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命题的真题及解析(看似英雄所见略同)(1)

​一、真题展示

真假命题的真题及解析(看似英雄所见略同)(2)

​二、号主解析

P在电场线“下游”(电势低),N点在电场线“上游”(电势高),电子从电势高的N点移动到电势低的P点,电势能增大,所以电场力做负功;洛伦兹力始终与速度垂直,故永不做功;从图来看,这是周期性运动,所以M,P是“等价点”,受力情况相同。

​三、试题评析

观察前述解析,除了D选项之外,推理过程似乎都与粒子的运动情景无关。事实上,D选项也无需关注运动过程,只需要观察轨迹特征得出“等价”特征就行。

可见,所绘制的运动轨迹,就是一副“臭皮囊”,几乎没有什么意义。从物理观念而言,几乎反映不了相互作用与运动观,虽然关涉物质观、能量观,但几乎也是浅层次的知识记忆与理解。

事实上,题中的曲线运动是“摆线运动”,2013年福建卷以这种运动情景命制了一道压轴题,之后对这类运动的教学研究呈现出井喷态势,直到近两年才冷却下来。时隔9年,再次在高考卷中出现,而且是同一年(22年)在两张不同高考卷中出现,这是“无独有偶”,还是“英雄所见略同”?

对了,全国卷甲卷18题也是以“摆线运动”为情景,号主对此题进行了评析:

定性分析、特殊值分析是“科学推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乙卷18题评析|22年真题一题一评15

现在,就广东卷第8题和全国甲卷第18题进行比较分析。

从题序来看,全国甲卷第18题放置在单选题最后一题,俗称单选中的压轴题;广东卷第8题放置在不定项选择题中第1题,是该题型中的容易题位置。号主认为,两道题在各自试卷中,题序编排是恰当的,与试题难度系数相吻合。

从试题解题看,全国甲卷第18题,虽然也没有要求定量分析摆线运动的产生机理,但是要求定性、半定量分析产生机理——即需要通过特殊点的受力分析、运动分析继而推测大致运动情况,较深入地考查了相互作用与运动观;另外,还要运用功能关系进行推理,考查了能量观。从学科核心素养考查视角来看,着重考查了物理观念,而且达到了4级学业质量水平。特别值得强调,试题情景不是花架子,而与考查目标紧密相关,可谓是“情境深度融合”试题。

相反,广东卷第8题,摆线运动作为试题情景,与试题考查目标关联性不强,试题情景嫣然就是花架子,“情景”与“心境”不一,调高曲寡,与往年中的“戴帽子”试题相似,当然比“戴帽子”试题要好一些,毕竟情境有所融合,只不过融合度水平较低。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广东卷第8题与全国卷第18题,命题境界的档次是不一样的,可谓命题境界迥异。

​四、拓展讨论

对试卷中一道题进行评析,一方面需要就题析题,另一方面还需要就卷论题。号主“高考真题一题一评”系列,当然着重于“就题析题”,老实讲这是有些片面的。要客观、全面、科学的评析高考题,应该从试题本身和试卷地位等方面多视角评析。

就题析题来看,两题命题境界迥异;就卷论题来看,两题命制功能定位还是恰当的,密切配合了全卷考查目标的落实,能够成功调节全卷的难度、区分度和效度。

真假命题的真题及解析(看似英雄所见略同)(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