目望去,原是门旁一铁皮炭炉正烤地瓜。
文火煨烤,外皮焦挺,内里嫩瓤淌蜜流油,着实冬夜暖胃之好物也。吾忙央求父亲购来品尝,父应允,唤掌柜取地瓜。
掌柜一手裹棉手套,另一手掀炉门,顷刻,地瓜香气外溢。余择一地瓜,大肚,两端稍圆。掌柜捡地瓜装袋收钱,父谓余曰:地瓜遽出炉,极烫嘴,待返家方可进食。
到家净手换衣,余摩两手,一厢吹气,一厢小口朵颐。剥其外皮,热气袅袅,软瓤金黄诱人,食之入口即化,缕缕清甜绕于唇齿之间,绵绵如沙,蜜蜜如糖。更有黏连些末焦皮,入口脆甜。缓缓滑腻入腹,通体生暖。
俗语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烤地瓜亦然。余忆《西游记》猪八戒食人参果,老猪未嚼落肚,不知其味。若八戒吞吃热地瓜,地瓜必如火炉滚喉,将猪嘴烫肿三分,猪舌涨成玉兔捣药锤。老猪疼得口舌叫屈,哼唧跳脚。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 刘泊君
01
词语积累
缕缕甘香 淌蜜流油 热气袅袅
绕于唇齿 通体生暖 灯光荧荧
02
佳句赏析
到家净手换衣,余摩两手,一厢吹气,一厢小口朵颐。
听说过“大快朵颐”,未曾听过“小口朵颐”,泊君的用法对不对呢?
原来,“颐”指腮帮子,“朵颐”就是鼓动脸颊嚼东西的样子。虽然地瓜很烫只能小口地咬,但小作者还是鼓动腮帮子吃得很快,足见地瓜之诱人!再加上“摩两手,一厢吹气”的样子,更让我们感受到他手没搓热就赶紧吃地瓜的急迫。
看来,用词的个性化很重要,平时在作文里,你也要尝试多用新鲜的词汇哦!
03
教你一招
吃地瓜,多小的一件事,居然能写成作文!小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抓住一点放大写”。小作者从夜归说起,写到地瓜飘香,掌柜取地瓜,自己吃地瓜……所有事情其实都有一种感觉将它们联结——地瓜之暖。
夜归天冷,就特别渴望热乎的地瓜;掌柜取地瓜,热气扑面;父亲劝“我”回家再吃,以防烫嘴;“我”小口朵颐,畅想八戒出糗——直接或间接都离不开“地瓜之暖”。因为笔墨的集中,烤地瓜的这一特点被无限放大,读着都能感受到暖意。
其次是“虚实结合写意趣”。地瓜虽小,想象的世界却很大。对《西游记》的联想堪称全文点睛之笔。联系前文,如果没有爸爸的提醒,小作者恐怕也会像八戒一样被烫翻吧!这到底是在写文学的妙趣,还是在写父爱的温暖呢?
我们对于美食的感知,既起于饮食,又超越饮食。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美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我们的心。
专题17.写小古文有何难?送你一句口头禅!
18.此乃好素材也
某日,众生齐聚文言班。课前,师照例曰:“吾等玩诗词飞花令,今以‘花’字为令。”师遂将吾等分为两组,“诗词飞花令”大战旋即开幕。
吾曰:“竹外桃花三两枝。”迪曰:“牧童遥指杏花村。”陶曰:“黄四娘家花满蹊。”……师笑曰:“甲乙两队竞争激烈,不相上下,今日飞花令乃古文创作好素材也。”众相视一笑,无语。
师遂上课,至“断句”处,全员皆对,师欣喜若狂,便似孩童,拍手叫好。吾等皆曰:“可喜可贺!吾师可否请奶茶耶?”师笑曰:“非也非也,奶茶下肚即无,何趣之有?弗如作古文创作之用,此亦为好素材也!”众相顾无言。
俄尔,师领读《古文观止》之《师说》篇。警之曰:“孰知央视新闻播音员错读一字,何如?错一字,罚金五十也。”生读文,字字入耳,专心致志。唯有一生错读一字。师击掌曰:“一掌,五十!”生悟,皆拊掌笑曰:“此乃上好古文素材耶!”
移时,文言班始创作。师自袋中掏出树叶若干,众学友拼树叶画,栩栩如生。师将树叶拼出鲸形,竟有四肢。吾笑曰:“此乃变异鲸父子也!”师曰:“然。可否以环保为主题创作?”复曰:“此不亦为文言创作好素材耶?”
噫,身边处处皆为好素材,何惧写作文、写文言文?唯缺心眼耳!
作者|六年级 潘奕桦
01
词语积累
欣喜若狂 相顾无言 字字入耳
何趣之有 栩栩如生 相视一笑
02
佳句赏析
“此乃古文创作好素材也!”
这句话,既是标题,也是题眼,还是一个很好的作文技巧。你发现了吗?
这句话的出现频率特别高,文中一共出现了4次,因为啊它是老师的“口头禅”。所谓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往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而有一种非常特殊的人物语言,需要我们特别去关注,那就是“口头禅”——一个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通过这句“口头禅”,一位时刻想着教学,想着引导孩子们去创作的老师跃然纸上。下次写人的时候,你也记得写一写他的口头禅吧!
03
教你一招
学小古文难吗?这篇习作正好写出了小作者日常学古文的乐趣。
原来学古文一点也不难,期间中有激烈的飞花令比赛,有好玩的树叶贴画体验,也有认真诵读后“全班皆对”的收获。
你看,连学小古文的过程就能写一篇作文呢!而小古文公益读写大赛,就是小朋友们展现自己收获和才华的平台。
参加小古文大赛,写作主题不限,小朋友们完全可以像这样,用小古文书写自己的现代生活,不管是搞笑逗趣的故事,还是优美抒情的散文,抑或你独特思考、脑洞大开的幻想都可以!
试试看,你一定能行!
专题18.从《爱莲说》到《爱风说》,莫言也这样学写作!
这一次尝试,咱们就从“仿写”开始!可不要小看“模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就在演讲中承认自己是通过模仿学会了写作。他说:“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来讲,模仿不是耻辱,而是一个捷径,或者说是一个窍门。”
所以你看,这不仅是参赛的好方法,也是学习写作的好方法哦!
19.爱风说
自然界之物,沁人者甚多。家母独爱阳,其光芒四射,乃母最爱之物。家父甚爱星。星之小,星之美,父皆爱之。细雨绵绵,滋润万物,此则吾妹之最爱。
予独爱风,风无形无状,而人可感。风掠过,沁人心脾,烦恼随之烟消云散,使人神清气爽。予爱风之悠闲,可使花飘、草弯、树响,时而大,时而小,时而令人毛骨悚然,时而令人爱不释之。风亦有情,其淘气如童,狂暴如虎。其若双手抚摸大地,万物蒙其关怀,生生不息。若无风,世界则不可存,人类则不可活。此种柔情,乃万物之最!
予谓阳,自然之光明者也;星,自然之闪耀者也;雨,自然之温情者也;风,自然之柔情者也。噫!阳之爱,世人鲜有闻;风之爱,同予者何人?星之爱,雨之爱,宜乎众矣!
作者|六年级 李 衍
01
词语积累
沁人心脾 烟消云散 神清气爽
毛骨悚然 淘气如童 狂暴如虎
02
佳句赏析
予爱风之悠闲,可使花飘、草弯、树响,时而大,时而小,时而令人毛骨悚然,时而令人爱不释之。风亦有情,其淘气如童,狂暴如虎。其若双手抚摸大地,万物蒙其关怀,生生不息。
正如文中所说,风是“无形无状”的,这样的东西怎样来写呢?
小作者把它拟人化了,风可以像孩子,像双手;它有自己的脾气,可以很悠闲,也可以很狂暴。写景写物,我们可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哦!
03
教你一招
这篇小古文是模仿《爱莲说》所作,模仿痕迹还挺明显。
附:《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但这篇文章依然不失为一篇佳作,还很好地回答了“仿写仿什么”的问题。
第一“仿结构”。原文头尾呼应,一线贯穿。学会模仿,就远离了跑题的危险。
第二“仿语言”。那漂亮的排比,简洁的四字句,经典的对称句,典型的文言句式 ,满满都是语言的养分!
第三“仿格调”。模仿《爱莲说》,最容易想到的是《爱菊说》《爱竹说》《爱梅说》等等,本文选择“风”这种天象,选材别致,格局开阔。更可贵的是保持了原文高洁的格调,赞颂了风对万物的柔情和悲悯,提升了全文的境界。
其实,我们读古文,不仅是要向古人学语言,更重要的是得到美的熏陶,完善自己的人格,丰富精神世界。
怎么样,仿写的方法对新手也很友好吧?快来试试,可以先从仿词、仿句入手,慢慢就能写长喽!
【原创声明】除引用的原作者的文章(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作商用)之外,其余文字系作者原创,未经作者同意,谢绝转载。如需转载,需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源自头条号正版图库,其余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