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个国土面积很小的岛国,人长得即便是在亚洲人里也算是偏矮小的。但他们的作战实力却曾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容小觑,是近代亚洲唯一没有沦为欧洲列强殖民地的国家。而且还能:先在日俄战争中,打败过比它强大得多的俄国;后在二战中对阵美国也不落下风,若不是美国扔下原子弹,还不知要打到何时呢。就算对比跟他们一样善战的德国人,也有盟军中日裔部队战斗力领先于德国部队的数据支持。曾经的东南亚人就表示,他们当年对日本人的感情很复杂,在日本人之前,他们以为在这一时代,黄种人是绝对打不过欧美白种人的,却没想到他们那的欧美人能被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

日本的武士道有多厉害(樱花般果断飘散的)(1)

武士道的精髓要义是对“死的觉悟”

以前我们也研究过,日本当年为什么能侵略中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说他们有“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力量,能让日本这个先天并怎么占优势的岛国民族,格外好战勇猛呢?所谓武士道,在日本的文化记忆中指的是武士所遵循的道德及行为准则,是一部“不说、不写,但铭刻于武士内心的法典。”它对武士的言谈举止、精神意识都有严格要求,其精髓要义在于对“死的觉悟”,只有对死亡彻底觉悟才能成为战无不胜的真正武士。只有彻底觉悟到了死,才不会再执着于生死,也就可以摆脱了现实的羁绊,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倾其所有效忠自己的主君。

日本的武士道有多厉害(樱花般果断飘散的)(2)

中国人常说,人间除死无大事,本以为我们已经够想得开了,而对于日本人来说,死都不是什么大事,甚至可以是一种极致的美。一般国家都会用猛兽或是猛禽比喻武士和英雄,而日本人却是会用樱花来比喻武士。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不是在盛放,而是在凋谢的时候,怎么活着都不如是怎么死去的更能成全日本人对致美生命的追求。樱花在叶子萌发前突然一下就开花了,之后又突然消逝了,其短暂与义无反顾的果断飘散,被认为是樱花最美的地方,它所传达的精神象征也正是日本武士道所追求的精神境界。跟我们中国人追求的“好死不如赖活着”截然相反。

日本的武士道有多厉害(樱花般果断飘散的)(3)

死亡将一切罪过清零

武士道起源于武家社会,曾被称作是日本道德的最高形式,在幕府统治日本列岛的的几百年间,武士道精神作为社会广泛崇尚效仿的道德规范,已经上升到国家伦理的高度,对日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有着深渊影响。武士道对武士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然而,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武士道所体现的特性无疑是矛盾的,信佛又嗜杀,注重礼仪又野蛮残暴。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所说:西方人理解的德和恶与日本人所理解的是大不相同的,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体系,它既不是佛教,也不属于儒家。

日本的武士道有多厉害(樱花般果断飘散的)(4)

佛教引导众生把死亡看成走向下一轮新生的开始,而日本人干脆把死看成是生的组成部分,生与死并不存在绝对距离,就像是从一个阶段步入到另一个阶段那么自然,对日本人而言,地理灾害对他们的磨练,使其对生死之间的界限不像其他民族那么清晰,而且对日本人来说,死亡还具有将一切罪过清零的功能,尤其是主动选择的死亡更是一种勇敢的行为,武士会把来自幕府将军的赐死作为一种荣耀,刨腹自尽绝非一般人所能完成的,因此值得人敬佩,不管这个人之前做过多少坏事,只要主动选择了死亡或是战死,就可以进入受人瞻仰的行列。

日本的武士道有多厉害(樱花般果断飘散的)(5)

日本人的生死观注定了不会道歉

一死赎罪、死后无罪,甚至死后成神——日本人的这种生死观与中国乃至亚洲很多国家的信仰的因果报应完全不同,所以当他们行凶作恶后,很难有发自内心的真正忏悔,殉死在他们看来已经是最高的道歉形式了,没有更高的了。而我们所纠结的是道歉态度,在他们的级别排序中注定没有下文。明治维新后,武士阶层逐渐消亡,古典武士道逐渐被改良成近代军人精神,继而扩大成为全体国民的最高道德。日本军国主义让武士道精神所包含的残暴暴露无遗。地域狭小,资源匮乏、灾害频发,动荡的生存环境使得日本人对武力的崇拜异常强烈,武士道的残暴也是求生本能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日本的武士道有多厉害(樱花般果断飘散的)(6)

日本战犯

近代武士道在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时,成为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与战争工具。对武士道传统不加区分的全盘继承和近代武士道精神的发展,造就了一支令人生畏、惨无人道的日本军队。以自杀式袭击为主要作战方式的“神风特工队”、自杀式“回天”潜艇以及死亡铁路,都是日本武士道军国主义残暴嗜血的具体体现。战后的日本虽然已经没有了武士阶层,但依然存在这世袭的武士。像忍者一样,他们坚持着古典的文武训练,遵从专门的规范,将传统代代相传。武士道思想至今仍影响着日本国民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