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辉哥奇谭2022/04/25,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我慢慢的关闭了朋友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慢慢的关闭了朋友圈
文/辉哥奇谭
2022/04/25
虽然我是一个朋友圈超级爱好者,在过去10年的时间,一直坚持在朋友圈分享内容,但是在最近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关闭朋友圈。
当然,并非完全关闭朋友圈,而是关闭了「发现页」上朋友圈的入口。但依然保持在朋友圈分享内容的习惯,比如借助其他App的「分享」功能分享文章和图片,很多照片(图片)在分享时也会附上感言。纯文字的信息还不知道如何发送,但这并非关键,因为如果特别想发感言的话,还是可以借助一个占位用的图片发文字。
这样的方法让我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分享心声的习惯,同时避免了从朋友圈接收更多的信息。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朋友圈最近充满了各种情绪。10万 的文章每天都会出现,甚至还出现首条评论点赞10万 的情况。
只要打开朋友圈,五条信息中至少有两三条是相似的内容,相似的情绪。一个人处于这样的情绪包围之中,自己的情绪很难不受影响。有个年轻朋友最近突发不适,情绪低落,血压陡升,据他分析与朋友圈弥漫的情绪有很大关系。
而我,也是一个「情绪易感者」。我会因为各种消息伤心、焦虑甚至是愤怒,同时又有强烈的无力感。这种情绪正在影响我每天的状态,而我发现自己一旦处于这样的情绪当中,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受到影响。
于是我决定接受自己内心不够强大的事实,打算暂时关闭朋友圈一段时间…
关闭朋友圈一周以来,我发现并没有什么损失,内心的焦虑却减少了很多,整个人能相对轻松起来。我可以持续在朋友圈分享健身、读书、随手拍、麦田,而那些关键的信息,其实会通过不同的渠道抵达我这里。等它们抵达时,已经不像是最初那样铺天盖地而来,让我应接不暇。而我也会时不时给上海的不同朋友电话联系一下。我发现,内心相对轻松的我相比于焦躁不安的我,在与上海朋友沟通时,反倒能给他们更多的力量与支持 —— 这不正是我所期待的状态吗?
生活还要继续,我们也会经历自己一定要经历的考验,这一点谁也逃不过去。但我从最近这段心路历程中已经学到很多 —— 比如要以怎样的心态对待不确定的明天。
此外,在关闭朋友圈之后,我会时不时地想起某个朋友,想去了解他们的近况,于是会打开微信的通讯录,找到他们的头像,手动点开他们的朋友圈,查看近况。相比于以前直接访问朋友圈的信息流,这种主动搜索的方式貌似要复杂很多,但也让我发现,其实我真正关心的人没有那么多。我的微信朋友有大约5000人左右,我最关心的那些朋友,其总数加起来应该会远远小于100。以后如果要打开朋友圈的入口,是不是考虑可以只看这不足100人的朋友圈更新呢?
推荐算法和按时间排布的信息流,能主动「投喂」我们很多信息,其中90%以上的信息,并非我们所必需或者急需。可以这样说,日常接触到的朋友圈信息,有90%对我们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但我们却因为日常高频的接触此类信息,被迫让自己已经疲惫不堪的内心去「加班」处理这些信息。这样的状态,内心不累才怪!
在一周以前,我每天数十次打开微信朋友圈,刷一圈之后再离开。但是在关闭朋友圈之后,这样的行为就消失了,这减少了90%不必要信息的摄入。而我会主动搜索自己真正关心的内容,搜索真正关心的人。这种被迫养成的习惯,让我能在更多的时候保持内心的安静。
于是我终于有空可以审视几个长久以来都未被重视的问题,比如:自己在朋友圈的收获究竟是什么?
是启发、开心、提升工作效率、节省时间、与他人深入交往、放松、减少压力,还是重复、烦心、影响工作、浪费时间、浅层结交、紧张、增加压力?
一件事的结果,如果是前者,那么多多益善;如果是后者,那么需要尽可能地控制,甚至有勇气做出最大的节制。如今,浏览朋友圈信息,就属于后者。
此外还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在信息获取这件事上,千万不要偷懒,不要依赖订阅的信息流或者平台自动推荐。还是要从自己的目标与定位出发,主动获取高价值信息。这样看起来麻烦,其实才是最高效和正确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