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桥很疯(南桥怎样对抗偏见)(1)

美国心理学家詹妮弗·埃伯哈特和她的新书《发现影响我们思维与言行举止的偏见》。 (资料图/图)

詹妮弗·埃伯哈特(Jennifer L.Eberhardt)是一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现为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教授。1993年,她在哈佛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作为当年的优秀毕业生,哈佛研究生院选她为毕业典礼上代表研究生的执旗手之一。但在典礼举行前一天,她被警察拦截。警察以牌照过期为由,将她拷走拘留。直到哈佛研究生院院长给警察局打了电话,她才被放走。

对于偏见和歧视,埃伯哈特博士有着深切的、第一手的体会。作为研究歧视现象的学者。她多次在各地宣讲和培训,对抗广泛存在的社会偏见,尤其是影响种族关系的偏见。近年,她集自己的教学研究和校外培训的素材,写成了《发现影响我们思维与言行举止的偏见》(Biased: Uncovering the hidden prejudice that shapes what we see, think, and do. )一书。此书基于研究,内含生动的事例和雄辩的论证,现为多地高校采用,作为反歧视教材或培训材料。

偏见和人类一样历史悠久,严重的偏见,要靠打仗来解决,如美国南北战争。历史上一些人为了对奴役非裔合理化,用所谓科学“证明”非裔天生低人一等。19世纪中期,阿拉巴马州医学院的创办者、外科医生诺特(Nott)和人种学家格力登(Gliddon)试图证明白人的头颅容量超过非裔。当时科学界有一种常见说法为“人种多重来源说”(polygenism), 认为白人和非裔都不是同一个物种,非裔更接近猿猴。人们为了证明自己偏见的合理,千方百计将非裔低劣化,描述成“可怕的妖魔”(scary monster)。这种妖魔化在其他社会则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非裔常给人犯罪率高的印象。但不为人多说的盲点很多:系统性的不公剥夺了很多人的机会。另外,非裔被警察选择性调查的比例更高。这事说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作者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在对2013-2014年间奥克兰警察拦截汽车的案例做过调查,发现60%被拦截的人为非裔。而该城市的非裔比例为28%。这两个数字显然不太协调。

非裔从小就被家人教育:遇到警察,要彬彬有礼,要把手放在方向盘上,不要逃跑。要知道,稍有不慎,他们就会被警方以拒捕、逃跑、袭警等名义被击毙。白人警察中以貌取人的偏见委实存在。他们对非裔有一种选择性注意,这种选择性注意,会让他们对其他犯罪分子视而不见。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西蒙斯(Daniel Simons)和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Christopher Chabris)做过一次实验,让人观看一段无声的三十秒录像。录像中两个球队一队穿浅色衣,一队穿深色衣。研究者要求参与实验者计算浅衣队传球的数量。比赛中间,场上出现了一只跳舞的大猩猩。可很多人注意力集中在数球上,那么显眼的大猩猩,很多受试者都没看到。

非裔犯罪率高的偏见,刺激白人警察常向非裔找茬。汽车尾灯不亮、牌照过期等鸡毛蒜皮的原因,都会导致非裔被拦截,追查有无更大的问题。这中间造成的矛盾非常之多,甚至屡屡闹出人命。种族偏见对人的影响很大。偏见有时候是无关痛痒的话语,有时候导致生命危险。不然哪有那么多“黑人生命、不容践踏”的抗议。

偏见问题的另外一面,是非裔、华裔、西裔存在底层互害的复杂关系。近些年,美国常有中老年亚裔被非裔和西裔攻击、抢劫的案件发生。罪犯抢劫常选亚裔中老年妇女,原因是多方面的:她们英语有的不太好,遇事后不能和警方清晰描述。更为重要的是,她们对其他族裔(如非裔)少年的面孔分辨率低下。同龄非裔妇女看一眼能认出来的非裔少年,亚裔中老年妇女则分辨不清。这样,当警察让亚裔受害者指认罪犯时,她们往往指认不出,犯罪分子得以逍遥法外。

这种选择性脸盲,往往是在一起呆少了,缺乏进一步认知所致。大家可以想象,我们中国人看到一张面孔,可以有意无意地朝其他面孔上“挂靠”:这个人长得有点像王宝强,那个人方脸,眉毛像我大舅。大家思维里总有一些“钩子”,可以将印象钩住。其他族裔的人,缺乏这些钩子,第一面看到的印象,很快随风飘走。遇到种族归属模糊的情形,人们则朝自己熟悉的面孔上套:如果一个罪犯黑白混血,事后警方找人画像,往往是白人画得更像白人,非裔画得更像非裔。总之,人以群分,总是对熟悉的人能够精细区分,对于其他族类,则更多脸谱化处理。

在我所居住的得克萨斯州,人口拐卖的“黑三角”地带,反而是达拉斯-韦科-奥斯汀这种发达的高速公路连接起来的都市区。当偏见蒙蔽了人们眼睛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大量盲点甚至盲区看不到,而不幸处在这些盲点、盲区的受害者,其实同样危险。

偏见和歧视的存在,影响了社会公平和成效,影响了人的生活。如何改变呢?

第一个办法是相处。没有什么比在一起过一段时间更能消除偏见的了。人在一起呆久了,就不会盲目歧视盲目崇拜。作者有个亲戚,是个非裔护士,从事临终关怀。她就发现,到了临终关怀的时候,病人和家人长期密切接触,往往会消除掉固有的大量偏见。连几代人都是种族歧视者的家庭,到了生死关头,都发现黑与白的界限,原来不堪一击。这种机会其他人很难遇到。对其他人来说,阅读和旅行倒是一个办法。旅行是消除偏见的第一法宝。作者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地方住上一段时间,他们的常规处境,就会成为你的舒适区。("Spend enough time in any one place, and its default conditions can become your comfort zone.")

第二个办法是优化自己的家教,不要让孩子从小狗眼看人低。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连狗都跟主人学,固化特有偏见。狗会观察主人怎么对待陌生人,例如实验中白人看到另外一个白人,走上前握手拥抱。看到非裔,退后三步。狗就学到了规律,跟着模仿。“狗眼看人低”并非空穴来风。

在家庭内部,偏见具有很强的代际传播能力。从婴幼儿时,周围人的偏见就可以传播。成人如果充满偏见,这种偏见往往会在子女身上重现。一个人成长中若有家人老是宣讲某些偏见,会造成巨大伤害,重者毁灭家庭的幸福。比如父母老在子女面前讲某个地方人如何不好,后来子女机缘巧合,却嫁给了来自此地的人,在婚姻中就有可能在脑子里回放父母说过的话,不断寻找验证,形成一种“确认偏见”,会使得过去一点点的偏见更为固化,最终导致家庭关系的破裂。这个过程就是预言在自我实现。父母对于子女的最大坑害,莫过于这种偏见的传播和固化。要想打破这个魔咒,需要父母自己打破偏见,教子女学会越过外在标签,看到人具体的一面,赏识一个人优势的地方。子女也可利用自己的新认知,反向改变父母的偏见。

第三个办法是教育和培训。培训能帮人识别潜在偏见,了解哪些行为不可接受。曾经有两个非裔坐在星巴克等朋友,结果被赶了出去,警察将其带走。此事引起广泛关注后,星巴克总裁专门飞到两个非裔所在地费城,向其当面道歉。星巴克还开展了一次专项培训,将全国各地门店关闭四小时,对175000位员工开展反歧视培训,这次关门,给星巴克带来1200万的经济损失,但获得了广泛的赞誉。星巴克借此渡过了一次可能会灾难性的公关危机,也可预防更多类似的危机,从长远看,这1200万花得很值。

第四个办法是技术处理。例如美国著名的社区网站“邻里之间”(Nextdoor.com),有段时间动不动就有人在上面发“可疑人物”的帖子。被视为“可疑”的人,可能只是一个在自家附近散步的非裔少年。我所在的小区的一位业主委员会负责人是个种族主义分子,任内经常发帖说盗窃和犯罪,结果小区的一些好斗分子甚至相约联防,轮流开车巡查。最为疯狂的时候,我在家门口散步,都有车子跟过来,在我后面慢慢开。显然,作为亚裔,我也成可疑人物了。

后来这种帖子少了。是人们觉醒了吗?或许是。但埃伯哈特博士此书告诉人们,“邻里之间”增加了一些技术过滤措施。再有人发这种“可疑人物”帖子时,网站会自动询问或提醒:“侧重行为。这人做了什么事情引起了你的担心?这事真会导致犯罪行为吗?”“给出准确的描述,包括衣服,以将此人和其他类似的人区别开来”(潜台词是不能只按种族和肤色来描述)。“不要基于种族和民族来判定一个人是否犯罪。本网严禁种族脸谱化问题。”这种提醒本身,对于发帖者是一个提醒,发帖的人看后想想,有时候觉得自己怀疑得并无依据,也就不发了。这比全然禁止和删帖的做法温和,也有效得多。自“邻里之间”网开始了这种做法后,脸谱化式拉仇恨的帖子减少了75%。但是其他一些网站,如租房的Airbnb,还没有找到对抗偏见的良方。一些房主看到租客是某个族群的人,就找借口说房子不租了,这个问题尚未有高效解决办法。

对普通人来说,对抗偏见的办法,据说有“融入技巧”(assimilative technique)一说。美国简历上一般不写种族背景,只是人们仍可从你的爱好上,察觉出蛛丝马迹。有的求职者为了避免他人看出自己的种族背景,在简历文字上将自己“洗白”,这样的例子包括:亚洲学生只用英文名求职,回避原来的拼音。兴趣爱好上,写自己爱好滑雪、远足——这些是传统上白人喜爱的运动。而今多半雇主在招聘中,标榜自己有意增加多元化,实际做法可能相反,甚至有时候通过这个方法,更狡猾地尽早识别求职者的种族背景,以帮助自己的早期筛选。

偏见和歧视不仅仅只关系到种族,针对女性的隐性偏见也大有存在。社会学学者娜塔莎·夸德林(Natasha Quadlin)的研究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女生在求职中明显遇到歧视。简历上同类成绩的男生,获得面试的机会比女生多一倍。成绩平平的女孩,一般给人性格温和、更易交往的印象。同样的另眼相看还包括:男性自信就是自信,女性自信被视为自负。男性遇事坚定,被视为领导力。女性遇事坚定,不改变主意,则被视为不通人情。乐队在挑选乐手时,往往也对女性更为挑剔。为了增加公平性,现在的器乐面试,一个常见的做法是用帘子将面试者和裁判隔开,甚至地上铺上地毯,以免选手走路的声音(如高跟鞋)出卖选手性别。这个做法让优质选手出头机会大增。

写到这里,我想起我的女儿拉小提琴,儿子拉大提琴,两人都是亚裔,我们可能遇到的偏见和歧视是方方面面的。不过我也发现,如果一个人真正出色,总是可以突破歧视和偏见,获得好的机会。我告诉孩子们,不要洗白自己的简历,如果用这种小伎俩来浑水摸鱼,还不如好好花功夫提升自己实力。偏见和歧视需要警惕,需要对抗,但对个体来说,永远不要低估个人努力的重要性。

南桥

,