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掌握天空的飞机对海面上的机械巨兽发起挑战之时,美国海军猛烈的防空火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大口径的127mm高炮到.50机枪,这些精密的机械在天空中编织出一道道火网,成为了无数日本飞行员的梦魇。而对美国海军防空火力最大的改进来自于炮弹的改进,美军的127mm高平两用炮装备了一种秘密武器——VT引信

二战美国闪电战斗机打下日本大街(这是美国二战的黑科技)(1)

Mark12 127mm高平两用炮

文末有高清壁纸送上哦~~~

名称由来

VT引信(Variable Time Fuse),字面意思为变时引信,这是相对于延时引信来说的,其实VT引信就是近炸引信(Proximity Fuse),之所以取名VT引信,是为了伪装无线电近炸引信实质而取的假代号,不过保密工作做的实在太好,现在通常就用VT引信来形容当时美军所使用的近炸引信了。

二战美国闪电战斗机打下日本大街(这是美国二战的黑科技)(2)

5寸炮的炮弹,可以清楚的看到VT的标记

发展历史

VT引信最早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展,德国英国日本及美国都先后设计出了多种不同的近炸引信,而真正意义上的近炸引信是由美国在40年代与英国一起研发的。美军将雷达技术引用到炮弹之中,从而在此方面遥遥领先。美国强大的工业基础使得其可以大规模生产这种精密的引信。VT引信被视为盟军的重要秘密武器,因此在初期一直避免在可能落入敌方手中的情况下使用,甚至不允许在陆上使用,只能装备海军。一直要到1944年,限制才被撤销。而使用了VT引信炮弹的Mark12 127mm高平两用炮则是大多数美国海军舰只的标配。

二战美国闪电战斗机打下日本大街(这是美国二战的黑科技)(3)

衣阿华级舰尾,可以看到舰体两侧的Mark12

作用原理

在炮弹发射之后,炮弹中的真空管无线电波发射器便向周围15m的范围内发射电波,当侦测到目标之后,部分电磁波被反射回来,随着炮弹与目标的距离减少,多普勒效应使得发射电波在接收器内产生信号,当信号强度超过一定值的时候,便会引爆弹头,这样即使炮弹没有直接命中目标,也可以对其造成伤害。

二战美国闪电战斗机打下日本大街(这是美国二战的黑科技)(4)

VT引信

与延时引信之对比

在没有近炸引信的时候,防空炮弹上使用的通常是延时引信和触发引信,延时引信顾名思义,就是过一段时间再爆炸,需要先准确计算或预测目标的高度,发射前设定炮弹的引爆时间,在防空时炮弹打到一定高度后进行引爆,在目标可能经过的地方造成一个弹幕,使用破片杀伤在其攻击范围内的飞机,但是这样的防空效率是极其低下的,首先炮弹的杀伤范围有限,其次时间设置也很重要,实际上就是大炮打蚊子。大口径防空炮基本需要1500-2000发才能击落一架敌机。而小口径高炮多使用触发引信,依靠编织起密集的火力网,使敌机撞到火力网上或者是对敌机的投弹做出干扰。

而当VT引信得到应用之后,大口径高炮的防空效率才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美军资料显示,VT引信可以使大口径高炮的效果提升4倍之多。

二战美国闪电战斗机打下日本大街(这是美国二战的黑科技)(5)

防空效率

受到技术层面的限制,美国海军舰只只有127mm高炮才配备了VT引信。(战争末期得梅因级巡洋舰上的76mm高炮也有VT引信)但是即使有了VT引信这种黑科技,大口径高炮的效率仍然不高。战后,根据美军方面的统计数据,击落飞机最多的是40mm博福斯炮,其次是20mm厄利空,最后才是127mm的大口径高炮。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护航战斗机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约有60%的日军飞机是被战斗机击落的。

二战美国闪电战斗机打下日本大街(这是美国二战的黑科技)(6)

弗莱彻级驱逐舰,装备5座单装127mm炮

好啦,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点个赞~~~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一起讨论呀~~~

这样的话关于舰队防空和舰载机的文章就都写完啦,一共是7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哦~~~完结撒花~~~

P.S.有的时候上传的图片会被压缩,要是看不清的话私我,我给你发

二战美国闪电战斗机打下日本大街(这是美国二战的黑科技)(7)

壁纸

二战美国闪电战斗机打下日本大街(这是美国二战的黑科技)(8)

壁纸

二战美国闪电战斗机打下日本大街(这是美国二战的黑科技)(9)

壁纸

二战美国闪电战斗机打下日本大街(这是美国二战的黑科技)(10)

壁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