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蔚蓝海洋与红褐陆地邂逅的潮间带上,矗立着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红树林,初夏阳光映照下郁郁葱葱,百鸟啼鸣萦绕于树林间,一幅自然和谐的生态图展现在眼前。

湛江有多网“红”?这就要特别强调一下了,湛江拥有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的33%,占全省的78%。

目前,湛江正在加快建设“红树林之城”,全力落实“双碳”目标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湛江网红慢动作(网红城市湛江藏不住了)(1)

李静 摄

面积最大,占全国的33%

据省林业局透露,广东是全国湿地类型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红树林湿地占据了重要地位。广东现有红树林15.96万亩,是我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

其中,湛江市红树林面积9960公顷,占全国的33%、广东省的78%,在全世界红树林面积逐年递减的趋势下做到了逆势递增。去年4月“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已正式通过评审,成为我国开发的首个蓝碳交易项目。湛江也正式提出打造“红树林之城”,先后成立湛江湾实验室红树林保护研究中心和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将为我省乃至国内红树林保护修复提供更多典型经验和案例。

湛江网红慢动作(网红城市湛江藏不住了)(2)

何盈 摄

逆势增长,世界湿地恢复成功范例

据统计,1985年雷州半岛红树林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4000公顷减少到5800公顷,2018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时雷州半岛红树林面积上升到9737.8公顷。在全世界红树林面积仍以每年递减1.0%的背景下,湛江红树林面积却逐年增长,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2021年10月,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入选“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湛江网红慢动作(网红城市湛江藏不住了)(3)

郭龙碧 摄

在营造修复红树林中,自然保护区养殖塘的退塘还林是重中之重。按照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草局要求,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内的违法养殖要依法全部清退,对到期现有合法养殖塘不再续期,对未到期养殖塘鼓励提前清退并给予补偿。

高桥红树林保护站站长林广旋1993年就来到廉江做红树林保护,对于保护小区的生态修复他有自己的看法:“渡头村划入保护区后,群众采海、收入受到一定影响。随着我们保护理念的更新,像这样人为活动比较多的地方,不能把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生活分离开来,还是希望为老百姓干一些实事,做一个可持续的方式。比如退塘要与人类的活动达到平衡、比如修桥的事情我们有其他方案,绕到上面的乡道去,就比较环保,这样的方式可能审批节奏慢一点,有取有舍,有得有失。”

湛江网红慢动作(网红城市湛江藏不住了)(4)

林广旋 摄

“我们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单看到树,还要看到同一个生态系统。”林广旋认为人工造林是辅助手段,滩涂自身的修复能力十分重要。“得益于经济发展,群众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好,现在传统的采海方式在减少,老农也知道围田靠红树林保护的,红树林有天然更新的能力。”

生态“摇篮”海洋多样性宝库

碧空云卷云舒,海上潮起潮落。涨潮时,红树林被海水部分淹没,仅树冠露出水面,大量海生生物洄游歇息;退潮时,红树林根部裸露显见。一片树林两种景色,被称为“海上奇观”。

湛江网红慢动作(网红城市湛江藏不住了)(5)

张由琼 摄

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行业专家认为,红树林保护很难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在海洋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湛江海洋生物资源禀赋优异,鱼类、虾类、甲壳类等与沿海红树林生态存在“互生”或“共生”关系,是附近村民发展海洋产业、拉动经济的重要源泉。

如何在红树林保护和围塘养殖中找到互利共赢的平衡支点?

2021年11月,湛江东海岛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和养殖塘耦合共存模式试点,借鉴桑基鱼塘模式,遵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生态模式,既能保护修复红树林,还能兼顾经济收益。

湛江网红慢动作(网红城市湛江藏不住了)(6)

张由琼 摄

红树林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具有观赏、科普教育等多元价值,是优良的天然科教文旅场所。

湛江将以“红树林之城”建设为契机,力促农文旅融合发展,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提高农副产品深加工附加值,植入“互联网 ”“文化创意 ”等,跨产业融合的综合体系,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

【整理】陈海兰 林日清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