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正方形旋转背景下的轨迹问题

正方形内部点的旋转求路径(双正方形旋转背景下的轨迹问题)(1)

几何综合压轴题涉及到的变换中,旋转既考察了全等、相似等基本图形,还可以与圆、轨迹产生关联,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可供探索的几何关系,在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中,很常见。

而在备考过程中,针对此类题型的解题模型也随处可见,例如手拉手模型,但是在给学生讲题的时候,模型的建立并不能依靠老师灌输,需要引导学生领悟,只有真正理解了模型,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下面以2021年江苏宿迁中考数学第27题为例说明。

题目

已知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AEFG,正方形AEFG绕点A旋转一周.

(1)如图①,连接BG、CF,求CF:BG的值;

(2)当正方形AEFG旋转至图②位置时,连接CF、BE,分别取CF、BE的中点M、N,连接MN,试探究:MN与BE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连接BE、BF,分别取BE、BF的中点N、Q,连接QN,AE=6,请直接写出线段QN扫过的面积.

正方形内部点的旋转求路径(双正方形旋转背景下的轨迹问题)(2)

正方形内部点的旋转求路径(双正方形旋转背景下的轨迹问题)(3)

正方形内部点的旋转求路径(双正方形旋转背景下的轨迹问题)(4)

解析:

(1)求线段比值,题目中却并没有给出任何一条线段的长度,因此构造一对相似三角形,并且使CF和BG恰好为其中一组对应边,是较为常见的解题方向,同时,正方形本身除了四边相等之外,还有对角线与边长间的特殊数量关系,联想到这两处,本小题并不难解决。

连接AC、AF,如下图:

正方形内部点的旋转求路径(双正方形旋转背景下的轨迹问题)(5)

AC、AF作为两个正方形的对角线,它们分别是边长的√2倍,所以在△ACF和△ABG中,有两条边对应成比例,且比值为√2:1,接下来我们看夹角,∠CAF=∠CAG ∠GAF,而∠BAG=∠BAC ∠CAG,通过比较发现,其中∠GAF=∠BAC=45°,于是可得∠CAF=∠BAG,证明△CAF∽△BAG,所以CF:BG=√2:1;

(2)条件中给出了M、N两个中点,这极易让人想以三角形中位线,但随即扫一眼图形就发现这不太可能,因为CF和BE并不是同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它们属于四边形BCFE,请记住这一点;

中位线究竟何在?

三角形的中位线,使用前提是三角形两条边上各有一个中点,现实与定理的距离在于,这样的三角形不存在,因此首先需要构造这样的三角形,构造的方法较多,现列举两种:

第一种,既然CF和BE是四边形BCFE的对边,我们可以将四边形变成三角形,连接一条对角线即可,例如连接BF,同时再取BF的中点Q,如下图:

正方形内部点的旋转求路径(双正方形旋转背景下的轨迹问题)(6)

这样可实现方才目标,得到两条中位线,分别是△BCF的中位线MQ,△BEF的中位线NQ,同时得到MQ是正方形ABCD边长的一半,NQ是正方形AEFG边长的一半,即MQ=1/2AB,NQ=1/2AE,这样,在△MNQ和△BEA中,就有了两组对应边成比例了,和第1小题中面临的困难一样,还差夹角相等,当然,这次的困难更大一些。

基本方法是从其中一个角出发,寻找等量关系,朝另一个角前进,直到二者建立起联系。

∠MQN

=∠MQB ∠BQN

=∠QMF ∠CFB ∠BQN(利用外角转换)

=∠BCF ∠CFB ∠BQN(利用平行线间的同位角转换)

=∠BCF ∠CFB ∠BFE(利用另一组平行线间的同位角转换)

=∠BCF ∠CFE(合成一个角,回到了四边形中)

=360°-∠CBE-∠BEF(此处用到了四边形BCFE内角和)

=360°-(∠CBA ∠ABE)-(∠AEF ∠AEB)

=360°-90°-∠ABE-90°-∠AEB

=180°-∠ABE-∠AEB

=∠BAE

至此,成功证明了∠MQN=∠BAE,加上前面两边成比例,得到△MQN∽△BAE,且相似比为1:2,于是得到MN=1/2BE;

继续前面的探究,来证明它们垂直。

由NQ∥EF,得一对同位角相等

∠BNQ=∠BEF,其中∠BNQ=∠BNM ∠MNQ,∠BEF=∠BEA ∠AEF,而∠MNQ和∠BEA恰好是前面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所以剩下的∠BNM=∠AEF=90°,垂直得证;

综上,MN⊥BE且MN=1/2BE;

第二种,利用中线倍长法,延长EM至点H,使EM=HM,再连接CH、BH,如下图:

正方形内部点的旋转求路径(双正方形旋转背景下的轨迹问题)(7)

中线倍长的优势在于全等三角形很容易构造出来,图中△CMH≌△FME,这一对全等可以得到EF=CH,借助正方形边长相等,得到AE=CH,再加上AB=CB,这样图中可出现第二对全等三角形,即△ABE≌△CBH,此处的难点在于证明∠BAE=∠BCH,我们依然通过角度间的等量转换来完成:

∠BCH

=∠BCF ∠MCH

=∠BCF ∠MF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转换∠MCH)

=360°-∠CBE-∠BEF(此处用到四边形BCFE内角和)

=360°-(∠CBA ∠ABE)-(∠AEF ∠AEB)

=360°-90°-∠ABE-90°-∠AEB

=180°-∠ABE-∠AEB

=∠BAE

与前面第一种方法类似,我们可完成第二对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即△ABE≌△CBH,于是BE=BH,同时易得∠HBE=90°,现在图中出现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Rt△HBE,MN恰好是它的中位线,因此MN⊥BE且MN=1/2BH=1/2BE;

(3)研究运动问题,必须找准运动根源,即主动点或线,本题中,主动的是正方形AEFG,绕点A旋转一圈,再来看线段QN,它和正方形的哪条边有关联呢?

显然是EF,因为在△BEF中,QN作为中位线,平行且等于EF的一半。

接下来的出路就是寻找QN在绕哪个点运动,然后画出图形求面积,然而我们可以有更“高效”的方法,只需要改换一下解读方式。

线段QN和线段EF,看作位似图形即可。

以位似图形的定义,BQ=1/2BF,BN=1/2BE,位似比为1:2,且无论EF旋转至何位置,QN都与EF位似,基于这个认知,我们只需要研究EF扫过的面积,如下图:

正方形内部点的旋转求路径(双正方形旋转背景下的轨迹问题)(8)

这是一个圆环,用大圆减掉小圆,大圆半径AF=6√2,小圆半径AE=6,得圆环面积为36π,根据位似图形面积的比等于位似比的平方,可求得线段QN扫过的小圆环面积为9π,如下图:

正方形内部点的旋转求路径(双正方形旋转背景下的轨迹问题)(9)

解题反思:

本题三个小题,实际上是环环相扣的,第1小题的相似三角形,也是最容易想到的,第2小题的相似或全等,最终都落实到了中位线的使用,难点是角度的转换,多数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就是找不到全等或相似的关键条件——角相等。第3小题其实并不需要辅助线了,认准位似变换,线段QN和线段EF是位似关系,且位似中心为B点,这是一个定点,同时位似比固定,所以在整个旋转过程中,扫过的图形也是位似图形,即两个大小圆环,显然较容易求大圆环面积,利用位似图形面积的关系即可求解,在题目要求直接写结果的前提下,这种方法可谓秒杀了。

在学生解答此类问题的时候,脑子里很容易想到的解题模型有很多,例如手拉手模型等,套用模型的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让学生的思路来得更快,解答“高效”,但是如果未能真正领悟模型本质,只是用已有辅助线去匹配,我个人认为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曾经见过一些学生,题目图扫一眼,连题目条件都没看,就说要连什么线,当然有时候碰巧是正确的,但这种习惯一旦养成,遇到综合题时,思考也不会深入,将脑中的几种辅助线连上,尝试,若不成功,大概率放弃这道题,这种意志品质很难成就优秀的学业。

模型,不能成为口诀,更不能成为套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自己生成这些模型,用学生的方式去解读这些模型,我们提倡的解题方式,是对题目条件的深度理解,发散思维,读完一个条件,发散若干条结论,读第二个条件,继续在前面基础上发散,但我们会发现,有些结论离目标会越来越远,会被淘汰,经过几轮这种淘汰之后,剩下的有限条思路,就是可能的解题方法。由于每个学生发散的点不一样,这造就了多样的解法,无论哪一种解法,都可能会成为学生的模型,我们需要的,正是它们。

爱数学做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