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川剧志》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川剧中,一种用变死物为活物的方法来外化人物心理活动的表现手法——变静为动。在川剧高腔折子戏《打神》中,这一表现手法的运用非常出彩。

《打神》,是一出重在刻画人物心理的唱作并重的旦角戏,主角焦桂英在被王魁休弃后,怀着悲愤的心情来到曾与王魁山盟海誓的海神庙,控诉王魁忘恩负义,神像虽满眼慈悲却改变不了任何事。焦桂英知道泥塑木雕的海神不可能为她主持公道,但强烈地宣泄欲望又使她转向木立于两旁的牌子和皂隶苦苦哀求: “奴与王魁来至此处,盟过誓愿,男不重婚,女不再嫁,而今贼子高中,一封残书,将奴休却,望你们在大王近前禀上一句啊!牌子歌你知详细,皂隶哥你知详细,你们亲眼看见的,望你们在大王面前与我禀一句呀!”然而无论她如何哭诉,牌子、皂隶依然只是木立一旁,不给她任何回音。喊天天不应,求神神无助的焦桂英终于抑制不住满腔的怨怒,由求神转而骂神、打神: “牌子无礼呀,皂隶无礼!我在与你们言话,你就聋了,你就哑了,难道我就打你不得!”愤怒的焦桂英一边骂一边将牌子、皂隶打倒在地。而本剧最具匠心之处就出现在这里,因为剧中海神庙里的海神以及两个差役牌子、皂隶的泥塑雕像都是由演员装扮的,所以,当焦桂英怒打牌子、皂隶时,原本默然无语的牌子、皂隶却突然一人一句地唱开了: “这妇人好无道理,进庙来这般胡为,王魁无义休了你,你找吾神来扯皮,浑身被你来打碎,倒在地上一堆泥,睁开眼你觑一觑,只剩个桩桩来立起。”更有趣的是,这二人唱完,还起身扭着皮影身法下场去了。

川剧主要内容简介(川剧的前世今生第32集)(1)

将无生命的静物作为倾诉对象来直抒胸臆,是戏曲艺术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川剧《打神》借以表现人物心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变静为动”手法的运用,该剧将没有生命的泥塑转化成了有生命的角色,让剧中人单方面的倾诉变成了人与物的对话,在这里,焦桂英与牌子、皂隶的对唱实际上是她无可奈何、万念俱灰的悲凉心境的外化,是借牌子、皂隶之口,道出焦桂英在尽情宣泄、大打出手后的自嘲与自责。

除了《打神》外,“变静为动”的表现手法在川剧昆腔传统小戏《伍三拿虎》中也有精彩的展现。《伍三拿虎》讲述的是一个荒诞离奇又妙趣横生的故事:青天府白日县有猛虎伤人,于是县官就命皂隶伍三上山捉虎。伍三喝酒壮胆后,醉醺醺地来到了山上破旧不堪的土地庙,对着土地神像发了一通牢骚后酣然入梦。谁知老虎半夜光临,也挤到了土地旁边休息,睡梦中的伍三以为有人前来搭铺,赶紧递上随身携带的烧酒。正口渴的老虎一口气喝完了十斤酒,并借着酒劲扑向了伍三,最终却因不胜酒力反被伍三给捉住了。

川剧主要内容简介(川剧的前世今生第32集)(2)

本剧运用了“变静为动”的表现手法,通过伍三的醉态外化他的潜意识,将醉眼看世界与酒后吐真言融为一体,生动地揭示了“贪官污吏猛于虎”这一主题。剧中的伍三以襟襟丑应工,外形滑稽可笑,表演则以“醉步”为特色,行为举止都带醉态。他一方面酒后吐真言,在土地菩萨面前揭露县令恶行,大骂“喝人血、食人肉,老爷老虎都可恶,两个心肠一样毒”,一方面又因神志恍惚和习惯性地惧怕县官,导致自己每次一骂完,泥菩萨土地就在他眼中变成了声色俱厉的县老爷,以至于他自己都惊诧:“咦,怪事,我骂到哪里,老爷跟到哪里,是伍三心虚,还是老爷耳朵尖?”最后,他虽然拿下了老虎,却全无胜利的狂喜,反而是土地再次变成县令,对着他厉声呵斥:“狗才胆大,把老爷的财路断了!”

为了更好地将伍三的内心活动展示出来,本剧巧妙地将代角运用于“变静为动”的手法之中,即由原本扮演土地的演员来代演县令,使伍三下意识里交替出现的土地与县官直观地呈现在舞台之上。而代角开场时以泥塑的土地菩萨形象出现,剧终时却以呵斥伍三把财路断了的县官形象定格,不仅印证了伍三揭发的县官的卑鄙行径,也暗示了像伍三这样深受封建官吏奴役的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其中蕴含讽刺意味令人回味无穷。

《四川省志·川剧志》带您感受川剧的魅力。

本节目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感谢“杜建华工作室”杜建华研究员特别指导!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指导: 杜建华

监制:王 祎

策划:凌 飞

撰稿:杨 睿

主持:葵 葵

配图:方志四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