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说明,文中方剂仅供学术交流,须在执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为了保护患者隐私,对文中“心电图”和“处方”的部分内容进行模糊处理。

患者75岁,是昨天下午来就诊的。初衷是因为准备出国坐飞机,要办“心电图”及“血压“合格”证明,因为我们科有非常完善的检查设备,遂来我们这检查心电图和血压。

结果她相隔二小时,连续打了两次心电图, 都提示“频发房性早搏”,部分呈二联律。

我们的右心房上都有一个特别结节,它叫“窦房结”。正常人的心跳就是从这发出的,它是人体心脏搏动的总指挥,它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所以正常人的心率,也叫“窦性心律”。

有“最高指挥官”的地方,容易发生权斗,出现“宫斗”,当心脏的其他部分,比如“心房”,比如“心室”,“房室交接处”暂时,或长期抢夺了“窦房结”的指挥权,就会出现“异位心搏”。

如果偶然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可怕,若频繁出现这种情况,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比如“房颤”或“室颤”。一般而言,“频发室早”比“频发房早”更危险,

这是一张典型的“频发房性早搏(部分呈二联律)”心电图。

患者非常着急,因为她年级大了,担心因为心电图的问题,上不了飞机。

她女儿在国外,她想去国外和家人一起过年。

于是,我让她休息一下,二小时后,再给她打了一次心电图。

结果是一样的:“频发房早”。

我问了问病史,她这几天赶了几场酒宴,非常疲劳,半年前体检时心电图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段时间睡眠不太好。

她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把心电图调好?”

我说:“我不能肯定地答复你,只能试试。”

看了看舌脉,舌淡红,苔少,脉弱。

这个病中医称为“心悸”。结合到这个患者,她年事已高,近期劳倦太过,生化之源不足,气血津液缺乏,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心神失养,于是发为心悸。

病因清楚了,治法非常简单,就是鼓舞胃气,益气滋阴,补血复脉,宁心安神。

方用经方“炙甘草汤”加减,担心患者年纪大,脾胃运化之力不足,而人参,阿胶容易碍气助湿,导致气滞腹胀,我去了人参,换成了山药。当然为了增强疗效,我还加了一些其他药物,后面我会认真分析。

如何判断频发性房性早搏(这方子一剂缓解了)(1)

“炙甘草汤”,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方子中,生姜,甘草,大枣能够鼓舞胃气,守护胃气,滋补胃津,我加了山药,也是为了补脾养胃。用这四味药,就是为了修缮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

用桂枝是为了将脾胃中的气血源源不断地向上输送,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传送带”。

大剂量的生地黄可以起到显著的生津作用,配合麦冬,百合能更好地生津滋阴,改善患者心脏的血供。

再用茯苓以安神,用龙骨,牡蛎以治惊,除烦,平躁,用丹参以清心,活血。

用柴胡和延胡索,是经验用药,取其镇静之力。

如何判断频发性房性早搏(这方子一剂缓解了)(2)

用的是中药配方颗粒,每剂二袋,共六袋。

她才服用了二袋,第二天早晨再次急冲冲地来找我,问我能不能融通一下,给她弄一张正常心电图。

我告诉她绝对不行,但是可以给她再检查一次心电图。

说实话,我也是忐忑不安,因为患者毕竟才服用了两次药。

但看到了患者的心电图后,我心安了。

因为,心电图完全正常了。

如何判断频发性房性早搏(这方子一剂缓解了)(3)

很多时候,看似棘手的问题,中医解决起来并不难,只要病理病机是清楚的,反而是感冒这类小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困难,因为风善行而数变,期间的变化太多,太复杂了。

有的人会不解,会问:“黄医师,为什么要把你的经验倾囊而述呢?”

因为我年少时是一个愤青,见不得一些科学主义者,中医黑,对中医的贬低和污蔑,我愿意投身于中医的实践之中,穷尽一生,找出其内在规律和可重复性,并将这些分享给大家。

日本一些最顶级的西医临床医师,比如毕业于京都大学大学医学部的江部洋一郎先生都已把漫长的岁月投入了汉方之中,而我为什么做不到呢?

请关注医师黄继斌,一个沉溺于古方的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