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上联:长江自古行船渡,请对下联?

徐渭诗文选登滕王阁(长江后浪推前浪)(1)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前一句,不仅仅是个自然现象,后一句,也不仅仅是个愿望;

没准,遵从了“自然”的安排,人生也可以如愿实现自己的理想!

不妨,先从历史中汲取“营养”;

大家知道,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文如其人,作品意境雄浑,气势豪放;

追根溯源,离不开苏轼的爷爷苏序的精心培养,也可归结于家风的导向;

由于苏轼的爷爷乐善好施,为人豪爽,去世前,几乎把殷实的家中所能施舍的财产散光;

他定然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即使不为他们留下家产,一样可以靠着自己过得风风光光!

徐渭诗文选登滕王阁(长江后浪推前浪)(2)

没错,苏轼的父亲不仅挣下了一大笔家产,与苏轼的爷爷直接乐施不同,他换一种方式,以极低的价格出让;

这样,即传承了苏家乐善好施的美德,也让接受者感觉脸上有光;

几乎同样将家产散给有需求的人,只为自己的后代留下一笔无形的精神食粮。

正因如此,苏轼做官时,虽然家境已很是一般,宁可变卖值钱的东西,也要为百姓着想;

为方便了百姓出行,还是在杭州西湖上修成苏堤,这等做法是何等功德无量?

回头再读“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如果没有前浪的牵引,何以变得如此勇猛和顽强?

同样,前浪如果没有后浪的助力,何以如愿将“一代更比一代强”定格成千古绝唱?

所以呀,看似一浪赶着一浪,其实,也都是自然的“风浪”;

一个功成身退,一个紧追不放,即一脉相承,又各自“风光”,都以不辱使命为担当;

人生不就是这样吗,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靠着自己,挣得属于自己的荣光。

徐渭诗文选登滕王阁(长江后浪推前浪)(3)

【作者简介】钉钉,又名野子,本名李胜春,河南省正阳县人。著有《西部》《东方》等力作。现稿《时光之吻》之读典释惑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