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一些话后特别后悔(说了多次的话会变的没价值吗)(1)

很多老人言,很多俗语,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是否还有价值,判断话的价值是不是要一定是新奇新角度观点才行?

自我介绍:学个词儿,看个事儿,大家好,我是词儿拽,人不拽的拽拽

来源故事:

出自《三国志 · 魏书 · 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

三国时候,有个名为管辂的人,从小勤奋好学,才思敏捷,尤其喜爱天文。十五岁时,他已熟读《周易》,通晓占卜术,渐渐有了名气。

这件事传到吏部尚书何晏、侍中尚书邓飏耳里,他们便派人把管辂召来替他们占卜。

管辂早就听说这两人是曹操侄孙曹爽的心腹,倚仗权势,胡作非为,声名狼藉。他想趁这个机会好好教训他们一顿,灭灭他们的威风。

何晏一见管辂,就大声嚷道:“听说你的占卜很灵验,快替我算一卦,看我能不能再有机会升官发财。另外,这几天晚上我还梦见苍蝇总是叮在鼻子上,这是什么预兆?”

管辂想了一想,说:“从前周公忠厚正直,辅助周成王建国立业,国泰民安;现在你的职位比周公还高,可感激你的人很少,惧怕你的人却很多,这恐怕不是好预兆。你的梦也是个凶兆啊!”

管辂接着又说:“要想逢凶化吉,消灾避难,只有多效仿周公等大圣贤们,发善心,行善事。”

邓飏一旁听了,很不以为然,连连摇头说:“这都是些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没什么意思。”

何晏脸上铁青,一语不发。

管辂见了,哈哈一笑:“虽说是老生常谈的话,却不能因此轻视啊!”

不久,新年到了,传来消息说何晏、邓飏与曹爽因谋反而遭诛杀。管辂知道后,连声说:“老生常谈的话,他们却置之不理,难怪有如此下场啊!”

解释说明:管辂用正言去告诫何晏和邓飏,但是二人并未真正的理解话语的价值,而是认为缺乏新意,没有创新就认为没有价值。

如何使用:话语的价值在于其中包含朴素的道理和真理,经过多事实的凝结,这才是有信息量有价值判断的依据,而非传播次数多就减缓奇价值,也非新观点未验证就一定有价值。

一句话总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能传千遍的话,就有一千人的认同共识价值!

感谢关注,每天更新!

爱你们,m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