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花--执著于龙血砂成型工艺的一片丹心

2020年5月16日

摘要:王小花近年来专功极品龙血砂制作工艺。所制龙血砂传统器型,因制作工艺要求极其苛刻,成品难得。对制作者的基本技艺制作水平要求极高,是传统手工制壶者的巅峰挑战。

(本文来自“兴哲匠”网)

河卵石制砂工艺:王小花--执著于龙血砂成型工艺的一片丹心(1)

王小花,女,1974年出生于陶都宜兴,南京师范大学工艺美术专业毕业,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紫砂作品获2013年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2016年艺博杯江苏省工艺品创新设计金奖、2017年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金奖,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1995年起先后拜邵洪发、陈洪平学艺。其对传统器型产品理解颇深,擅长全手工光素器,作品形神具备,端庄稳重,工艺炉火纯青、清新脱俗、古朴大气,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近年来专功极品龙血砂制作工艺。所制龙血砂传统器型,因制作工艺要求极其苛刻,成品难得。一经成器,矜持庄重,养成为玉,被众多玩/藏家争相收藏。

龙血砂矿料是2007年宜兴丁蜀镇在修建紫砂路时,于现黄龙山公园南大门东侧,开挖路基时发现的一层殷红如血的紫砂矿层,因开挖路基看似成倾斜走势,宛如神龙腾飞,时开采者以龙血冠名,后沿袭称为龙血砂。原矿发掘时最上层是黄石,黄石下是石红,石红下是殷红如血的龙血砂矿料,龙血砂矿料下是段泥。其中龙血砂矿层厚为10-15厘米,是段泥矿层表面沉积覆盖物,如龙头向上的的飞龙向天。在开挖时成体积成小片块状,如片片龙鳞。刚出成较软块状,色红艳,遇风后变硬,色又承深红。此次挖掘,现场总共收集龙血砂矿料三吨多,成为后市流传唯一供给。

当时因发现龙血砂原矿于传统紫砂原料产区,同时因原矿呈显的中国红“氤氲着古色古香的秦汉气息;延续着盛世气派的唐宋遗风;沿袭着灿烂辉煌的魏晋脉络;流转着独领风骚的元明清神韵”,业内从业者争相收购,对此矿料寄予极大期望。但此后一段时期内让一众收购者大失所望!主要是因龙血砂,砂性十足,即便粉碎到100目粘性也极差,虽经千锤百炼仍不易成形,此后在一段时日里几近销声匿迹。

当年王小花夫妇,正值工作、学业盛年,同样对龙血砂原矿寄予期望,并且于发挖现场尽购矿层中部色彩最艳丽矿料(后被收藏者冠以“龙血丹砂”之名)收藏,此后多年同样未曾制出理想作品。

河卵石制砂工艺:王小花--执著于龙血砂成型工艺的一片丹心(2)

近年来王小花夫妇二人已入中年,王小花创作风格同样已退去烟火,完成了丰腴到疏简的渐变。其取当年按传统工艺进行炼泥、陈腐的泥料按不同制砂工艺、陈腐时段、成型工艺进行深入研发试烧后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此王小花夫妇还与紫砂行业门户网站“兴哲匠”网进行了深入合作,并进行唯一受权进行对其所制龙血砂作品的销售推广,此距当年炼泥时日已过近十年。

王小花夫妇龙血砂制泥工艺中主要是快炼泥降砂、慢陈腐提塑。在制砂过程中,注重目数配比,在多年陈腐过程中多搅扰提高可塑性。制壶时用不加配料的60目以上通砂泥料,经十几年上扰动陈腐方可使用。因砂性较大,制作时不能实压,轻拍慢搪,篦之点压砂入泥,明针出浆,完成表面抛光。

从质检报告来看,龙血砂矿料中氧化铁含量高,其氧化铁含量达23.46%,比普通紫泥高出近三倍,是目前已知的含铁量最高的原矿紫砂。同时氧化铝含量也较高,使其耐高温的同时烧成温度较宽;难得的是含电气石,对所盛水质有改善作用。因氧化铁含最较高,成品重量为底槽清成品的三到四倍。氧化铁含量高,氧化气氛下,烧成窑温越高呈色越深,在高温状态烧成表面会出现黑星,在最佳窑温1160度烧成后呈典型的中国红色,故不会出现磁化现象。在较低温烧制成后为红色,似清水泥;再高就是深红、紫红色;再高就呈紫朱泥样黑色。收缩比在8%-10%左右。另一方面龙血砂烧成温度较宽。用1号标烧造后,因其砂孔较大,首次壶盛水后,壶内的水会由内向外渗出,于壶外壁形成白色泡沫。此后经不断冲泡茶的过程中,因溶融物进入砂孔,此现象消失,如对壶再次清洁此现象又会出现,但虽然如此成壶仍不会吐黑。在烧造经验中,二号半以上烧制就不再出现此现象。同黄龙山原矿烧成一样,龙血砂成壶刚出窑没有水色,经冲泡多次后包浆上水。在装水后,如需复窑重烧,只需壶中水干则可入窑,不必遵循其它泥料装水后不可复烧之“铁律”。

河卵石制砂工艺:王小花--执著于龙血砂成型工艺的一片丹心(3)

正如用龙血砂所制传统器型仿古如意壶,周身围有如意纹饰装饰,整体错落有致,骨肉匀亭,口盖即合饱满圆线,壶把匀势而起,壶身通体如意贯气,如意桥梁壶钮,平缓舒展合体,整器精美绝伦,壶流胥出自然,在龙血砂的衬托下呈悠然、典雅。此壶用龙血砂整体制作,对制作者的基本技艺制作水平要求极高,是传统手工制壶者的巅峰挑战。

李宏彬

2020年5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