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装改扮下山岗,山洼一代扎营房。我趁着月光,大胆地前闯,盗不走御马我难回山岗。
来至山洼我用目观望,寻不着御马圈今在何方?耳边厢猛听得梆儿响亮,要成功跟随了他闪躲一旁。
这是一个自带BGM的标题和开场,这段唱词选自京剧《盗御马》,历史上红脸的关公未必与黄忠战于长沙,蓝脸的窦尔敦却曾独身一人盗得御马。随着音乐的结束,我们肯定会好奇:窦尔敦是什么人?为什么是蓝脸?为什么要盗御马?盗了御马他又怎么样了?让我们移步时光隧道,重新回到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京剧脸谱
吓人吧,窦尔敦的形象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黑夜袭来,下了一场寒霜,远山近树变得白蒙蒙的,地上变得湿漉漉的,皮岛大营的帐篷内灯火辉煌,欢声笑语。帐中间一位约有四十出头,白净面孔,络腮胡须,身穿束腰袍裙,脚蹬虎形靴,头戴一品金丝乌纱帽,话语间一身正气,端庄肃穆。旁边坐了一位五十出头的武将,身披铜铁铠甲,足穿高筒铁网毡靴,戴红缨盔甲,略微消瘦,瓜子脸似笑非笑。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各怀心事,但是又不得不相互寒暄着。
稍微年轻一点的正是新到来的兵部尚书兼总督袁崇焕,陪酒的武将是辽东总兵加左都督衔毛文龙,两人都被皇上赐予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毛文龙在皮岛上经营了将近十年,因此他说话不卑不亢,顾左右而言他。
“毛将军来到辽东多少年了?可曾回乡?”
“二十余年了,未曾回过故乡。”
“卿若依我所言,不出三年俱可锦衣还乡。”
“吾子吾孙都长在这皮岛之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毛之不附,皮焉能完好!”
“将军何出此言,明日可到长山岛观我所创长蛇阵法,定能有所新悟!”
“不必了,不过末将可以送送大都督。”
袁崇焕来到皮岛已数日,明日将要回到长山岛总督行营,其对毛文龙尾大不掉之势已了如指掌,毛文龙对他的到来并不为意,皮岛原先不叫皮岛叫椵岛,因为他姓毛故将其改名为皮岛,表示誓与此岛共存亡。皮岛孤悬海外,自成一体,现在他已年老体衰,位极人臣,不再积极响应朝廷号召,把皮岛当成了安乐窝,甘心当个土皇帝,袁崇焕的到来打破了皮岛的宁静。
皮岛
明末辽东形势
翌日,曦光初露,军营内外的帐篷在朝霞的映照之下,像极了披着蓑衣的老者,毛茸茸闪着光辉。毛文龙带了一支亲兵和袁崇焕共同踏上军船,不知不觉已行出百里,途经一岛,单见景色怡人,便下船驻足些许,欲再于岛上饮酒话别。
小岛郁郁葱葱,层峦叠嶂,昨夜刚下的寒霜附在上面,太阳照射之下,金光灿灿,海风吹来,显得格外惬意。忽然一只快船行驶而来,眨眼之间,到达岛岸。
“毛将军不必多虑,我几日不归,这定是下属将领催我回去的。”
须臾之间,袁崇焕身边多了精兵数百,毛文龙察觉有所异常,刚要起身,袁崇焕见其寥寥数人,顿起杀心,此时不杀再无杀人之机。袁崇焕一挥手,身边将卫蜂拥而至将毛文龙的战甲、头盔、夹袄全部扒下,只留一条灯笼裤子和白上衣,然后将其五花大绑到一块巨大的石碑上。毛文龙脊梁骨紧贴着石碑,三四月的辽东依然寒冷,他犹如压在一座冰川之下,被压得喘不过气,浑身止不住地打颤,牙齿嗑嗑作响,心想我命休矣,一时大意,不该前来!
袁崇焕取出尚方宝剑,悬天而立,“文龙你可知罪乎 ?”不等毛文龙反驳,继续说道:“尔一布衣,官至极品,满门封荫,食君禄却不解君忧,更甚者,私通外番,侵盗军粮,开镇八年,不复寸土,今皇恩浩荡,请尚方宝剑,赐汝全尸。”言毕崇焕刺其心窝,一代枭雄落幕。而后对在场的毛文龙亲兵说:“诛止文龙,余等无罪。”
毛文龙被矫诏诛杀,他的亲兵中有一人姓窦名保山,正是此时三岁的窦尔敦的父亲,为五品千总,义愤填膺,然而螳臂当车,未能救下主公。袁崇焕感其忠勇,并未追究,仍将其送回皮岛。此后皮岛改营制,设监军,但是新任的总兵未能很好处理与毛文龙旧部的关系,并且杀了毛文龙也让这些旧将寒心。这些人中一部分将领如他的义孙毛有德(孔有德)、毛有禄(耿仲明)、毛有喜(尚可喜)先后投奔女真努尔哈赤部(皇太极已继位),一部分将领如黄龙与皇太极死战到底,捐躯于旅顺,还有一部分军官如窦尔敦父亲解甲归田,不再保大明江山,也不屈服于满清。
有有说窦尔敦父亲跟着毛文龙的,也有说跟着李自成的,反正都是与大清作对的
拜师学艺,隔空练招也是这一年,陕西李自成、张献忠起义,除了这两人,还有其他三十六家起义军在全国混战。窦尔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生在乱世,父亲窦保山把窦尔敦送往五台山靖海老禅师那里学习武艺,希望他将来杀敌报国,弥补自己遗憾,名扬天下。
且说五台山是佛教名山,山上有龙泉寺,主持为靖海禅师,靖海禅师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对佛法有高深的造诣,很多习武之人都愿意拜在其门下,他收徒极其严格,一要有定性,二要有悟性。尔敦从山下沿着长长的阶梯缓缓而上,当走到一个关隘时,单见关头上写着“清风”二字,旁边站着一名小沙弥。
“你是哪个?”小沙弥问。
“沧州窦保山之子窦尔敦前来拜师。”
“师傅说了欲要拜师,须先过我这关。”
窦尔敦想到这个小沙弥跟我大小不差,有何惧哉。只见小沙弥带他过了山隘,来到了一片宽阔的平地,边上有一棵大树,树有一枝分两杈,两杈之间几乎呈圆形,小沙弥距一百五十步外搭箭开弓,“嗖”,一箭穿洞而过,连射三箭,箭无虚发,无不得意。古有吕奉先辕门射戟亦是一百五十步,黄忠百步穿杨也不过如此。
却见窦尔敦扣上箭,拽满弓,一箭正中杈心,第二箭他蒙上眼又中杈心,第三箭来了个“反弹琵琶”一箭又中杈心。小沙弥也是惊讶,他哪里知道尔敦父亲出身军营,由毛总兵亲教箭术,窦尔敦得到父亲真传。
过了清风关,窦尔敦继续往上走,约么一会儿,又一个关口出现出现在面前,上写“明月”二字,明月之下站着一位小沙弥,只见他双手合十,“阿弥陀佛”,然后两腿开立,双手由上缓缓向下。尔敦看出了小沙弥打出了“童子抱佛”招式,于是分开两腿,右手一扬,掌心朝前做出开碑状,打出了“樵夫砍柴”,与之相对。
小沙弥抬腿收掌,双臂伸展,单脚独立,正是“金鸡独立”,窦尔敦后退一步,前身下探,左腿弯展,双手交错,此招为“神龙摆尾”,与之相配。
小沙弥卧倒在地,手足并拢,左足随右手,右足随左手,向上空做搜踢之势,这是五台绝学中的“怪鸟登(蹬)云”,窦尔敦见了也扑倒在地两肘用力点地,乘势上跃,待两足落地时,上身向前倾,左拳收至腰际右拳猛立下击,此为“铁牛立(犁)地”,正应小沙弥的招式。
高处的靖海禅师,把这些招式尽收眼前,两人相距二十余步,对起了“哑招”,见到窦尔敦答的如此行云流水,暗暗称奇,此人悟性极高,正合吾意。靖海并没有喊停,但见两人继续隔空对招。
小沙弥一个鲤鱼打挺,起身做腾龙伏虎状,上下挥拳,手脚并舞为“八仙过海”,也称“夜探八方”,窦尔敦立刻会意,伸出右手,平舒二指,直奔自己双眼,表示接的是“二龙戏珠”,可是转念一想这岂不是让人笑话,自戳双眼,随即收回双手,两臂平伸,一手在前,一手在后,下腿由马步变换成丁字形,窦尔敦不显山不露水地改成了“二郎担山”,差一点惹了笑话。
紧接着小沙弥跨步斜身,忽而左手交右手,忽而右手交左手,用寸劲猛地前击,为“武松脱拷”,尔敦前倾后仰,左歪右倒,伸出右手小臂,胳膊肘外旋点下空中,握拳伸展又击空中,正是“(孙)二娘点蜡”,对得十分贴切。
两人不知不觉隔空已经过招了五个回合,还想继续比下去,这时靖海禅师拍手道:“吾儿住手!速来!”靖海对他的两个儿徒轻声耳语,单见一会儿,清风与明月两位小和尚一人抱一钩,交付于尔敦。
自此,窦尔敦在靖海的教授下,功夫突飞猛进。尔敦也是闻鸡而武,戴月才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到了十八岁那年。靖海禅师见窦尔敦已经长得虎背熊腰,身似铁塔,膂力过人,又学了一身本领,送其下山。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春风得意,还未进村,他忍不住大喊:“爹,娘,孩儿回来了!”怎料得,险些丧了性命,且往下看。
五台山
可惜写的不是清风明月
逼上梁山,计赚官银尔敦走进村庄,却见断墙残壁,火光冲天,成群的人顶着滚滚的浓烟,披发跣足,正往外跑,边跑边嚎:”清兵来了,清兵来了!”尔敦看见一熟人,正是发小二柱忙问:“我爹呢?我娘呢?”尔柱哭着答:“大伯大嫂大敦还有春妮都…都……”
尔敦回家,却见惨不忍睹,父死母亡,哥哥人头分离,妹妹衣着暴露,定是惨遭侮辱,含恨自尽。十年曾一别,再见阴阳隔;学得杀人技,杀人又如何,救不了自己的亲人。
此时,一队清兵迎面驰来,尔敦箭步飞迎,举起双钩见人就刺,八年训练,一把双钩,被窦尔敦使得炉火纯青,只见他左晃右闪,辗转腾挪,已有二十人倒下,
他仍然如狂怒的雄狮一般,发疯似地追赶落荒而逃的清兵……
十八岁的窦尔敦就这样变成了孤家寡人,无处依靠,后来集合起受害的乡亲,拉起“反清复明”的大旗,与南方的南明小朝廷遥相呼应,一为国仇,二为家恨。等到南明永历帝、国姓爷郑成功先后死亡,窦尔敦心灰意冷,不再反清复明,索性占山为王自己当起了盗贼,不过这个大盗专门不让清廷好过。
话说转眼到了康熙当上皇帝,国库空虚,为充实国库,消灭三藩,他命令大名府准备十万两白银上交国库。窦尔敦得到消息,召集手下一帮人商议如何取得这些搜刮得来的钱财,却说那边大名府把押镖重任托付给十三省总镖局当家人胜英的大徒弟黄三泰、二徒弟杨香武、义侄贾明。
智取生辰纲
书中代言,黄三泰英俊潇洒,颇为自负 ;杨香武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是个精瘦精瘦的好色家伙;贾明人称金头虎 ,短脖子托着个大脑壳,说话磕磕巴巴的还带鼻音,像鼻子被浓鼻涕憋着似的,干啥啥不行,也就会两下子武把抄儿,但有个好爹,他爹是胜英的把兄弟,因此他开口闭口的都是“三大爷(胜英)长”、“三大爷短”,除了这两句剩下的都是吹牛皮、拍马屁。
单说黄三泰带着镖队行走之间,到了商家林附近,出现一岔路,一大路一小路,大路为原定路线,却见有一众人披麻戴孝,哭声一片,打着白色的引魂幡子,上书“世故显考黄公讳英之引魂宝幡”,黄三泰看见了,顿感晦气,想要换走小路,杨香武说道:“大哥,不妥吧。”
“你懂啥,大师兄乾坤独断,走南闯北,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都多。”贾明接道。
大家依黄三泰所想,换走了小路。各位看官,想必大家都听过华容道的故事,大道理谁都懂,只是没发生自己身上,当局者沉迷自己所想之中,却看黄三泰深陷不归路。
华容道
小路泥泞不堪,坑坎难行,大家走的人困马乏,甚是无趣,口有怨言却不敢出口,正饥肠辘辘之间,忽见一妇人左手拎着一提盒儿,右手提着一青砂罐儿,由西向东,款款而来。远远望去:正是体似燕藏柳,衫领露酥胸,柳眉闪杏眼,冰肌生玉骨。
太阳照在女子发髻上别着的白玉银竹簪上,似乎闪烁着挑逗的反光,忽明忽暗,摄人心魂。妇人迎面而过,迈着碎步,低着头颈,小心翼翼,并不言语,只是提盒散发着的肉香与青罐的米香味合在一起,很难让这一帮老爷们不提起精神。
“女施主?女菩萨?小美人?你干什么去?”杨香武首先发话。
“官人,我丈夫在山北凹里,带几个客子锄田。这是奴家从酒馆打的些午饭,送与那些人吃的。”
“别价,大爷们正饿得慌,正好吃来。”
“好是好,只是奴家丈夫还饿着肚子。”
“本大爷掏银子,与你一起再去酒馆打饭送你夫君。”
只见女子犹犹豫豫,面露愠色,半推半就地与杨香武一起去了酒馆,正应了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做人不要太杨香武。
过了好大一会儿,单见一位老妇人匆匆走来,还未来到跟前,就喊:“侠士,快救救老婆子。”这位老妇人对黄三泰讲她只有一个女儿,招的是上门女婿,待如亲儿,可女儿两口子不和,来了一位镖师说要教训女婿。原来这杨香武跟随前面的女儿买酒买饭,买到人家家里面去了,他让老妇人去送饭来了,他要帮她女儿一起收拾女婿。
孙悟空三大白骨精,原著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黄三泰一听这不瞎胡闹,连忙让贾明去把杨香武叫来,这一去可不当紧,许久未归,自己想过去看看,可是身兼重任,不可大意。等了良久,只见贾明和杨香武一人担一个挑子回来了,老妇人和女儿也跟着来了,金头虎贾明对黄三泰说如此如此,自己好说歹说地把二师兄哄回来了,人家又是送饭又是送酒。
此时烈日当空,下午两点左右,这一队人马已经干渴好久,更是饥饿难耐,全然不按规矩分批就餐,一股脑儿吃喝起来。黄三泰刚要说几句,贾明拍着自己的大肚子说:“大师兄你放一万个心,这酒与饭我都尝过了。”黄三泰看着他吃饱的大肚子,也不由的笑了笑,想想刚才年轻女子掂的食物吃了也没啥事,便给了老妇人几两碎银,老妇人一开始推辞,贾明对着年轻女子说了几句:“我大师兄给的,不要也得要,好姐姐,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好家伙,才多大一会儿,就认上干姐姐了。
妇人挑着空担子刚走远,这一众人“咕咚咕咚”地全无吃香,捧着酒坛大口地喝起来,走不两步,头重脚轻,天旋地转,面面厮觑,软倒在地……
等到醒来,十万两白银就这样飞走了。窦尔敦把得来的这些钱财一部分救济百姓,一部分招兵买马准备大干一番。
木兰盗马,为国效力再说清朝皇帝每年秋天到承德避暑,顺道去木兰围场巡视习武,行围狩猎,这是清代帝王演练骑射的一种方式,为何?满人以马上打得天下,皇帝要比汉人更重视骑射的学习。
这年康熙头戴金冠,身穿龙衣,配青龙宝剑,骑着自己新得的日月骕骦千里龙驹马,神采奕奕,带着文武大臣,旌旗翻卷,浩浩荡荡地来到木兰行宫。康熙皇帝一十六岁,亲政不久,生得眉清目秀,英姿勃发,对自己的千里龙驹马,更是宠爱有加,当晚让养马官好生打理,明日要在围场一展雄威。
木兰围场
窦尔敦早听说了皇帝的宝马,一直想盗为己有,这匹旷世难得的宝马平时在皇家禁宫里养着,很难下手。而今听说皇帝要来木兰,窦尔敦早早准备,决定今夜盗取这马。一来自己走南闯北,风里来雨里去需要一匹宝马良驹;二来想盗得此马嫁祸于黄三泰,黄三泰上次丢了官银,被胜英大骂一顿,发誓要荡平窦尔敦的老巢,为了将功赎罪三打连环套(窦尔敦老巢),窦尔敦身中一镖险些丧命,故怨恨黄三泰;三来想要亲眼看一看这狗皇帝的样子,借机除掉这位年轻的皇帝,好让天下大乱,自己重整旗鼓,反清复明。
黑夜降临,月亮却升起,今夜条件并不合适,但是窦尔敦艺高人胆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换了夜行衣后,他蹿纵跳跃,滚脊爬坡,犹如一缕青烟直奔木兰行营,躲过巡逻,误打误撞靠近一房间,里边灯火通明,窦尔敦飞身上梁,倒挂金钩,用手指戳破窗户纸,只见里面坐着一位十七八岁的俊俏后生,正在秉烛夜读,旁边的立着一位太监,正在对皇上说着话:“万岁爷,今儿得休息了,天太晚了,白天已经够折腾的了,明个儿还要巡猎。” 年轻人答道:“安达休息吧,朕还有很多奏折要处理。”
“万岁爷奴才让下人熬了一碗桂圆莲子羹,给您端来吧,趁热喝了。”
“不必了,国家连年征战,老百姓苦不堪言,好不容易休养生息几年,南边吴三桂跃跃欲试,这让朕如何睡得着觉,喝得下粥。”
“万岁爷,龙体……”,皇帝看了他一眼,太监便不再言语了。
窦尔敦判断出来了,这位年轻人正是康熙帝,他的眼睛闪了一点点泪花,没有下来,都说新皇帝不错,自己这么多年苦苦不能成事,为何,老百姓都想好好的过安稳日子。想到这,这位大侠把掏出来的毒镖两只一甩,“嗖”,声起镖落,正打在刚端上来的粥碗上,哐啷一声,惊起了护卫,“抓刺客!”谁喊了一声,护卫们都蜂拥而来。
吴用使时迁偷甲汤隆赚徐宁上山
窦尔敦气运丹田,一个燕子抄水,施展陆地飞行术,直奔御马坊而来。御马坊的护卫已经去了中营大殿也就是康熙所在的房间,只有两个太监在旁边偏房看护御马。窦尔敦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青铜仙鹤,装上熏香,打火点着,把鹤嘴朝偏房的窗缝里一捅,摇动鹤尾,浓烟悄无声息地散入偏房,只听噗通两声,太监栽倒在地。
窦尔敦解开拴马绳,牵出宝马,一跃而上,拉着丝缰,猛挥一鞭,风驰电掣飞向大门,口中疾呼:“盗马者,黄三泰也!”
京剧《盗御马》,下面为盗御马盗马后唱词
御马到手精神爽,金鞍玉辔黄丝缰。左右镶衬赤金镫,项下的提胸对成双,认镫扳鞍把马上,洋洋得意我转回山岗。
黄三泰这个倒霉鬼,又被皇帝钦点破案,只限七日。黄三泰知道是宿敌窦尔敦干的,不顾江湖道义,绑了其母,窦尔敦为孝子,自动投案。按大清律,是要凌迟处死。康熙皇帝圣明,那日他知道窦尔敦已经手下留情,只用那只毒镖打碎了碗,倘若真如大臣所奏是个无恶不作的山贼,那时自己命已绝亦。
死罪已免,活罪难逃。康熙皇帝想到了黑龙江屡受长毛侵犯,急需人才,便把窦尔敦流放到了黑龙江瑷珲(黑河市)。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是个仁义之人,以前我写的宁古塔文章中说过,他对流放过来的文人武将都以礼相待,妥善安置。萨布素让窦尔敦教藤兵击杀之术,也有说让他与俄人传信,也有的说他奋勇杀敌,身先士卒倒在战场之上。总之在以后的中俄雅克萨战役中,窦尔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后记:《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有《双钩记》(窦尔敦使双钩)讲的是窦尔敦流放到黑龙江领域后与当地满人交往的传奇故事。《哈尔滨日报》1993年10月30日曾发表了署名文章《窦尔敦壮烈殉国的地方——访黑河市爱辉镇窦集屯窦尔敦的后代》,窦氏家族目前已繁衍到了23代,他们与河北献县窦氏相隔几千里同属一门。
双钩,不知道为什么使双钩,按窦尔敦的脾气应该是大刀
在清朝的野史里这样记载:
《清稗类钞▪盗贼类》
窦开山,乳名尔敦,一曰二东,兄大东,皆献县剧盗。能舞枪,使人对面放镳,十镳齐发,尔敦能以枪锋抵镳锋,俱使反射,十不失一。舞双刀,尤压倒侪辈。尝劫一巨室,官捕之急,侦得其所在,往迹之。尔敦持双刀闪舞而前,捕卒未见其人,但若有白练一尺,旋行而过,遥望之,隐隐然犹在目,不知其已远扬数十里外矣。捕卒等视所骑马二十五匹,其尾尖兵截去尺许,始恍然叹其艺之精,非所敌也。
尔敦每于夜半入人家,持刀直奔寝室,老少妇女,俱遭奸污。其尤丽者,必背负被褥,挟之,越重墙而去。黎明,仍挟之以送至原地。凡被污者不敢言,否则次夜仍越墙挟之去,不复送回,盖惧恶迹之远扬也。以故妇女辈凡于夜中见其来,俱呼曰窦师父,则金珠饰物,厚有所馈。尔敦恃其技,横行阜城、肃宁、交河、吴桥诸县,官知之不能捕也。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
又闻窦二东之党(作者自注:二东献县剧盗,其兄日大东,皆逸其名,而以乳名传。他书记载或作窦尔敦,音之转耳),每能夜入人家,伺妇女就寝,胁以力,禁勿语,并衾褥卷之,挟以越屋数十重,晓钟将动,仍卷之送还。被盗者惘惘如梦。一夕失妇家伏人于室,俟其送还,突出搏击,乃一手挥刀格斗,一手掷妇于床上,如风旋电掣,倏已无踪。殆唐代剑客之支流乎?
多是丑化窦尔敦的形象,究其原因,多是因为窦尔敦在河北一带反清复明,影响巨大,为官家所嫉。有相同遭遇的是明末的一些文臣武将如毛文龙未为其立传,袁可立(毛文龙最佳拍档、登莱巡抚)明史没有记载,连个野史也没有。清朝的文人们迎合主子编了《盗御马》有句戏词“河间府为寨主坐地分赃”,到了清朝灭亡大家改为“河间府为寨主除暴安良”,公道自在人心。
(文/伯虎,根据历史文献改编,比正史有趣,比小说有料,张伯虎为您讲述历史人物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