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行程是鸡足山一日游,从大理到鸡足山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灵山一会”牌楼是鸡足山的山门,镶有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撰题“灵山一会”匾额,两边的楹联是“梵钟声彻三千界,鸡足名标第一山”。

鸡足山有什么塔(鸡足山拈花微笑)(1)

鸡足山是与五台山、峨眉山、普陀、九华山齐名的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地位殊胜。东南亚、东南亚也是享有盛誉的佛教圣地。因其山势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形如鸡足而得名。

鸡足山的历史很悠久,两千多年前,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尊者,破颜微笑。此即禅宗公案拈花微笑之由来。

释迦牟尼涅磐后,迦叶尊者遵其遗愿,带着金缕袈裟,携舍利佛牙,找到了人间净土鸡足山。就从未离开过的华首门,守衣入定其中,等待弥勒佛降生。从此这里便成了万千信众心中的圣地。历史上鸡足山梵刹林列,历代僧人多在此建寺弘法。

这里是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交汇点。佛教徒把鸡足山视为一生必到的朝拜场所,几千年来,前往朝圣者络绎不绝。在这里能看到穿着各自民族服饰的白族、藏族老百姓来上香朝圣。

进入“灵山一会”山门到祝圣寺交通车大概20分钟,每人20元。这一段交通费需要自理,刚开始我们不知道,还以为一日游的观光车票包含这一段的。不明白景区为什么要把交通车分成两截,两次收费。

鸡足山有什么塔(鸡足山拈花微笑)(2)

两段观光车的之后就是缆车的下站,从索道上站在步行十余分钟即到鸡足山顶峰。

鸡足山有什么塔(鸡足山拈花微笑)(3)

金顶寺

鸡足山海拔3240米的主峰天柱峰因高峻挺拔,状如擎天巨柱而得名。在峰顶上可东观日出,南观彩云,西观苍洱,北观玉龙雪山,称“绝顶四观”,天柱峰又被称为“四观峰”。

金顶寺的由来始于明弘治年间僧人在此建庵,嘉靖年间大理文人李元阳建普光殿,万历年间御史孙愈贤应僧人请求建造光明塔。后来陆续建了观风阁、天长阁、善雨亭,并筑罗城,上立“四观楼”。

黔国公沐天波认为“金”克“沐”,将昆明东郊鹦鹉山太和宫铜铸金殿迁置鸡足山天柱峰顶,在普光殿原址立金殿。因有这铜铸“金殿”寺庙得名金顶寺。

清康熙三十年,殿阁遭火灾被毁,只有铜铸金殿与塔幸存。康熙三十一年,云贵总督范承勋、提督诺穆图听从山中僧人请求拆除光明塔,在观风楼旧址建天一阁,取“天一生水”能防火灾之意。

金顶寺“大门”保存较为完好,大门是白族艺人设计的,门顶横列正脊,两端垂脊,飞檐翘角,凌空欲飞,形式美观,体现了白族精湛的建筑工艺水平。

鸡足山有什么塔(鸡足山拈花微笑)(4)

金顶寺大门前的睹光台,可凭栏远眺鸡足山的壮丽风光。如果机缘巧合,还可看到被称为鸡足山八景之一的“天柱佛光”。

鸡足山有什么塔(鸡足山拈花微笑)(5)

前院的金殿2007年重修,四角上翘的重檐歇山式结构,正面上书“金殿”二字。整座金殿用黄铜铸造,由真金包裹,在太阳照射下熠熠生辉。

鸡足山有什么塔(鸡足山拈花微笑)(6)

白色楞严塔,是1929年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应僧人请求而出资修建的。这座高42米,方形密檐式,内七级,外十三层的塔历时三年建成,是全山最高的建筑。巍然屹立于天柱峰顶,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外援物资飞越驼峰的天然航标。蓝色的晴空之下,金殿白塔甚是醒目。

鸡足山有什么塔(鸡足山拈花微笑)(7)

楞严塔后的大雄宝殿,2002重建,历时三年完工,是一座重檐歇山式殿角上翘的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大殿。屋顶长脊中有宝鼎,两端饰以斑鳌,所有飞檐、斗拱、门、窗制作精致,造型美观。大雄宝殿里,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佛像两侧,分别塑有阿难尊者、迦叶尊者、达摩祖师、六臂护法王像。

鸡足山有什么塔(鸡足山拈花微笑)(8)

大雄宝殿左面是弘法堂、藏经楼、五观堂,五观堂背面是金顶寺接待部。

鸡足山有什么塔(鸡足山拈花微笑)(9)

饮光殿内供奉的是迦叶尊者。

鸡足山有什么塔(鸡足山拈花微笑)(10)

金顶寺经过2004、2014年两次大规模修缮,现在的金顶寺由睹光台、大门、弥勒殿、楞严塔、大雄宝殿等组成,规模宏大,殿堂庄严,是游览鸡足山必去的重要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