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作者虞世南,“初唐四大家”之一)
- 读这首诗,首先要知道它是咏物诗,即托物寄意,写物不仅仅是写物,更多的是为情而写。本诗是唐人咏蝉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所称道。
- 然后我们来逐一理解,“垂緌”即蝉须,蝉须如古人下垂的冠缨,“垂緌”暗示显宦身份。而一般印象中显宦和“清”是不沾边的,可诗人却把它们统一起来,颇为巧妙,更显高洁。
- 一般而言,蝉鸣不断是让人感觉很烦躁的,而诗人却写之为“流响”,流动的音符,十分悦耳动听,再配上“疏桐”也就是高挺清拔的梧桐,是不是更显品格呢。
- 最后两句乃是点睛之笔,蝉身远传被常人认为是借了秋风(藉,就是借的意思),而作者却写“居高声自远”,凸显出风度气韵。
- 全诗想表达的意思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既是对人内在品格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的高度自信。
-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遭受一些挫折,受到一些非议,这个时候要“藉秋风”吗?不,脚踏实地更会感受到星空的璀璨。努力充实自己吧,当我们有了“居高声自远”的底气时,哪又会在乎旁人的话呢?这时候,相信我们会看到更大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