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自薛仁贵起,薛氏代代出人才,可以说薛家就是大唐的薛家将。

薛仁贵参军是在贞观十八年,太宗征高丽时,正好赶上张士贵去河东征军,这才有了薛仁贵的首次出现在史书上。薛仁贵也赶上了好时候,第二年就跟着去了高丽。

薛仁贵在辽东安地战场上,郎将刘君邛被高丽军围困,张士贵派薛仁贵救援,他冲入敌阵,单枪匹马,直取高丽一将领人头,将其首级悬挂于马上。高丽军心惊胆寒下撤军,刘君邛也获救,至此薛仁贵名扬军中。

历史上的薛仁贵简介(扒一扒薛仁贵及其后代子孙)(1)

安市之战薛仁贵给李世民留下了好印象,就是跟着张士贵冲锋陷阵,李世民擂鼓助威,薛仁贵身穿白色衣甲、手持方天戟杀入敌阵,非常勇猛。虽然这次东征高丽失利,但是安市大捷薛仁贵脱颖而出。

东征高丽返回途中,李世民对薛仁贵说,虽然这次东征失利,但是得到了你,老将们都老了,你晓勇善战,年轻的没有人能比的上你,于是提拔薛仁贵为右领军中郎将,镇守宫城玄武门,由于张士贵看重薛仁贵,经常带着他,给年轻的他很多机会,也入了李世民的眼,所以征东结束后,薛仁贵还是张士贵的手下,玄武门禁军首脑就是张士贵,张士贵做玄武门长上三十来年,薛仁贵可以说张士贵一手带出来的,又是薛仁贵的贵人,两人彼此都知根知底,可不像小说中一样,张士贵是个奸臣,迫害薛仁贵。

历史上的薛仁贵简介(扒一扒薛仁贵及其后代子孙)(2)

李世民死后,李治继位登基,薛仁贵作为玄武门守将,曾示警李治躲过一劫,永徽五年,薛仁贵护驾李治巡幸万年宫,正好赶上大暴雨,山洪爆发,大水冲入宫中,守卫军士四散逃命,薛仁贵临危不乱,一边训斥将士们,一边冒死向宫中的李治大喊示警,因此李治才逃过一劫,事后,李治非常感激薛仁贵,赐给薛仁贵一匹御马。

此后薛仁贵在李治时期屡立战功,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爵封平阳郡公,至此也开创了薛家将的时代,他的后代们,继他之后也是代有才人出,兴盛了百年。

张士贵死后,薛仁贵继任第二任玄武门长上,没有张士贵的推荐和信任,光靠着救李治的功劳以及战功,是不可能当上玄武门长上的!因为张士贵才是李唐皇室的最心腹之人。653年,张士贵致仕,薛仁贵接替了守卫玄武门的重任,也是大唐第二任玄武门长上!

历史上的薛仁贵简介(扒一扒薛仁贵及其后代子孙)(3)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因父亲早逝,家境贫寒,其实他家出身名门,只不过没落了,李世民东征高丽时,张士贵在河东募兵,这也是薛仁贵的崛起之时,加入了张士贵的军中,又因为张士贵的看重,在征东中一鸣惊人,成功进入了李世民的视野,后进入禁军,看守玄武门,也是在张士贵帐下,张士贵从玄武门以后,一直在玄武门当禁军首领,一做就是三十年,深受三代帝王信任,致仕后,薛仁贵接替禁军首领的重任。

历史上和小说不同,张士贵是薛仁贵的贵人,一直在张士贵手下,也不像小说中,张士贵迫害薛仁贵,薛仁贵的妻子是柳氏,民间称柳金花、柳银环、柳英环或柳迎春,有可能出身于“河东柳氏”。

薛仁贵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我们看看薛仁贵子孙后代,在大唐留下的历史痕迹,那么薛仁贵的儿子们怎么样呢?他有几个儿子?水平怎么样呢?

历史上的薛仁贵简介(扒一扒薛仁贵及其后代子孙)(4)

历史上薛仁贵有五个儿子,至于都是不是原配柳氏生的?不可考证,有没有妾室也不知道。其中有两个儿子都是武将,也有两个儿子是文人。

长子薛讷,是一名武将,和魏征一样,非常刚直不阿,守卫边塞,屡立功劳,抵抗过突厥和契丹,他也是在武则天时期得到重用,不和宠臣来俊臣来往,他也是薛丁山的原型,曾经大败吐蕃的袭扰,大获全胜,他父亲曾经在大非川败给过吐蕃,也算是报仇了!拜左羽林大将军,掌管整个京师的安全,深受信任,封平阳郡公,跟他父亲一样的爵位,720年去世,终年七十二,得以善终。

次子薛慎惑,官至司礼主簿。史料记载不多,只是传言,善于投壶,能背后投壶,百发百中,被人们成为绝艺,生卒年不详。至于有没有投身军旅不知道。

三子四子为薛楚卿和薛楚珍,他们走上了文官的道路,事迹不详,薛仁贵的这两个儿子的后代不详。

幼子薛楚玉,生卒年不详,本名薛峣,字楚玉,受薛仁贵的余荫入仕,当过范阳节度使,在和契丹交战时,作战失利,座罪免官,后来不知道去哪了,生死不知。但是他的儿子薛嵩很牛。

历史上的薛仁贵简介(扒一扒薛仁贵及其后代子孙)(5)

薛仁贵的孙子辈

薛讷有三个儿子,薛徽,左金吾将军。薛直,绥州刺史。薛畅,左羽林将军。

薛楚玉的儿子薛嵩,是薛仁贵孙子辈最为耀眼的,712年出生,去世于772年,本名薛尹。是评书中薛刚的历史原型,评书中薛刚和程咬金见过面,而历史上没有。

薛嵩因为家世好,靠着家里的余荫,东游西荡,成了纨绔子弟,和祖父薛仁贵一样力气很大,喜欢骑马射箭,不喜欢读书。

安史之乱爆发后,因为在朝廷得不到重用,因此加入了叛军,广德元年东都洛阳平定了,皇太子李适为名义上的兵马大元帅,派仆固怀恩收复河朔地区,当时薛嵩把守相州,叛军节节败退,薛嵩感到不妙,心中惶恐不安,于是就拜见仆固怀恩祈求放过自己,因为仆固怀恩被诬陷,有了反叛之心,安史之乱时仆固怀恩家族四十六人尽忠报国,三个女儿为国和亲回纥,心里太委屈了,他家族原先是铁勒归附大唐的异族人,所以也是施恩于薛嵩,积蓄力量以待反叛。

历史上的薛仁贵简介(扒一扒薛仁贵及其后代子孙)(6)

仆固怀恩在平定河朔后。上表奏请薛嵩为相州刺史,并充当相,卫,洺,邢州等节度观察使,此后十数年在地方驻守,一直到逝世,由于治理地方有功,多次升职拜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右仆射、御史大夫、昭义军节度使,册封平阳郡王。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病死,追赠太保。

薛嵩在唐玄宗那里得不到重用,作为叛军参加了安史之乱,这也跟薛刚反唐一样,因为大乱下官员奇缺,为了加快地方稳定,朝廷也没有追究责任,反而加官进爵,成了四州节度使,其祖父薛仁贵奋斗一生也就是个郡公,而薛嵩很容易的得了郡王,不得不说世事真神奇,薛嵩的儿子薛平治理地方有清名,离职时老百姓都不让走,爵位魏国公,加授太子太保。

历史上的薛仁贵简介(扒一扒薛仁贵及其后代子孙)(7)

薛嵩弟弟薛昽,大历七年继承兄长薛嵩节度使位,但在大历十年,被部将裴志清所逐,将兵马归田承嗣,逃到洺州。后入朝请罪,唐朝廷免其罪,将其地一分为三,以薛嵩族子,就是薛讷孙子薛择为相州刺史,薛雄为薛慎惑之孙,薛光之子为卫州刺史;薛坚,薛讷之孙,薛直之子为洺州刺史。田承嗣引诱薛雄造反,薛雄不从,被田承嗣派去的刺客杀害了。

薛仁贵的曾孙辈

这一代有历史事迹的是薛嵩的儿子薛平,薛嵩死后,薛平由于年龄幼小,才十二岁,由于军队上的一些将领,看薛平年龄小,想要胁迫他当傀儡,处理父亲遗留下来的政务,薛平小小年纪,有不同于年龄的成熟,于是假装答应,把官职让给叔父薛崿,偷偷的在夜里返回了老家奔丧守孝,等到守孝期满后,十五岁左右就被授予右卫将军,在南衙禁军默默地呆了三十年,由于他的尽职尽责,无怨无悔,受到了当时宰相杜黄裳的器重,推荐他做了汝州刺史,在地方治理得当,官声很好。

元和年间,由于战乱转为军职,元和七年,淮西发生叛乱,薛平转滑州刺史,从左龙武大将军,多次立功。因滑州距离黄河非常近,经常发生水灾,请旨治理,开凿河道十四里,又挖开旧河分流,经过他的治理,在他镇守滑州六年的时间里,再也没有发生水患,因功升任左金吾大将军。

历史上的薛仁贵简介(扒一扒薛仁贵及其后代子孙)(8)

幽镇造反,平叛有功,爵封魏国公,长庆元年,杜叔良讨伐叛军失利,棣州又被叛军围困,形势不容乐观,朝廷委任薛平领军救援棣州,大军行进速度慢,于是就命李叔左领五百军士急行军救援,由于棣州刺史补给逐渐下降,棣州兵士们开始有怨气,作战失利。马廷崟趁夜叛逃,带兵进攻薛平坐镇的青州,由于城中兵马少,薛平拿出自己的财富和府库的钱财,招募了敢冲敢杀的两千精锐,出城主动出击,大败马廷崟,斩杀马廷崟,数千逃兵被杀。至此薛平威震四方,因功爵封魏国公,加封右仆射。在地方一做又是六年,任内兵精粮足,也不苛捐杂税,大得百姓们拥戴,离任时百姓们自发拦道挽留,滞留几天才放其离去,这在当时的节度使中,可以说绝无仅有了,很少有人像他一样深得民心。

826年入朝觐见时,加检校左仆射,兼户部尚书,不久加封司空,河中尹,兼河中、绛、隰节度观察使,也不知道是当时的惯例,还是别的什么,薛平到的每个地方但是六年为限,他在河中一呆也是六年。

薛平在831年告老,以司徒致仕,832年去世,终年八十岁,追赠太傅。

薛仁贵玄孙辈

薛仁贵玄孙一代主要是薛平的儿子们,

薛平有八个儿子,长子薛广,次子薛文范,幼子薛勤,这三人都没有历史事迹,也没有做官的记载。三子薛文度官至监察御史里行。四子薛湘官至许州司士参军。五子薛宜僚,官至家令丞。七子薛廉,官至虢州司法参军。

历史上的薛仁贵简介(扒一扒薛仁贵及其后代子孙)(9)

这一代最牛的是六子薛从。

薛从,字顺之。大唐绛州万泉今山西河津人。范阳节度使薛楚玉之曾孙、昭义节度使薛嵩之孙,河中节度使薛平之子。

薛从门荫入仕,凭借祖上的功勋为官入仕,起家左清道率府兵曹参军,白居易《薛从可右清道率府仓曹制》:“惟汝父平,守吾藩镇,能以忠力,殄寇安人。畴庸既以启封,延赏亦宜及嗣。勉承义训,无忝宠章。可朝散郎行右清道率府仓曹参军。当时白居易是皇帝的拾遗官。认为薛从可以任职仓曹参军。

后来任职汾州刺史,任职期间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利民的事,兴修水利,引渠灌溉农田和公田,汾州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水利在当时那可是惠民工程,就是放到现在也是啊!这可是在古代啊!难能可贵!

薛从还很有远见,办事考虑在前,在任职濮州刺史期间,办的事被赵才提拔为将作监,当时赵才为赈恤使,因为此前薛从防患于未然,提前储备了粟米二万斛,防备天灾,当时山东发大水,因为有粮食,没有造成大灾难,所以赵才为其表功,特意提拔。

到了京城,他和父亲同朝为官,传为佳话,官至领军卫上将军,最终成为一代名臣,死后赠工部尚书。

薛仁贵后世子孙系列到此结束,这一代没有上过战场,做了文职,但是薛从也没有丢薛氏的脸面,而且治理地方很有功绩。

薛氏薛仁贵的子孙后代,已经到了唐朝末年,自薛仁贵起,兴盛了两百年,薛仁贵的来孙辈事迹不详,肯定也有做官的,不过没有见诸于史册,因为已经到了唐末,蕃镇作乱的时代了!

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