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双面胶》是由编剧六六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当年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实这部剧剧情的主线特别简单,但由剧情引发的一系列讨论和思考,一直到现在都热度不减。

上海姑娘丽鹃,是父母掌心里捧大的女儿,她心地善良,个性傲娇,满脑子都是浪漫的粉色泡泡。东北小伙儿李亚平,凭靠自身的努力,读书、上学、工作,留在上海。

双面胶中李亚平的暴力倾向(胡丽鹃与李亚平的婚姻悲剧)(1)

浪漫的丽鹃看中了亚平身上的豪爽,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一心要嫁给外地人李亚平。初期的甜蜜过后,随着公公婆婆的到来,丽鹃和亚平、丽鹃和公婆之间发生了太多冲突和矛盾。

这部剧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时间,但剧中的夫妻关系、婆媳摩擦、家庭矛盾等,在今天看来依旧发人深省。从剧中人物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每个人在处理家庭成员的关系时,所面临的局限和成长。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从自我认知、观念冲突、解决问题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其对家庭成员关系的影响。

01 从自我认知的角度:“自我”与“角色”同样重要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曾提到一个观点:任何人从出生开始都与周围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一生都要面对的课题。

而要学会处理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要认清的,就是我们的“角色”。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角色,妻子、女儿、母亲,丈夫、儿子、父亲。我们的生活,也是在不同的角色间切换。

电视剧一开始,就是上海姑娘丽鹃,和东北小伙亚平的甜蜜生活。看起来,两人的生活还是很安逸的,工作体面、有房有家。虽然丽鹃有点懒,有点“作”,但在亚平的眼里,这种“作”就是娇媚,是增添生活情趣的小资情调。

双面胶中李亚平的暴力倾向(胡丽鹃与李亚平的婚姻悲剧)(2)

在相爱的人眼里,彼此的小缺点,都是生活的调剂,无伤大雅。但在亚平的父母到来之后,小夫妻的甜蜜生活被打乱,曾经那些不值一提的小缺点,就都变成了白皙皮肤上的黑色雀斑,很是醒目刺眼。

自从丽鹃的婆婆来到了家里,小到一个碗、一张画,婆婆都按照自己的喜好重新布置,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对于婆婆的辛苦付出,丽鹃也有感动,但更多的是难以接受。婆婆事无巨细的安排,其实是在不断地突破边界,侵占她的私人空间,而在这个过程中,丽鹃和亚平的婚姻也岌岌可危,家庭矛盾一触即发。

双面胶中李亚平的暴力倾向(胡丽鹃与李亚平的婚姻悲剧)(3)

为什么婚姻关系中和谐的夫妻俩,会在婆婆介入后就彻底决裂了呢?正是因为亚平和丽鹃没有认识到“角色”对于他们的意义。

丽鹃只关注“自我”的感受,并没有拿出女主人的姿态,让婆婆了解她真实的想法。而亚平,更是直接从“丈夫”变成了“儿子”,只在乎母亲的感受,忽视了妻子的情绪,在母亲的指责中唯唯诺诺,愚孝至极。

在任何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都扮演着不止一个“角色”,家庭的和谐需要所有“角色”的共同努力,因为我们必须在每个“角色”中,看到“自我”的成长。处于各种关系中的“角色”,和身为个体的“自我”,同样重要。

02 从观念冲突的角度:“旧思想”与“新观念”的碰撞

在丽鹃婆婆的眼里,男人为大,家里的一切以男人为尊,女人伺候男人,照顾家庭应该任劳任怨。但在丽鹃的眼里,女人应该被爱被呵护,被视若珍宝。这当然跟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也是“旧思想”与“新观念”的碰撞。

双面胶中李亚平的暴力倾向(胡丽鹃与李亚平的婚姻悲剧)(4)

婆婆有错吗?我不觉得。婆婆那个年代,男人在外赚钱,女人照顾家庭,分工明确。婆婆的婆婆给她灌输的大概也是这样的思想,一代一代延续至今。

你要说婆婆的想法是错的,就等于推翻了她一辈子的经验,不承认她活着的意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丽鹃有错吗?当然没有。丽鹃是新时代女性,这个时代早就实现了男女平等,在工作上、家庭中,男女拥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新旧观念的冲突,是两代人之间普遍存在的问题。丽鹃不理解婆婆的抠门、俭省、伺候儿子事无巨细,婆婆也看不惯丽鹃的“作”、花钱大手大脚、支使儿子干这干那。

双面胶中李亚平的暴力倾向(胡丽鹃与李亚平的婚姻悲剧)(5)

而所有矛盾的根源其实在于,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思维定式”。她们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对方,要求对方达到自己的期望,一旦对方做不到,她们就会指责抱怨,却没有考虑到是否应该多一些理解和耐心。

要破除“思维定式”并不容易,尤其是那些根植于脑海中的思想,比我们想象得更加牢不可破。但为了家庭的和谐,还是应该去尝试,当我们希望对方按照我们的意愿生活,至少应该给对方一个能说服她的理由,而不是只凭经验来逼迫对方。

03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既要懂得“坚持”,也要学会“妥协”

其实婚姻中从来没有完美的两个人,现在在看这部电视剧,才发现另一组家庭,阿蔡和吴启东的婚姻,刚好与丽鹃的相反。

丽鹃与亚平渐行渐远,而阿蔡跟老公,反而在经历过低谷之后,找到了真正的幸福。丽鹃和阿蔡对待婚姻最大的不同,就是该妥协的时候太强硬,该坚持的时候太心软。

丽鹃与婆婆发生矛盾,夹在中间的亚平觉得很为难。其实这个时候的亚平,最需要的是丽鹃的体贴。但丽鹃只顾着生气闹情绪,一心想着赶走婆婆,却也在无形中推开了老公,推远了爱人的距离。

双面胶中李亚平的暴力倾向(胡丽鹃与李亚平的婚姻悲剧)(6)

阿蔡对丽鹃说过一句话,“与婆婆的矛盾那叫阶级矛盾,与老公的矛盾那叫内部矛盾,不要把阶级矛盾上升到内部矛盾,革命最重要的就是分清敌友关系。”

但显然,丽鹃没有领悟阿蔡的意思,丽鹃把对婆婆的恨意,转嫁到老公身上,丝毫不肯妥协,把本该作为同盟的老公,也变成了对立面,最终让自己更加孤立。

面对婆家大姑姐的集资问题,丽鹃一开始是拒绝的,她坚持不让两家人的钱搅和在一起,可是没坚持几天,在亚平的软硬兼施下,丽鹃还是从父母那里取来十万元,交给亚平。

丽鹃生孩子前想要找一个保姆,婆婆提出让乡下的表姐来。丽鹃一开始也是不同意的。

双面胶中李亚平的暴力倾向(胡丽鹃与李亚平的婚姻悲剧)(7)

我想她经历了婆家的那么多事,早已经明白,很多麻烦能避免就绝对要避免,可是在婆婆和亚平的游说下,丽鹃还是妥协了。

大姑姐投资失败,父母的养老钱血本无归,母亲中风住院。婆婆和保姆一唱一和,处处针对丽鹃,甚至不让丽鹃抱自己的儿子,丽鹃独自流泪。

很多人都在骂婆婆和亚平的自私恶毒,但无辜的丽鹃难道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你的原则不坚持,你这个人就没价值。该坚持的时候轻易妥协,该拒绝的时候常常心软,只能让人觉得你这个人的想法无关紧要。越是在亲近的人面前,越要懂得“坚持”和“妥协”的意义。

双面胶中李亚平的暴力倾向(胡丽鹃与李亚平的婚姻悲剧)(8)

04 总结

丽鹃和亚平的婚姻,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上海姑娘丽鹃的条件,都要优于东北小伙子亚平。但丽鹃这种“恋爱脑”,一心要嫁给亚平,父母的反对也没能阻止她的决心。

当然,婚后亚平对丽鹃也是真心的好。做饭洗碗伺候老婆,从来没有怨言。很多人说,亚平是靠婚姻完成了逆袭,“凤凰男”一跃变成了上海人,我觉得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携手同行无可厚非。

如果没有后续的公婆故事,只看夫妻两人的生活,他们说不定可以安安稳稳地过下去。可惜,在公婆面前,亚平身上的愚孝、自私、懒惰一览无遗,夫妻之间的和谐被打破,就再也回不到从前。

没有绝对完美的婚姻,幸福是夫妻之间在付出和收获之间学会平衡而已,我们不去指责谁对谁错,只希望每个人,都能遇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 END ——

作者:听风等雨,汤小小写作班学员,85后宝妈,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读书思考学习进步,人生正在不间断地发现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