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有五戒,人有三戒。但无论是“五戒”还是“三戒”,色戒都是一个逃不过去的话题。张爱玲就曾以《色戒》为名,写下一个离经叛道的故事,并因此遭受了不少骂名。

它讲述了一个长得漂亮的知识女青年王佳芝,企图用自己的身体做武器,刺杀特务,却不幸沉沦在爱欲中,最终牺牲了自己和同伴的生命。

这本耗费张爱玲整整25年心血才完成的作品,却被知识分子抨击道,“作家如果故意标新立异,特意发掘不道德的题材,也许反而会毁了自己。”

2007年,李安将这部小说搬上了大荧幕,他动情地说,“《色戒》是我投入最深,用情最深的电影,拍摄过程像走趟地狱。”

如今13年已经过去了,它依旧是影评人最爱评论的电影:

窦文涛在《锵锵三人行》里足足说了五期才说过瘾;电影和小说传达的思想、主题和立意,不少影评人至今仍在探讨;而一些拍摄技巧以及尺度问题,更是坊间始终存在的争议点。

福建27次受戒:色戒女学生献身(1)

王佳芝是抗战时期一位知识女青年,从小生活中重男轻女的家庭之中。母亲离世以后,父亲曾答应要送她去英国读书,但最终食言了。

曾经被她视为人生依靠的父亲,只带着弟弟逃往英国,独留她一人在战火纷飞的国内。舅妈买了父亲的房子,才勉为其难地答应照顾王佳芝。

从此,王佳芝便在刻薄的舅妈一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这时候,她的内心是孤独又压抑的。由于从小到大在家庭受到的忽视以及被抛弃,让她处于极度没有安全感的状态。她渴望能抓住一些东西,却又毫无思绪。

在这种情况下,她便将学校的话剧团当成自己最后的避风港。因为从小出落得漂亮,她成为了话剧团的“当家花旦”,被观众爱慕、被同学喜欢。

这种活在聚光灯下的存在感,仿佛是溺水的人在水里扑通的时候,抓住了唯一一根救命稻草。

福建27次受戒:色戒女学生献身(2)

然而,“美貌是一把双刃剑”,她虽然因为美貌得到了家庭里没有的关注,但也因此招来女同学的妒忌。

当话剧社的有志青年决定设下圈套刺杀汉奸易先生时,王佳芝被推了出来,担任这场“美人计”里的女主角。

这场“美人计”,不再是话剧舞台上的小打小闹,而是一场跟汉奸生死较量的比拼。为了引诱易先生,未经人事的王佳芝必须先经历一场有关情欲的“培训”。

王佳芝倾心于邝裕民,可是邝裕民却当了缩头乌龟。在不怀好意的女同学的推波助澜下,王佳芝被迫和梁闰生发生了关系。理由很讽刺:因为闰生是团队里唯一一个,因“嫖娼”而有过性经验的人。

这是王佳芝悲剧的开启,在这场刺杀运动中,别人付出的是意志,而她却真真实实地付出了自己的身体和未来。猥琐又懦弱的梁闰生,彻底打破她对人生和爱情的希冀。

福建27次受戒:色戒女学生献身(3)

易先生突然返回上海,这场单方面的刺杀行动被迫流产。对其他人而言,并没有什么损失,可王佳芝的“献身”,却成了一场笑话。

“我傻,反正就是我傻。”

当她意识到自己犯傻的时候,她已经为这场幼稚的行动,白白牺牲了自己的贞操,并因此被整个团体孤立,默默忍受着他们的指指点点。在这场行动中,她又一次遭遇了抛弃和孤立。

因此,当学校搬去上海的时候,王佳芝并没有追随而去,而是独自一人留在香港。没想到两年后,邝裕民再次邀请她参与当年没有来得及完成的行动。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尽管王佳芝知道当年的行动很幼稚,但她不能拒绝。

用经济学的名词来说,这就是“沉没成本”,她是这场行动里投入成本最大的人,所以她必须要用这场行动,证明她的“献身”是值得的。

于是故事,就在两年后,华丽丽地开幕了。

福建27次受戒:色戒女学生献身(4)

冒充“麦太太”的身份跟易先生在一起时,王佳芝再一次找到了存在感。她说,“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个热水澡,把积郁都冲掉了,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

可以看出,和易先生相处时,她的内心是松弛的。相较于街上颠沛流离的难民和家里尖酸刻薄的舅妈,当“麦太太”时,她可以拥有优雅自在的生活。每天的生活只是陪富家太太打打麻将,陪易先生在暗处偷情。

她始终以为自己保持清醒,可她却不知道自己早已逐渐沦陷在“麦太太”这个伪造出来的角色中。而电影所呈现出来的,她和易先生三次缠绵的戏份,足以揭示一切真相。

福建27次受戒:色戒女学生献身(5)

第一次,易先生占据高位,动作粗暴,展现了易先生身为特务头子的变态扭曲,也暗示了两人的关系和地位。王佳芝是一只单纯的猎物,可她却以为自己是伪装成猎物的猎人,所以才会在完事以后,露出得意一笑。

第二次,两人关系得到缓解,但易先生依然掌握着主动权,让王佳芝在可控范围内。易先生在保持警惕,却又逐步陷入情欲。而王佳芝不断强调“我恨你”,其实是女性另类的示爱方式。

第三次,两人的关系已经愈走愈近,王佳芝拿到了主动权,她完全可以轻而易举趁机杀掉易先生,但她没有。她只是拿枕头遮住了他的眼睛,因为他怕黑。

王佳芝一直在心里反省自己跟男性的关系,“难道她有点爱上了老易?她不信,但也无法斩钉截铁地说不是,因为没恋爱过,不知道怎么样就是爱上了。”

王佳芝的内心在挣扎,她曾经自诩是“正义”的,她的虚与委蛇和贪慕虚荣,都只是伪装出来欺骗易先生罢了,可她却不知道,在她踏入这个这样的生活以后,她已经走向了堕落。她的精神早已逐步走向敌人的同化。

福建27次受戒:色戒女学生献身(6)

就在计划最关键一步,王佳芝带着易先生走进珠宝店修配耳环时,刺客早已在店外埋伏好。可是,易先生却履行了他曾经的承诺,为她送上一个六克拉的粉红钻戒。

“你觉得我选的钻石好看吗?”

“我对钻石不感兴趣,我只想看它戴在你手上。”

当王佳芝意识到自己跟易先生之间的差距时,她想把戒指摘下来,可是易先生按住她的手,“你跟我在一起,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不论何时何地,我都会在你身边。”

这一刻,王佳芝的内心震颤了,这是她第一次得到真正的善意。她坚定地相信着:这个男人爱我!

她回想起自己被抛弃的一生,从十几岁就开始对抗外界的攻势,一生流离失所,却在易先生这里收获了一丝属于自己的温情。

福建27次受戒:色戒女学生献身(7)

最终,王佳芝放弃了刺杀计划,提醒易先生“快跑”,而她和同伴的计划以失败告终,并通通牺牲了性命。

在原著中,易先生很决绝,杀害王佳芝以后,他毫无愧疚之心,而在电影中,李安给了王佳芝一个相对温馨的结局——她牺牲以后,易先生落泪了。

王佳芝的毁灭已成定局,但她终于得到了她一生都在寻觅的一丝怜爱。在人性的本能和家国大义面前,有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但也有人会屈服于前者。正因此这个故事的结局不符合一般的价值观,所以坊间关于它的争议,始终喋喋不休。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从这个故事里,又读出了什么?


读书见众生,观影见百态。欢迎关注浅浅@浅谈书影,带你一起浅谈书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