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丛台文广旅局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1)

学步桥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主城区串城街(邯郸道),原为木桥结构,因常遭水冲,于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改建为拱券型石桥。解放后重建,已非过去学步桥之真面目,现为邯郸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2)

古桥旁边坐落着一个年轻小伙子在一对步履优雅的足迹后爬行的石雕,它逼真地描绘了“邯郸学步”这一典故,这座桥从此而得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的诗句。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3)

当时的学步桥处在古代邯郸县城通往北京的要道上,南北横跨沁河。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知县王曰善来掌邯郸县。这位王知县刚来到邯郸后就做了一件实事,他带头拿出俸银倡捐,要修桥。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4)

人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历时八个月之后在沁河上建成石拱桥一座。石拱桥建成后,人们根据庄子《秋水》篇中的寓言故事,将此桥命名为“学步桥”。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5)

为了保护古迹,邯郸市政府于1987年对学步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重修。修葺时将桥墩以上全部拆除,按原桥形状砌筑,保持了原桥主体风格。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6)

现存桥梁长32米、宽9米、高8米,仍按原貌保持三大四小七孔拱券。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7)

桥两侧各有19块石栏板和18根望柱,板面刻有邯郸成语故事图案,每根望柱顶端雕刻蹲狮,桥面中心两狮对相而望。大桥孔中心雕有形态威严的镇水神兽。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8)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9)

桥北新建一石坊,楣上南为“袨服新市”,北为“古城迎瑞”。坊上南北两侧各镌刻两幅楹联。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10)

南面“袨服新市”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11)

北面“古城迎瑞”

南面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12)

楹联一

春满长街昂首过桥思学步

月明小巷同心报国鉴回车

楹联二

庄周秋水非闲话

太白高歌有古风

北面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13)

楹联一

紫山西峙名都十里留佳景

沁水东流韵事千秋有此桥

楹联二

磁山肇史七千载

北苑拱桥五百年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14)

2002年,学步桥辟为学步桥广场公园。学步桥广场有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广场,有邯郸学步成语石刻,有寓意故事的奇石…建成之后,迅速成为了周边居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15)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16)

立桥举目,醉风景于秀丽

抚壁踱步,叹青石之弯凉

河水汤汤,杨柳依依

天水一色言你我,古赵文化语沧桑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17)

邯郸古桥的来历(百年学步影犹在)(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