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过期的前一天的饮料还能喝吗(没喝完的饮料放一天还能喝吗)(1)

最近这几天,一个来自于日本的对饮料进行的细菌测量实验,在网上大火了起来。

快要过期的前一天的饮料还能喝吗(没喝完的饮料放一天还能喝吗)(2)

在这个实验中,节目组拿了六种经常喝到的饮料做实验,开盖喝过一口后,放置24小时,之后对饮料中含有的细菌数量进行一个测量。在这个季节的平均气温20℃,平均湿度79%的房间里,24小时细菌增加数量的检测结果颇为惊人。

快要过期的前一天的饮料还能喝吗(没喝完的饮料放一天还能喝吗)(3)

没错,原先只有600个细菌的饮料,在打开喝过一口,又静置24小时之后,其含有的细菌数量翻了足足上千倍!

快要过期的前一天的饮料还能喝吗(没喝完的饮料放一天还能喝吗)(4)

根据节目组的测量,6种饮料,除了绿茶外,含有的细菌量都有着极大的增加。

24小时细菌增加数量的检测结果

绿茶:600个到490个

(绿茶中的儿茶酚,有抗菌作用,

造成细菌数量下降。)

水:600个到1100个

大麦茶:600个到3700个

可乐:600个到249万3800个

纯橙汁:600个到250万3900个

牛奶咖啡:600个到517万5900个

这样骇人的数据,也确实会让网友们震惊了:这种感觉,或许就像是喜欢吃臭豆腐的人,忽然有一天听说自己吃的那家店,是用某些排泄物的水来腌制的一样……都让人的胃忍不住波澜壮阔。

快要过期的前一天的饮料还能喝吗(没喝完的饮料放一天还能喝吗)(5)

而据了解,滋生于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如果每1g中有10万个以上,就有引发食物中毒的可能。也就是说,这一瓶子下去,会生病也是说不定的!

快要过期的前一天的饮料还能喝吗(没喝完的饮料放一天还能喝吗)(6)

这个视频流传开后,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和疑问,为什么饮料的细菌这么多?饮料还可以喝吗?其实,这些细菌是确实存在的,但威胁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快要过期的前一天的饮料还能喝吗(没喝完的饮料放一天还能喝吗)(7)

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喝过一口的饮料,细菌繁殖为何如此快?其实,这跟细菌喜欢的繁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初中生物课上,相信很多人都做过培养皿中培养细菌的实验,也应当对细菌滋生的环境有一个大概的印象:细菌喜欢的养分是糖分和蛋白质等,这些东西越多,细菌越容易滋长。

快要过期的前一天的饮料还能喝吗(没喝完的饮料放一天还能喝吗)(8)

我们常喝的各类饮料,在密封包装阶段属于真空状态,经过开盖和饮用之后很容易接触到嘴里或者空气当中的细菌;然后在后续的存放过程中只要有合适的外界条件(温度和湿度)和适当的养分,细菌也就自然而然的迅速繁殖了。

这里出现的各类饮料,可乐里含有很高的糖分,因此细菌会呈爆炸式增长100%橙汁里没有额外添加糖,但水果里自身含有果糖,对于细菌来说,和糖分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而咖啡牛奶 ,更是在有着高糖分的基础上加上了牛奶,也就是加入了丰富的蛋白质,可以说完全就是为细菌滋生准备的一片乐土,因此其生成的细菌数量也是最多的。再加上实验所处的环境是平均气温20℃,平均湿度79%;这也正是绝大多数细菌的适宜繁殖环境。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细菌繁殖实属“恰到好处”。

快要过期的前一天的饮料还能喝吗(没喝完的饮料放一天还能喝吗)(9)

对于开盖后的饮料,经过简单的存放细菌就会迅速繁殖,繁殖数目非常惊人,很多人怀疑这样饮料是否还能饮用?

其实,任何微生物想要产生致病作用都要达到一个量的限定,对于我们正常情况下饮用的“量”(很少),就算喝掉存放24小时之后的饮料,相对问题也是不大的当然,虽然问题不大,从根本上来讲并不建议大家这样去做,毕竟,大量摄入的话还是有可能会带来危害的。

快要过期的前一天的饮料还能喝吗(没喝完的饮料放一天还能喝吗)(10)

在这个季节,会滋生细菌的可不仅仅是饮料:剩菜、熟食、凉拌菜等,都会有可能滋生细菌。为此,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对“传播者”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也需要知道,如何去预防细菌类疾病。这里小编就分别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夏天易滋生细菌的食物

1、切成片的五香牛肉等熟食

切成片的五香牛肉,就属于夏天最要警惕的“改刀熟食”,也就是整块的熟肉被刀切成方便食用的片块食品。其经过的环节多,比如切肉的刀、案板、从业人员等。而且熟食品在食用前一般不再经过加热,任何一个环节携带致病菌,都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改刀后的熟食应在4小时内食用。

2、味道鲜美的醉虾、生蚝

夏天吃醉虾、生蚝等不经过高温加热烹调的海鲜一定要慎重!一般来说,可生吃的要求生长在一级水域,而二级海域的只适合熟食。因此,对于不太确定来源水域的情况,生吃的风险很大,一旦有致病菌、重金属以及贝毒素等污染,很容易食物中毒。

吃海鲜最好做熟了吃。

3、剩饭菜

剩饭剩菜可不是热一下就没问题的了,细菌繁殖后产生的毒素经加热无法去除,所以剩米饭虽经加热仍然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因为剩米饭中的肠毒素尚未被破坏。应在吃完食物后就彻底加热食物(相当于灭菌),使食物在一个相对无菌的环境里存放,尽量做到短时间内食用。

4、久泡的木耳

木耳在泡发过程产生细菌或毒素,微生物毒素的毒性不可小觑。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物中毒高发,一定要小心。久泡、久放的食物不要吃,凉拌菜超过4个小时就不要吃了。

5、霉变的花生

夏季,南方湿热的天气为真菌生长产毒提供良好的条件,大米、花生、黄豆、干玉米等粮豆类是真菌喜欢的食物,久置的食物如腐竹、番薯等也容易霉变。需要注意的是,加热不会破坏真菌毒素,所以煮熟的霉变食物照样可能会导致真菌毒素中毒,预防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有效方法就是不吃霉变食物。

生活中应如何预防细菌滋生?

生活中有很多食物都会存在类似的问题。夏季温度升高,湿度较大,细菌繁殖速度非常快,一不小心就会导致食物腐败变质,很容易被感染肠道传染性疾病。

1、养成好习惯,特别是于饮食(水)卫生。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卫生和清洁,养成良好的习惯,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定时洗澡,勤换衣物,避免自身微生物滋生对于身体带来的隐患。

2、饮食需谨慎,不吃“生食”。任何食物在吃之前一定要烹煮并且要熟透,特别是对于一些海鲜类产品,都要加热完全才能食用;对于隔夜的剩饭菜一定要科学冷藏,吃之前要彻底加热。

3、喝水要注意。白开水一定是最靠谱的选择;另外请拒绝饮用“生水”,不使用不卫生的餐具,不用不干净的水刷牙漱口、清洗餐具和食物。

4、定时煮沸消毒。对于家庭使用的餐具要进行合理的杀菌消毒,使用之后应该洗净并且干燥完全再去存放。

5、储存食物要分开存放。生熟食物区别对待,冰箱当中分层储藏,避免交叉污染;案板、刀具以及各种餐具都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致病微生物进入身体。

6、吃动平衡,适当增加运动。每周要有三次或三次以上的运动(中高强度),每次运动不少于50分钟,快走、慢跑、骑行都是简便且不错的运动;保证每日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

7、合理改善生活习惯。夏季注意防蚊(蝇)叮咬;爱护环境,拒绝因为乱扔垃圾造成的细菌传染。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食物如果一定要留过夜,最好密封后放在冰箱内:虽然冰箱里也一样有细菌,但毕竟冰箱的冷藏层可以抑制大部分细菌的繁殖。当然,如果可以的话,食物不过夜才是最好的选择!

快要过期的前一天的饮料还能喝吗(没喝完的饮料放一天还能喝吗)(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