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姓,作为现如今人口数量多达四千万的大姓,也是一个古老且复杂的姓氏,来源非常精彩。

百家姓解读杨姓的起源(百家姓杨姓的来源与历史文化)(1)

姓氏来源

第一种,出自姬姓,黄帝之后,在西周时期,杨氏有三,一源于周武王之孙,叔虞次子。在晋武公时期,被封于杨地,称作杨侯,为杨姓人的得姓始祖。

二源于周宣王子长父。周宣王时期,周宣王姬静将子长父封到杨国,也为杨侯,春秋时期杨国被晋所灭,其后代以故国为姓。

三源于晋武公之子伯侨。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xi)的食邑。羊舌氏源自于姬姓,因晋武公次子伯侨之孙“突”当时食邑在羊舌,就以羊舌为姓。直到晋顷公十二年,也就是公园前514年,晋国灭掉羊舌氏,羊舌食我的儿子杨道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发展基业,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

第二种,出自扬姓,古代扬杨不分,扬姓后代在历史推移中改杨为姓。

第三种,赐姓,比如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杨就是其中一个。

再就是少数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其中的莫胡卢氏改为杨姓。在白族中,杨姓一直是主要姓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姓氏始祖,杨伯侨,又名文实,晋献公之弟。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勋,封伯侨于杨,为杨侯,承继先祖爵位,以示敬。

百家姓解读杨姓的起源(百家姓杨姓的来源与历史文化)(2)

姓氏分布

杨姓发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内。春秋时杨被晋国所灭,杨姓便向西部地区发展繁衍,首先迁入陕西,后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河南。

春秋战国时期,有杨氏族人迁入江汉地区,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增强,他们向东南迁移至江西。与此同时,也有其他杨氏族人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秦汉时期,杨姓有的迁居河内,有的迁居冯翊,大部分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杨姓进入四川也是此时,多由湖北、陕西迁去。

晋,唐,宋时期,由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及宋代的“靖康之乱”,中原社会动荡,许多杨姓子孙为了避乱,大举南迁,其中以福建为迁徙中心。

元末明初,大批江西、浙江的杨姓宗族,迁往湖南,广东等地。随后,杨姓也开始了大规模向海外迁移,移居的主要地区是在今天东南亚等地区,比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孟加拉,越南,柬埔寨等国家。

名人典故《歧路亡羊》

百家姓解读杨姓的起源(百家姓杨姓的来源与历史文化)(3)

此典故源于《列子·说符》。相传,有一次杨子(即杨朱,是战国时一位学者)的邻居不小心丢了一只羊,他派全家出去寻找,同时也请杨子的仆人一起帮着去找,杨子对此大为不解,感叹着问,失掉一只羊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去找呢?失羊者说,因为歧路太多了。不知道羊是在哪条路上丢的。

可是他们找了一整天回来,杨子问找到没有,他们都叹息说没找到。杨子又感到不解,询问其中的原因,他们回答说:“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返也。“意思是说,一条路里有很多歧路,歧路里也有很多分岔路,再多的人也走不完,我也不知道去哪找了,只能回来了。

杨子听后略有感触,家里的人非常奇怪,就问杨子:“羊是不值钱的畜牲,何况走失的羊又不是你的,为什么要这样心事重重的?”杨子听后在一旁沉默不语。这些话被站在一旁的杨子的学生听到了,学生感慨道:“道路因为岔路多,所以容易使羊丢失,学者因为经常替别人出主意,而往往为此丢了性命,杨子的困惑就由此而来。

之后人们用“歧路亡羊”比喻事理复杂多变,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找不到真理,就会犯错误。

百家姓解读杨姓的起源(百家姓杨姓的来源与历史文化)(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