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产业扶贫助力精准脱贫(扶贫攻坚点赞)(1)

产业扶贫助力精准脱贫(扶贫攻坚点赞)(2)

养鸡场。

红网湘潭县分站6月5日讯(记者 何新闻 莫锦文)养殖业是农业大县湘潭县传统的支柱产业,精准扶贫号角吹响以来,湘潭县借力养殖大户开展产业扶贫,一大批贫困户的生活有了新的改变。

对于杨嘉桥镇的贫困群众来说,改变,有一位“职业养鸡人”的功劳。

产业扶贫助力精准脱贫(扶贫攻坚点赞)(3)

杨志到贫困户家回收鸡。

因为他,黄桂香有了期盼。黄桂香是九江村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早年患上尿毒症,经过长期治疗,花光了所有积蓄,最终仍没能挽回生命。为了供儿子读书,黄桂香柔弱的肩膀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得知情况后,他主动提出帮助黄桂香发展养鸡产业,先后送去两批鸡苗共70只,不仅上门教养殖技术,还负责帮其销售。“现在每天能产2斤土鸡蛋,一斤可以卖到12元。”交流中,黄桂香言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因为他,付任伍的日子有了新的奔头。富家村的付任伍本是家里的顶梁柱,却不幸身患重疾,每个月都需要接受几次透析治疗,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为了帮助这个家庭走出困境,他邀请付任伍来自己的合作社做些简单的农活以补贴家用,还免费赠送鸡苗、禽药,助其借“鸡”脱贫。

因为他,年近古稀的贫困户张茂林仍有用武之地。一家6口人,由于健康方面的原因,能正常交流的只有张茂林老两口。2018年底,他将40多只小鸡送到张茂林家中,都是产绿壳蛋且产蛋率高的优质鸡苗,加上平时的技术跟踪指导,如今张茂林家的土鸡每天能产蛋二三十个,除去饲养成本,产蛋旺季每月能增收四五百元。

产业扶贫助力精准脱贫(扶贫攻坚点赞)(4)

“职业养鸡人”杨志。

这位颇有些影响的人物,是湘潭县玉桥养鸡合作社理事,名叫杨志。近10年来,杨志几经摸爬滚打,带领玉桥成为湘潭县最大的养鸡合作社之一,现存栏量达10万羽。1980年出生的他,当过老师,搞过餐饮,对于一名“职业养鸡人”来说,这样的经历显得有些特殊,但也为他开展产业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2018年起,杨志将教书育人的最初梦想转移到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上。

产业扶贫助力精准脱贫(扶贫攻坚点赞)(5)

杨志与雁银村村支两委商议产业发展之路。

截至2019年12月,杨志的产业扶贫覆盖了杨嘉桥、花石、分水、河口等多个乡镇,共发放鸡苗22211羽,帮助贫困户724人,获评湘潭市2019年“千企联万户”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玉桥合作社也先后获“湘潭市产业扶贫突出贡献合作社”“湘潭县示范合作社”等荣誉。如今的杨志,不仅在乡亲们那里吃香,在扶贫干部那里,也是座上宾。

扶贫工作队请他帮贫困村“造血”。为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责任,今年5月,湘潭县自然资源局主动联系杨志,请他为花石镇11个帮扶村的贫困群众发展养鸡产业提供帮助。经过实地考察,杨志有了主意,与该局签订帮扶合同后,向38户贫困户提供570羽高产绿壳蛋鸡鸡苗,对养殖过程进行全面跟踪管理,提供技术指导和免费培训服务,督促贫困户科学饲养。出现产品滞销时,杨志还将进行保底价回购。

产业扶贫助力精准脱贫(扶贫攻坚点赞)(6)

杨志给鸡喂食。

政府鼓励他当脱贫致富“领头雁”。2019年,在杨嘉桥镇政府的搭桥引线下,湘潭县玉桥养鸡专业合作社与省定贫困村雁银村达成产业扶贫合作协议,雁银村投入30万元入股合作社,每年可获得3万元分红,红利由全村67户贫困户共享。雁银村村主任粟仁科表示,这样一种方式,贫困户不仅每年可分红400元左右,同时还能得到合作社的技术指导,自主发展养鸡产业,稳定脱贫也就有了新的保障。

“哪怕是一天能够多产一两斤蛋,哪怕是一天能够增加一二十元的收入,我觉得都是实实在在能够帮助到他们。”谈及产业扶贫的心得以及对未来的打算,杨志饱含深情地说,扶贫帮困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以后自己将尽可能多做点这样的事情,也希望更多的人都能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