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和凤都是神化的动物,鸡却是一种身世不凡的灵禽,例如凤的形象来源于鸡。

《太平御览》:“黄帝之时,以凤为鸡。”传说鸡为日中乌,鸡鸣日出,带来光明,能够驱逐妖魔鬼怪。

那么有关鸡的典故,首先就是闻鸡起舞了

闻鸡起舞[wén jī qǐ wǔ]

鸡的历史典故(三更灯火五更鸡)(1)

据《晋书·祖逖传》记载

东晋范人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不爱读书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

后来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三更灯火,五更鸡】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有首著名的励志诗叫《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学习,五更的鸡就叫了又得起床开始读书了。

鸡的历史典故(三更灯火五更鸡)(2)

在古代夜晚分五更,下面是五更对应的时间:

一更:19:00—21:00

二更:21:00—23:00

三更:23:00—01:00

四更:01:00—03:00

五更:03:00—05:00

三更就是夜里11点到1点,五更是3点到5点,也就是夜里最少只睡3个小时最多也不过6个小时,就起来发愤读书了。

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最后终于功成名就,他尤其在书法领域造诣颇深,后来成为有名的“楷书四大家”之一。

《画鸡》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曾经画了一幅公鸡并为其题了一首诗叫《画鸡》

鸡的历史典故(三更灯火五更鸡)(3)

有人认为说这首诗太白话了没有水平,甚至认为这是唐伯虎所做诗句中的败笔,但是现如今,这首诗已经被选入了小学生课本。这首诗的意思浅显易懂,直白的写出了公鸡雄威武的气势和不畏辛劳以及低调的品格。

这首诗虽然表面上看是一首题画诗,但实际上却蕴含了唐伯虎当时的情境和胸怀,正如公鸡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欢迎关注【国学文化书院】[来看我][来看我]

~学习传统文化[比心][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