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科孙禄堂谁厉害(陈发科先祖如何评价别人的功夫)(1)

据我的师爷洪均生先生回忆,发科公非常谦虚,别人称赞他,他总说“俺不中。”别人诋毁他,他总是说:“咱也没说自己中啊?”对于别人的声誉也是爱护有加,从来不做打压别人抬高自己的事情,他与某名手比试就是例子,不让人下不了台,维护别人的面子。处处为别人着想,别人也就会佩服他,为他着想。

陈发科孙禄堂谁厉害(陈发科先祖如何评价别人的功夫)(2)

他毕竟是搞武术的,平时离不开太极拳和其它武术,他是如何评论别人的功夫的呢?总不能一直当好好先生,无是非标准吧?

他其实评价别人还是有是非观念的,只是比较委婉含蓄,也不刺激人,不得罪人,时间久了才能弄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他称赞某人的功夫好,他就说:“是把式”,意思是行家里手。

如果某人练得不太好,他会说:“下功夫了。”不会说他哪里哪里不行。

如果某人练得实在太差,他会说:“我看不懂。”这意思就是不想评价。他这样的大武师,还有看不懂的?就是不想说,不想得罪人,无法说,说什么?说实话全是得罪人的话,不说实话误导别人,还违心。

大家看了这些,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因为我们现在评价学生就是这么模糊评价,不再具体到多少分,而是用优、良、中、差评价。

发科祖的这些言行,绝大多数人都从武德和人品方面考虑。实际上,这也是不得已,我对他的无奈感到悲伤,对他生活的时代感到压抑。

要知道,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军阀和黑社会盛行的年代,崇尚武功的就是这些人,如果不小心说错了话,得罪了人,那可能就无路可走了,甚至死于非命都有可能。

哪像现代,怎么乱说都无所谓,有法律保护,只要没达到违法的程度,就很安全。

无论现代社会多么好,像师祖这样的美德还是要学习,利于安定团结,利于互相学习。

批评别人最好是委婉点,能令对方接受,这也是说话的艺术问题。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只图自己痛快,那是自私的。

我们不光要学习前辈的武功,还要学习他们的人品,学他们为人处事的艺术。

陈发科孙禄堂谁厉害(陈发科先祖如何评价别人的功夫)(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