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教师如何挽救乡村教育(此一入行终不悔)(1)

年轻教师如何挽救乡村教育(此一入行终不悔)(2)

“洒多少汗水,就有多少收成。”2022年3月25日,在博白县2022年小学教育工作会议上,松旺镇中心小学校长庞胜在会上作经验介绍时,百感交集地总结出这句话。松旺镇中心小学获得了博白县2021年教育教学成果奖,并获得了一等奖。这个成绩,是庞胜和同事经过两年奋战和努力交出的一份完美答卷。

年轻教师如何挽救乡村教育(此一入行终不悔)(3)

庞胜在讲台上讲课。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此一入行终不悔”。扎根乡村教育35年,庞胜何以坚守?

从教35个春秋的庞胜,在基层学校做了25年校长。他的工作几经周折,从那卜镇、江宁镇、径口镇再到如今的松旺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牢记使命,一直坚守在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两年前,庞胜调到了松旺镇中心小学任党支部书记、校长。初来乍到,看到松旺镇中心小学的现状,庞胜顿时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松旺镇地域广,学校分布多而散、基础设施较差,其中潭莲村小学没有围墙,校内杂草丛生,草藤遮盖,一片荒凉;刚搬到新校址的松旺镇中心小学,环境差、设施不齐全、办公场所简陋,令人揪心……庞胜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缺少资金。

年轻教师如何挽救乡村教育(此一入行终不悔)(4)

庞胜在给孩子们辅导作文。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本着这个理念,庞胜决定主动出击筹集善款。一方面,多次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学校情况,说出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主动联络松旺镇本地老板、乡贤以及广大校友、爱心人士,向他们反映学校面临的困难,争取他们的资金支持。2021年10月,在松旺镇党委书记李长春、镇长刘佳的支持下,松旺镇召开了捐资助学大会。镇政府、社区、相关单位、社会有识人士纷纷慷慨解囊,筹得善款20万元。这些捐款先后用于松旺镇中心小学硬化校园面积1500平方米、修建绿化带400平方米、建会议室,大大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同年11月,捐资助学大会再次举行,为潭莲村小学筹得善款12万元。同时,该校还获赠电脑12台、图书、办公桌一批,大大改善了潭莲村小学的困境。

为了美化各校园,庞胜还组织有特长的教师成立松旺镇“绘画先锋队”和“除草队”。利用周末的时间,支援了学区内各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为美化校园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学习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群众也是交口称赞。

关爱需要及时播撒

作为松旺镇中心小学的校长,庞胜自觉有责任要把学区内的老师带好,要学生教好。庞胜每天都对学校进行“望闻问切”,或询问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或查看校区里的安全隐患;或深入教学一线,听评老师的备课上课等……他身上都会带着一本本子,及时记录,并逐条落实整改。

年轻教师如何挽救乡村教育(此一入行终不悔)(5)

庞胜组织教师一起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在辖区老师的眼中,他是“拼命三郎”也是“暖心大哥”。2020年才参加工作的特岗教师黄玉美,责任心强,好学上进,是旺宝村小学为数不多的年轻老师。但因为家在贵港,每个周末,她都要回家看望照顾年老体弱的母亲和卧病多年的父亲。长期的奔波,让她身心疲惫。细心的庞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找她谈心,着力解决她的实际困难,并与旺宝村小学的校长商量,让学校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黄玉美更多帮助,这些关爱,让她深受感动,也主动克服困难,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教育事业上。

年轻教师如何挽救乡村教育(此一入行终不悔)(6)

庞胜经常跟学生谈心。

尊重学生特性,因材施教,是庞胜的教育理念。小朱是一名待优生,平时调皮捣蛋,上课睡觉,不服管教,还和老师顶撞。庞胜了解情况后,特别关注他的反应,上课时对他进行简单提问,及时表扬鼓励,让他在课堂上找到自信心。课外还经常跟他聊天,了解他的思想动向,也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帮助。此外,还跟家长及时反映他的进步,让家长也配合表扬。在家校联合关心和鼓励下,小朱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学习成绩也跟上来了。

以身示范,决不当甩手掌柜

松旺镇的学校点多面广,全镇有13个村校、30多个教学点,师资紧缺且素质参差不齐。特别在“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实施之后,部分教师理解不到位,降低了对教学的要求。

年轻教师如何挽救乡村教育(此一入行终不悔)(7)

从教35个春秋的庞胜,一直坚守在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庞胜从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实际、找准对策,带领各校校长置身于一线教学中去。他亲力亲为,带头抓教学。每周除开会外,他都深入学校,与老师研究教学,有时还亲自上课。2021年春季期,他就上了六年级作文课30多节、四五年级各上了10多节。

在他的引领下,先后有松茂、草塘、龙垌、旺宝、横水、农场等村小学的校长担任毕业班功课。全镇迅速掀起教学“比、学、赶、帮”高潮,就这样,教风正了、学风浓了,整个学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要做好工作,不能只靠口头指挥,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决不当甩手掌柜。”这是庞胜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三尺讲台育桃李”,庞胜凭着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在松旺这片教育热土上,迎着阳光,播撒希望。

采写 | 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建州 通讯员 庞邦伦

责编 | 李 媚

校对 | 张冠中

审核 | 韦青林

监制 | 钟日新

出品 | 玉林日报全媒体

年轻教师如何挽救乡村教育(此一入行终不悔)(8)

年轻教师如何挽救乡村教育(此一入行终不悔)(9)

年轻教师如何挽救乡村教育(此一入行终不悔)(10)

玉林日报新媒体矩阵

年轻教师如何挽救乡村教育(此一入行终不悔)(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